11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就中國第四次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未果做出解釋,她表示,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中方堅定倡導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積極參與亞太區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積極擴大自主開放,推動加入CPTPP進程,與各方保持接觸、溝通和磋商。
看到一條@網易新聞的相關跟帖是這樣的:一邊支持俄羅斯、伊朗、哈馬斯,一邊想加入CPTPP。必定是有70多年的神經病,才想兩邊都要。
網友@理布里發帖說:既要又要正是當下「剩上」的癔境。
網友@仙人對弈發帖說:政治上是敵人,宣傳中是仇人,技術上是朋友,貿易上是夥伴.....這種關係該怎麼處?
網友@Cor-Universe發帖說:這不是雙標了、這是閃電五連標。另有網友發帖說:現在所謂的經濟封鎖、科技封鎖是偽命題。當初我們加入世貿的時候,給人承諾了各國對等的共同開放市場,我們號稱自己是發展中國家,讓人家給我們點緩衝期,美國同意了給5年,這連續4個5年都過去了,我們總是賴賬不兌現,歐美就明白了,原來中國根本就沒想兌現這個承諾。我們所有市場都對你們開放,你們一直對我們不開放。人家道理很簡單,人家說只要你對我平等開放,兌現承諾。咱們就公平的競爭,你對我不開放,那就你干你的,我干我的。
與中共國一同申請加入該協定的還有中華民國,如果逐條審查加入條件,不難看出中華民國幾乎條條達標,而中共國卻在幾個最基本關鍵指標上不達標,也不可能達標,除非開啟政治改革。
一篇題為的網文這樣寫道:工會獨立,與政府脫鈎;不對國有企業進行任何補貼和稅收優惠扶持,國企民企私企公平競爭;外資企業伺服器可留在本國;公務員財產向人民公開;穩定和透明的政治體制;開放且自由的經濟環境;具備長遠的市場潛力值;良好的勞工生活工作權益;其餘會員國一致同意。以上9條不是夢癔,而是從CPTPP兩千三百多項群規中挑出來的。之所以炸裂,是因為這些條款本就是針對我國體制「量身定製」的「排除條款」!但自2021年以來,我國已是第四年申請加入卻被拒絕。上星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正與各成員開展深入溝通交流,積極推進加入進程。並稱將通過改革,全面達到CPTPP規則標準。
與WTO的承諾制不同,CPTPP是必須達標才能加入,我國此時急着加入,可見決心。但難度在於,這些為我國量身定製的前提條件,真的能達到?如果要加入,需要所有會員一致同意,而日本和澳洲打頭的12個經濟體,很多與我們關係都不太對付,尤其是中日之間,真的能談成?
要知道,8小時工作制、雙休,可是加入WTO時承諾的。年輕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之前我們星期六也要上半天班。而一旦不能加入,WTO已死,我們將會被國際貿易體系徹底排除在外。再加上美國正在立法取消我國最惠國貿易待遇,有些國家拒絕承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一場風暴,驟然而至。弄不好,外貿回到1978。
最近,我國入盟的誠心日月可鑑:日本成為我國單向免簽國,澳洲單向免簽的逗留時長從半個月增加到一個月。有人說當下這樣子,日本人來幹什麼?這是另一回事,首先得有態度。此外,我國還將移除釣魚島附近浮標——是個人都知道這有多敏感。至於核廢水引發的海產品進口,也將很快恢復。日方應該看不穿我們的權宜之計吧?不過,我樂觀其成。一個最新的案例是,引以為豪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嚴重過剩,但由於背後都是國企股東,根本無法破產退出,嚴重扭曲了市場資源配置,今日流傳的一份要求供應商降價函,背景是各國以產業補貼為由對中國新能源車加稅30%、50%,你補貼多少他加稅多少,這也與CPTPP國企條款有關!最近,隨着川普威脅要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產品徵收25%的關稅,嚇得墨西哥主動移除中國產零部件,要麼本土產,要麼北美產。
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公開反對中國加入CPTPP,日本高官也表示「中國達不到加入的標準」。2023年7月,與太平洋不沾邊的英國正式加入CPTPP,我國望洋興嘆。
目前CPTPP已正式運作,申請入盟註定是一場長跑。加入的好處當然是明擺着的,但是除了文首的9條硬性標準,如信息和數據的自由流動,換言之網絡要開放,那對現有體制的挑戰是全方面的。有人說,如果能成真,那無異於政治上的改革開放。記得2001年加入WTO前,面對談判僵局,願意去美國低頭、甚至被國內原教旨主義者指為「李鴻章」的朱相如今安在?對此,一位山東博主提出了天才般的建議,用「一帶一路」取代CPTPP。活成了這個樣子,也是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