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世界各地的總計約4000家CES參展商,估計超過30%來自中國。但就在距展會開幕僅剩約一個月之際,許多中國企業員工被拒發美國簽證。評論稱,拒簽CES簽證,是美國政府意圖減少中美交流的又一個例證。
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定於明年1月7日至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
據香港《南華早報》11月30日報道,截至目前,來自世界各地的總計約4000家參展商已註冊參展,其中估計超過30%來自中國。但就在距展會開幕僅剩約一個月之際,許多中國企業員工表示,儘管他們持有參展邀請,但仍被拒發美國簽證。有分析人士稱,此次CES拒簽規模「前所未有」。
公開資料顯示,CES是全球最大、影響最為廣泛的消費電子展覽會,由美國電子消費品製造商協會主辦,每年1月份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該展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專業人士和媒體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和見證最新科技的發展,為未來一年的貿易和創新奠定了基礎。
北京一名28歲的科技營銷人員回憶說,在美國大使館的簽證面試中,她告訴面試官「我要去美國拜訪客戶,並參加CES」,但還是被拒簽了。「我給她看了邀請函,上面清楚地寫着我要參加CES,但我認為她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據這名女士透露,在與業內同事交談後,她了解到許多其他科技公司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他們告訴我,即便你提到參加CES,你仍有90%的可能性會被拒簽。」
本月早些時候,總部位於紐約的諮詢公司iMpact創始人克里斯·佩雷拉曾在領英上發帖稱,在一個面向計劃拓展海外業務的中企進行的跨文化領導力培訓項目中,他了解到,「參加培訓的40家公司中有一半報告稱,儘管持有CES的正式邀請函,但其員工仍被拒簽」。
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佩雷拉表示,自發帖以來,又有至少三家客戶報告稱,其員工被拒簽。
「他們立即被拒絕,沒有任何理由,」佩雷拉說,「有CES邀請函還被拒簽的情況,相對少見。即使在疫情期間,如果你申請,你也可以獲得(參加CES的簽證)。」
佩雷拉認為,拒簽CES簽證,是美國政府意圖減少中美交流的又一個例證。在此之前,美政府已經減少了中美航班、貿易和對話。
經梳理,自1991年以來,中國企業一直在CES上保持着強大的影響力。2018年,共計1551家中企參加了CES,創下歷史紀錄,佔所有參展商的三分之一以上。
但此後,受前川普政府中美貿易爭端以及疫情影響,中企參與CES的人數出現大幅波動。
這一數字在2019年下降到1213家,在2020年再次跌至約1000家。參展中企在2021年驟降到210家,2022年為159家,2023年略升493家。2024年1月,中美貿易關係相對緩和,CES展會上的中企數量大幅增加,至111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