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人往的奧克蘭機場,每天都有人抵達和離開。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四個月前剛剛來到新西蘭的女生Cherry,在英國生活10年後,她選擇在30歲這一年獨闖印度,然後來到新西蘭,重啟新的生活,讓我們來聽聽她的故事......
01
溫州女孩的英國十年
30歲這一年,Cherry做了個勇敢的決定:離開生活10年的英國,到一個新的國家重啟人生。
Cherry是浙江溫州人,2014年,21歲的她去到英國曼徹斯特讀人力資源管理碩士。
從一入學開始,她就把自己的身份轉換為求職者,在各大網站投遞簡歷,尋找工作機會。
快畢業的時候,她被獵頭找到,得到了一份與消費者調研相關的工作,面試過程中HR發現她雖然沒有相關的教育背景,但是搜尋信息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很強。
特別是聽到Cherry為了做自己的碩士畢業論文,親自去巴基斯坦、中國、英國餐廳打工,以參與觀察的形式拿到第一手資料的故事後,覺得她是最佳人選,便把這個機會給了她。
就這樣,Cherry進入了市場調研行業,做得順手又開心。
畢業後她順利拿到了公司的一個全職崗位,畢業後留在英國工作,曼徹斯特這個城市,她一住就是10年。
「曼城對我來說更像家,我出國旅行和人談起回家的話,指的是曼城的家。」
英國的這十年,對她的人生來講至關重要,她在這裏拿到了自己的碩士學位、認識了一大批朋友、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占星學裏有個詞語,叫「土星回歸」,因為土星走一圈大約是需要29.5年的時間,所以人們會說,一個人在30歲時,會經歷人生的第一次土星回歸,也就是重新開始。
雖然在英國擁有穩定幸福的生活,但是Cherry一直內心卻涌動着一股力量,想要離開。
當時她在做着一份收入穩定且自己擅長的市場調研工作,讓很多人羨慕的是,她還能遠程辦公,借着這樣的工作機會,她在歐洲多個國家自由遊走,邊旅行邊工作。
圖:Cherry在西班牙
即便如此,她開始選擇離開。
「我是個追隨內心的人,英國確實很好,但是我想在自己徹底穩定下來之前,能夠有一些新的探索,去做一些現在讓我心動的事情。」
02
剪短長發去印度
Cherry一直很喜歡瑜伽,通過努力,2021年她在英國註冊,成為瑜伽教練。
她內心裏也一直有個想法,就是去瑜伽發源地印度去學習。
此時不去,更待何時。
決定30歲這年重啟人生的她,先是把腳步邁向了印度。
談論起印度,很多人想到的是「乾淨又衛生」的小吃等讓人望而卻步的事物,出發前,Cherry也有些緊張。
去印度前,她把一頭長髮剪短,一來是想着「從頭開始」,二來是為了掩蓋起來自己的女性化形象,在強姦事件頻發的印度,多一層保護罩。
剛一落地印度機場,Cherry就感受到了巨大的文化衝擊:
免稅店化妝品櫃枱旁的銷售員,清一色全是男生。這個在中國被叫做「櫃姐」的職位,在這裏全被「櫃哥」承包。
而這只是第一步,在印度,Cherry看到了很多男女不平等的情況。
當然,也沒有逃過性騷擾的噩夢。
有次在印度境內坐飛機,旁邊的印度男士看似睡着,卻把手放在了她的大腿處,起初她以為對方睡着不小心碰到,但而後發覺對方是在假睡,並持續這樣做,便把對方的手推開。
事後她與做空姐的朋友聊起,對方告訴她遇到這樣的情況要大聲喊出來,尋求空乘人員的幫助。
有了這次經歷之後,Cherry以後行事都更為謹慎,好在有驚無險,而後沒有再遇到什麼。
在印度的四個月里,她食物中毒過兩次,第二次比較嚴重,休息了近兩周才恢復過來。
即便如此,Cherry仍不後悔自己選擇在印度生活了四個月。
「印度很複雜,一方面很雜亂,另一方面又很純潔。」
不少地方髒亂差,但卻又是佛學、瑜伽等的發源地,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瑜伽愛好者到這裏修行學習。
她住了很長一陣子的黎明之城,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烏托邦」,是在1968年由法國人Mirra Alfassa與她的導師Sri Aurobindo共同發起,他們想要創造一座能使人類合一共處,不再有種性制度、國籍、階級、紛爭的「黎明之城」。
在那裏,Cherry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包容,解釋了不少世界各地的朋友。
在印度,Cherry每天都被新鮮的文化衝擊着,這是她在歐洲旅行時沒有過的體驗。
「比如在歐洲旅行的時候,街上會看到貓貓狗狗,但是到了印度,你會看到很多牛和很多猴。」
在印度,Cherry的主線還是學習瑜伽,她也順利經過培訓,拿到了哈他瑜伽和流瑜伽的500小時註冊瑜伽教師認證。
03
在新西蘭重啟人生
除了去印度學瑜伽,她內心裏還有個更大的計劃,那就是搬到新西蘭工作生活。
她一直對新西蘭這個國家的生活方式很嚮往,2024年6月,她持打工度假簽證,落地奧克蘭。
她來到奧克蘭住的第一個房子,是在印度學瑜伽時認識的新西蘭老師的家。
「當時她並沒有在新西蘭,我落地後就住進去了她的房間,她的媽媽接待了我。」
這份Kiwi的善意,讓她有了一個輕鬆的開局。
但是而後發生的故事,並沒有一帆風順。
在奧克蘭安頓之後,Cherry便開始找工作。
她拿到的第一個offer,是Lululemon的崗位,喜歡瑜伽的她對這個品牌一直很有好感,但是在入職之前傳來噩耗,公司決定砍掉這個職位,就這樣,第一份工作還沒開始,就畫上了句點。
接着她又找到了兩份工作,一個是華人旅遊公司的全職,另一個是瑜伽館的兼職教練。
雖然之前被朋友提醒「小心華人公司的工作強度」,但是Cherry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還是接了offer。
但是入職後她確實被驚到了,這個公司的工作強度非常大,晚上11點的時候老闆還會在群里派活,這是她過去近10年工作中,從沒有經歷過的情況。
這家公司里上下級也很明顯,也讓她感覺很不習慣。
「這真的是我想要的新西蘭生活嗎?」
Cherry覺得這份工作,讓自己身心俱疲。
9月底的時候,她選擇了辭職。
不過Cherry也看到了這份工作中閃光的部分。
「借着工作,我去了南島旅行一趟,看了不少美景。」
這份工作也讓Cherry重新審視自己找工作的心態,並把求職的視角擴大到華人公司之外。
而另一邊,瑜伽館的工作也遇到了麻煩,因為經濟不好,這家店不得不關掉。
就這樣,Cherry在新西蘭的工作歸零。
面對接連的挫敗,她內心也有些懷疑:「自己放棄英國的生活,隻身來到新西蘭,真的是個正確的做法嗎?」
而就在這個節點,她申請到了Dhamma Medini的10日內觀活動。
10月底,她開始了10日內觀,不用手機,不與人說話,在深山裏的內觀中心,與自己安靜相處。
去內觀之前,她投遞了一個簡歷,雖然有些擔心對方會在她內觀時給她發麵試邀請,但是她還是毅然前往,並告訴對方在接下來的10天裏都會斷聯。
10天內觀結束,出關後她發現自己竟然收到了面試邀請,對方把面試時間安排在她出關的第三天,就這樣她開始了緊鑼密鼓的面試準備,一天時間做出了好幾份資料,最終順利拿到了這個職位。
「我真的沒想到自己能夠順利拿到offer,無論最後結局怎樣,我都很感恩這個過程。」
如果不出意外,她會在接下來入職這家公司。
Cherry越發感受到「追隨內心聲音」的意義,如果自己當初不勇敢辭職,也許還在上家公司內耗,而如今,柳暗花明,新的篇章開啟。
聊起對於未來的打算,Cherry充滿了期待。
她坦言自己很好奇南半球夏天的聖誕氛圍,也期待能夠在新西蘭追到極光。這裏還有太多太多她想要探索的東西。
「我真的很熱愛這個地方,愛這裏的自然,愛這裏認識的人。」
Cherry在新西蘭時間雖然不多,但是也交到了不少好朋友,並觀察到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在英國時,交到的華人朋友,很多都是留學生。
「而在新西蘭,我發現這裏的華人移民,來自各行各業,有不少是工作幾年之後才出來,非常多元。」
一邊是被父母托舉支持出來的留學生,一邊是靠着自身努力把自己托舉出來的成年人。
這是Cherry觀察到的英國、新西蘭移民人群的差異,也是Cherry自己成長的照影,她自己的身份,也從父母支持照顧的留學女孩,成為了可以自主選擇生活國家,並為之努力創造了條件的獨立女性。
11年前,大三的她通過一個合作項目,隻身去往哥倫比亞,看到了生活的多種可能的她,決定走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無關世俗評價,僅聽內心聲音。
而如今,帶着勇氣和好奇,來到新西蘭的她,在自己的人生版圖上,重翻一頁,開始了新的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