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生巾「集體塌房」,國家標準害人不淺!符合標準的衛生巾卻給中國女性帶來了無以言表的痛。
中共提振樓市努力落空。日前國有房企格力地產和新加坡大型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凱德集團都在從房地產行業撤退。
浙江省湖州市一家生產銷售兒童羽絨服的廠家日前曝出其生產、銷售的羽絨服羽絨絨子基本為零,消息登上百度熱搜榜。
上海閔行區七寶鎮皇都花園,單套房價上千萬,但業主們近半年來深受惡臭氣味毒害。
用在私處也敢亂買?中國衛生巾「集體塌房」!讓人忍不了
永遠記得某寶上一個曾刷屏的「問大家」。
那是四年前,一個賣散裝衛生巾店鋪的評論下有人問:
用在私處的也敢亂買?
這麼便宜不怕質量有問題?
有人寫下回覆:「我有難處」。
但現在背刺她的從不是價格,而是有些人的良心。
買菜買水果,缺斤少兩司空見慣。
女性每個月必用的衛生巾,這次,居然也和「偷工減料」直接關聯在了一起。
起初,只是一個博主在測評時,發現了衛生巾虛標長度問題。
什麼意思呢?
包裝上寫着長度245mm,實際一量才235mm。
寫着250mm,實際卻是246mm。
這說的還是加上兩邊的全長,只算裏面的實際棉長,更加誇張。
小的誤差5mm,10mm,最大的竟然有40mm。
「偷工減料」風波未平,這邊又起了一波大的。
比長度少了,更讓人擔心的,當然是安全質量問題。
比寫在紙上的標準更重要的,是全體女性,寫在評論區裏的真實感受。
當標準不再適用,要做的是改變標準。
把功夫花在怎麼偷工減料上,不如花在怎麼提升用戶體驗,怎麼減少身體不適上。
斷斷續續,關於衛生巾的話題,也持續了快一個月了。
為什麼輿論難消,甚至愈演愈烈。
因為這個東西,是幾億女性,都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
是即使男性不需過度關注,但也要替他們的妻子,他們的女兒,關注考慮的存在。
打開熱搜,搜衛生巾問題,熒光劑,蟲卵,幾乎每年都出現,甚至有大品牌。
更觸目驚心的,還有黑心棉衛生巾。
用在女性最脆弱地方的東西。
裏面居然有蟑螂腿,香煙濾嘴,不明毛髮……
一車2000塊的原料。
黑心商家居然可以用它做出幾十萬片的散裝衛生巾。
過期衛生巾,發霉衛生巾。
粉粹加工,搖身一變就又擺在了商品櫥窗里。
那些生活困難,掙扎在最底層的女性。
她們的選擇,沒有其他。
可這不是「她」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該去探討的議題。
重大警報!中國房市將崩潰,外企國企齊發難
《澎湃新聞》等多家陸媒11月24日報導,本周五(11月22日)晚,格力地產(600185)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最新進展,擬以其持有的上海合聯、上海保聯、上海太聯、三亞合聯及重慶兩江的100%股權及上市公司對橫琴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5億元借款,與海投公司持有的免稅集團51%股權進行置換,以推動公司主業向免稅業務轉型。
這意味着,格力地產將通過這次重組,逐步退出房地產業務,注入免稅業務,成為以免稅業務為核心、圍繞大消費運營等產業鏈佈局的上市公司。
格力地產的控股股東為海投公司,而海投公司背後是珠海市國資委,所以珠海市國資委是格力地產的實際控制人。
正當國有房企拋棄房地產業務之際,國際大資本也在佈局如何從中國房地產市場撤資。
新加坡大型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凱德集團(CapitaLand Investment Ltd.)試圖擺脫中國房地產危機,發出可能遭受損失的警告。
該公司在周五(11月22日)投資者日演示中表示,希望到2028年削減10-20%的對華投資。該公司目前在中國的投資占其1130億新元(折合6079億人民幣)資金的27%。
彭博社報導稱,凱德集團是新加坡國有投資者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Temasek Holdings Pte)旗下的上市投資部門,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的主要投資者。
據花旗集團11月6日的報告,凱德集團投資的管理層在11月初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希望今年在中國撤資約10億新元(折合53億8000萬人民幣)。
管理層補充說,該公司迄今已出售約3億新元(折合16億1400萬人民幣)中國資產。
儘管中共政府想盡一切方法重振房地產市場,無奈市場信心早已消失殆盡。中國樓市已經處在崩潰邊緣,投資者正在從中共製造的這個廢墟中逃命而去。
上海千萬豪宅樓里瀰漫惡臭,夾層藏上萬隻蛆
上海閔行區七寶鎮皇都花園,單套房價上千萬,但業主們近半年來深受惡臭氣味毒害。
看看新聞11月24日報導,業主田先生表示,自2020年交付以來,92號樓自今年4月起樓內開始瀰漫惡臭,原因是B1層與1層之間的密閉夾層內因污水滲漏積水。
工作人員爬進夾層裏面的密閉空間,在夾層處看到的場景令人瞠目結舌:夾層臨時排水溝內積滿黑水在高度約1.5米左右的夾層空間裏,而且還發現黑水溝內竟然有上萬隻蛆在蠕動。
開發商曾派維修人員挖導水槽以臨時解決,但問題並未徹底處理。開發商提出的兩套維修方案至今未落實,一是因施工風險可能影響承重牆結構,二是考慮到一樓業主家中有老人與小孩,施工環境不合適。
7個多月過去,開發商友富(上海)有限公司未到現場,也未回應採訪。屬地居委會證實了業主們的說法,表示維修方案至今未有進展。
信用卡寧可沒用也不要剪掉?20年信貸專家曝背後原因:不划算
據CNBC報導,消費金融機構Bankrate於10月調查顯示,近40%的美國人已刷爆或接近刷爆信用卡,此舉恐對信用評分造成負面影響。
信貸專家烏爾茲海默(John Ulzheimer)擁有超過20年的從業經驗,他表示,信用卡額度使用率在信用評分中扮演關鍵角色,而刷爆信用卡並無任何益處,反而可能提升額度使用率,損害持卡人的整體信用評分。
烏爾茲海默建議維持額度使用率在10%或更低,他表示,額度使用率低於10%的持卡人具有最低的信用風險,因此能獲得較佳的信用評分。
烏爾茲海默強調,未使用的信用卡仍然會計入額度使用率。舉例來說,持有兩張額度為5000美元的信用卡,其中一張已消費2000美元,則使用率為20%,但若剪掉另一張卡,使用率將飆升至40%。換言之,額度使用率上升會導致信用評分下降。
中國七萬件兒童羽絨服羽絨含量為零
江省湖州市一家生產銷售兒童羽絨服的廠家近日曝出,所售羽絨服絨子含量為零,引發廣泛關注。根據大象新聞報道,這家位於織里的服裝廠通過直播售賣「89元的羽絨服」,吸引消費者。然而,經過檢測發現,標稱含70%羽絨的產品實際幾乎沒有絨子。目前,該批價值700萬元的7萬餘件羽絨服已被查封。
該廠負責人表示,由於羽絨價格上漲、生意不景氣,他們採用廉價「粉碎毛」以次充好降低成本。業內人士指出,當前羽絨原料價格同比上漲30%-40%,羽絨服成本不低於300元,市面上100多元的鵝絨服基本為假貨。
在直播間,一款159.9元的「鵝絨服」賣出1.2萬件,但有消費者發現實際填充物並非鵝絨。對此,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羽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選購超低價羽絨服需要謹慎,短款低於300元、長款低於500元的羽絨服幾乎不可能是真正的90%含絨量。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