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25個歷史上真實存在 最後消失的古建築奇觀

看到這些恢弘壯觀的古建築,矗立千百年不倒,最後卻在幾十年間灰飛煙滅,真是太可惜了。所以,應該趕快將那些還沒有消失的古建築,好好保護起來。古建築是歷史的見證者、文化的傳承者,凝聚着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魂。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太多偉大的建築。它們巍然屹立了上千年,卻在幾十年間悄無聲息地消失了。真是太可惜了!

幸好有攝影師拍到了這些古建築消失前的樣子,雖然都是黑白影像,但依然掩蓋不了它們的雄偉和壯觀。

下面就是筆者搜集到的一些古建築老照片,拍攝於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建築,或許也有你家鄉的老建築。

現在,雖然對消失的古建築進行了復建,但那畢竟只是仿古的建築。既然消失無緣再見,那就讓我們在照片中回味它們吧。

1、北京城牆

1931年,一名德國飛行員駕駛飛機,飛越北京城上空,拍下了壯觀的北京城牆。北京古城牆建成於明代,歷經600餘年,最終消失。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梁思成就提出,城牆不能拆!可在舊城外西側另闢新區,作為新中國的政治心臟

從1952開始,北京城牆被陸續拆除,到了七十年代初,城牆基本拆除完畢。

2、大光明殿

這座外形類似祈年殿的建築,就是大光明殿。大光明殿是皇家御用的寺廟,內供奉有玉皇天尊等塑像。

大光明殿建造於明嘉靖年間,1900年被八國聯軍焚毀,殿內文物被洗劫一空。

3、曹雪芹故居

當年,曹雪芹住在北京崇文門外蒜市口十七間半曹家老宅。這裏曾是曹雪芹長期生活過的地方,也是文學巨著《紅樓夢》誕生的地方。

北京曹雪芹「十七間半」故居,2000年被拆除,2020年進行了復建。

4、梁思成故居

北京北總布胡同24號院,原是一座兩進小四合院。1931-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在此租住(當時的門牌是3號),他們的小兒子梁從誡也在這裏出生。

2012年,梁思成故居被拆除。名人故居和並不只是一幢房子,更重要的是歷史的見證者、文化的傳承者,凝聚着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魂。

5、廣州大西門

廣州有2200年的建城史,共有18座城門,照片中是廣州的大西門。看上去高大雄偉。1918年10月,廣州城牆和城樓被全部拆除。

6、廣州貢院

清朝末年,廣州貢院內景象,廣州貢院是中國四大貢院之一,是兩廣地區舉行鄉試的地方。始建設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如今,這裏只剩下了明遠樓。

7、廣州小蓬仙館

1870年,廣州小蓬仙館老照片。這是一處三進院落,位於花地街上市新隆沙東,據說是康有為祖父所建。

1958年,這裏成為煉鋼場所,受到嚴重破壞。現僅存前殿和兩邊側房,但仍可窺其建築水平之高。

8、河南靈寶城牆

這是河南靈寶古縣城的城牆和城樓,雖然城門和城牆出現坍塌,但依然很壯觀。

半個世紀前,隨着黃河三門峽大壩攔洪蓄水,豫西千年古城——靈寶老縣城為淹沒區,成為一片汪洋大海。有名的歷史古城後輩人再也看不到了。

1959年秋,遷往南面四十多里地的虢略鎮,仍名為靈寶縣。

9、長沙紅牌樓

1930年,長沙的紅牌樓。明朝時期,這裏有一座吉王府的紅色牌樓,故稱紅牌樓。誰也沒想到,幾年後,這裏繁華的景象將不復存在。

1938年,文夕大火導致長沙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燒毀。如今,這條街叫育英街,位於黃興南路商業步行街的南段。

10、杭州鼓樓

鼓樓始建於五代時期的南朝,後屢遭戰火,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再次重建

杭州鼓樓也沒有逃脫被拆除的命運,1960-1970年間,鼓樓被完全拆除。到了2002年,杭州復建鼓樓。

11、蘇州普福橋

普福橋,始建於1387年,橋上建有橋亭。是蘇州城外的一處勝景,更是沿運河水路進入蘇州府城的地標建築。

1969年,因無法通過大型船隻,該橋被拆除。1972年,在原址修建人行便橋「橫塘橋」。

1991年,再次被拆除。後復建一座人行便橋,橋俗稱「亭子橋」。2004年,亭子橋被艘貨船撞塌。從此,普福橋消失在了歷史雲煙中。

12、寧波水月橋

30年代,橫跨日湖上的「水月橋」景象。東通延慶寺,西通倉基巷。單孔石拱橋倒映在水中,美輪美奐。橋邊還有土地廟、余相國祠等。1960-1970年,這些建築被全部拆除。

13、吉林文廟魁星樓

吉林老文廟,始建於生於1765年,歷經多次重建、擴建和修繕。魁星樓屬於文廟的一部分。是老城東側當之無愧的地標。

50年代,魁星樓因年久失修而被拆除,如今只剩一對望天吼,存於市第一實驗小學。

14、蘭州左文襄公祠

左宗棠病逝後,清廷追贈太傅,諡文襄,入祀京師昭忠祠、賢良祠,並令在左宗棠出生地湖南及他立功的省份建祠。

1886年,甘肅遵敕,在蘭州府文廟東側建成左文襄公祠,老百姓口頭上稱「左公祠」。

上世紀30年代,左公祠逐漸式微。1936年,留美博士趙元貞將蘭州府文廟的西廡、尊經閣及左公祠闢為校園,建立志果中學(今蘭州二中),存在了50餘年的左公祠就此謝幕。

15、蘭州北城牆

蘭州古稱金城,城牆高大雄偉、固若金湯。北城牆外,還能看到黃河邊的水車。

1949年,隨着城市經濟建設發展,特別是城牆的原有功能基本消失,蘭州古城也被拆除。如今,僅殘存一段11米長古城牆矗立在南關十字附近潤城花園內。

16、奉化雪竇寺

浙江寧波奉化市溪口鎮雪竇寺,始建於晉代,興於唐代。該寺與杭州靈隱齊名,被列為天下禪宗十剎之一。

歷史上,雪竇寺經歷多次毀建。1968年,寺院第五次被毀。1987年,奉化市復建雪竇寺。

17、重慶萬州橋

萬州橋,橫跨在苧溪河上,始建於清同治元年(1870年),橋上建有六間橋樓。萬州橋,造型優美,成為當地盛景。

50年代,萬州橋橋樓年久失修,將其拆除。1970年,山洪爆發,沖毀了萬州橋。這一年正是其建起的第100個年頭。

18、福州鎮海樓

福州鎮海樓,位於北門外屏山鎮,始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與杭州吳山、廣州越秀山的鎮海樓齊名。為中國九大名樓之一。

1960-1970年,福州鎮海樓被拆除。現存鎮海樓,為2006年11月開始重建。

19、贛州八境台

江西贛州八境台,位於贛州城東北隅宋代古城牆上,始建於北宋嘉氈年間。登台可眺贛州八景,是歷代文人墨客心生嚮往之處。

1960-1970年,八境台被拆除。現存的八境台為1984年重建。

20、太原城隍廟

太原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比太原城牆還早。據記載,城隍廟為四進院,殿宇眾多、氣勢恢宏。

1960~1970年,太原城隍廟被拆毀。2012年,太遠重建鐘樓鼓樓和東配殿。

21、南京儀鳳門

儀鳳門是南京明城牆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門之一,又稱興中門。始建於明朝洪武初年。1931年,改稱中華門。

1958-1959年間,南京儀鳳門被拆除。2006年,南京復建儀鳳門。

22、南京北極閣

南京北極閣,又名欽天山、雞鳴山。早在南朝劉宋初年就設司天台,清代是皇室的觀象台。南京北極閣是中國近代氣象發祥地。

1853年,北極閣等建築被焚毀,後於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

23、山西臨汾堯廟廣運殿

臨汾堯廟,是一座集納豐富歷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國祖廟。民間俗稱「三聖廟」。廣運殿是堯廟的主要景觀之一。毀於1949~1970年。

1998年,堯廟發生火災,重建後的廣運殿風格已有了巨大的改變。

24、青島望火樓

青島望火樓,位於觀象一路坡頂。高18米,為德式建築,是青島地標性建築。始建於始建於1905年,作為消防瞭望塔使用。

2009年,施工隊在對其進行維修時,發現樓體酥軟,只得拆掉重建。

25、山西蒲州鼓樓

1914年,山西蒲州鼓樓景象。始建於名嘉靖元年(1522年),這曾是一座繁盛的都市。1959年,為修建三門峽大壩,千年蒲州古城被拆除。

結束語:看到這些恢弘壯觀的古建築,矗立千百年不倒,最後卻在幾十年間灰飛煙滅,真是太可惜了。所以,應該趕快將那些還沒有消失的古建築,好好保護起來。古建築是歷史的見證者、文化的傳承者,凝聚着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魂。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歷史圖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123/213423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