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其實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你對加拿大的感受到底是什麼?
你覺得它是一個發達國家,還是一個不入流的三流國家?
我為什麼突然又有這個感想了?之前也寫過很多篇文章來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就是在判斷一個國家是不是發達國家的時候,其實要看生活在底層的人是一個什麼樣的生活狀態?看這個國家的底線到底有多高。
但是隨着近些年加拿大社會問題的日益凸顯,一部分剛來到加拿大生活的中國人會覺得,自己仿佛就是生活在底層的狀態,而且同樣是底層,中國人比加拿大人要過得難受多了。
我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博主質問加拿大到底是不是一個發達國家?給出的例子就是哈法(Halifix)這個地方的公交系統相比於北京,不僅公交的班次非常少,價錢還很貴,公交線路的設計更是非常的不合理,一個小城市動不動出門就是一個小時起步。我覺得這個博主他控訴的內容都是完全真實的,因為現在哈法整個交通就是處於一個癱瘓的狀態。很難想像,2024年的今天,一個發達國家居然會有這樣陳舊的公共交通系統。我看完這個帖子以後,一方面承認他說的是事實,另一方面又覺得你拿哈法跟北京相比是不是有點太看得起哈法,或者說太看不起北京了?你拿一個人口不到50萬的小城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交系統,去跟一個幾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相比,我覺得這件事情確實是不太公平的。
後來我又去哈法的本地論壇裏面潛水,其實大多數的居民都在抱怨哈法的交通系統。大多數人也都承認想要徹底改變這個現狀,需要執政黨付出很大的努力,也需要付出很大的投資,這是事實。這個時候我看到一個評論,頓時覺得醍醐灌頂,那個人是這麼說的:為什麼就沒有人願意承認,我們這個地方,特指哈法本來就是全加拿大很窮的地方,這個地方的人從來都沒有富裕過。
我看到這個評論以後突然就釋然了。我就突然明白為什麼自己不能對這個城市有過高的期待,是因為它本來就是一個放眼加拿大都屬於非常貧窮,非常落後,產業各方面非常不發達的一個地方。我們在看發達國家的時候,第一要承認他的社會福利確實是很高,但是我們也要承認,即便是在一個發達國家,它也有非常富裕和貧窮落後的地方。不管是加拿大還是美國,都有很發達的城市,也有很落後的地區。很不幸哈法就是一個落後地區,雖然很多人嘴上不願意承認,但這就是事實,一個人口不到50萬沒有支柱工業產業,只有漁業和旅遊業的城市,你指望它能有多發達呢?
所以很多人對於在哈法的生活是有落差的,因為這些人從一個比較發達人口幾百萬的城市,突然來到一個人口不到50萬的城市,還要求這個城市,擁有幾百萬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人口其實就是一個國家最大的紅利,哈法自始至終都沒有擁有過這樣的人口紅利,那麼她憑什麼擁有那樣的基礎設施建設呢?如果哈法能以30萬的人口規模創建一個百萬人口級別的城市規劃,那我覺得組織這個城市基建和基礎設施規劃的人簡直就是個天才,只可惜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這樣的天才。
更不要說隨着加拿大移民的大量湧入這個社會已經承載不了如此重的人口壓力,所以我們看到哈法社會問題頻發,不僅是交通事故,還有各種偷竊事件。我2016年剛來哈法的時候,哈法真的是一個晚上睡覺可以不用鎖門的地方。而且我有很多朋友他們在哈法住公寓的時候,都沒有隨手鎖自己家大門的習慣。他們就覺得好像跟大學住集體宿舍的時候一樣,出門都不需要鎖門。不過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了,所以我們處在2024年這樣的一個年底的時候,再回過頭去看哈法的城市生活,就會覺得自己好像生活在一個日益崩塌的社會,自己的生活質量在不斷的下滑。但好像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我又沒有一個什麼很明確靠譜的方法來阻止這一切。所以只能眼睜睜的看到這個社會變得越來越差,而毫無反擊之力。我或許能夠控制自己的生活,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控制周遭環境給予我的,突如其來的壓力和變化。
我人生中有這樣的感受,其實不是第1次。十幾年前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我其實就有這種眼睜睜的看着我所相信的東西在崩塌的感受。十幾年前作為一個河北的高中生,我很幸運,在我們學校沒有完全實行衡中模式化教育的時候,完成了自己的高中學業。那個時候我們聽說過很多關于衡中的傳說。他們用一些身心上受到的折磨和挫折,換取了自己最後高考比較優異的成績,但是我很害怕我自己處於這樣的一個環境中。幸運的是我們可能是我高中母校最後一屆沒有受到衡中影響的學生。我可以很驕傲的說自己在高中度過了很精彩的三年,我們在第1年的時候參加了學校無數社團的活動,在第2年的時候又參加了學校的校學生會和團委會。無論是在活動組織策劃,還有參與學校的學生事務管理方面都收穫了很寶貴的經驗,直到高三的時候才是踏踏實實好好學習。
但是我那個時候就嗅到了一絲危機,就是我有感覺我們學校要往衡中模式那個方向去看齊。事實也確實如此,因為我同班同學,後來留在本校在下一屆復讀,他後來跟我說,學校完全就是按照衡中模式去操作的。我那個時候就有一種非常無力的感受,因為從我的價值觀講,衡中模式是不對的。從我的角度看,這個是對人性的一種摧殘,但是我作為一個普通的學生,剛剛滿18歲的學生我能做什麼?我能去反抗嗎?我非但不能影響學校領導層的決定,甚至我的班主任都不會支持我的這種看法,因為我在他眼裏不過是一個成績一般的學生。所以我那個時候就會有一種無力感。我非常擔心自己會不會睜開眼睛就會身處在一個衡中模式的環境裏面,而與此同時我對這個環境的變化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我要逃嗎?可是只要我身處在河北省這個環境我又能夠逃到哪裏去呢?換一個地方不還是一樣的結果嗎?
所以我現在也有這樣的一種感受,就是我在哈法生活也看着這個社會在不斷不斷的變差,但是我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去改變,我可以管好我自己我可以採取一些迴避的措施。但是我的努力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個大環境。而且我在加拿大生活只是一個沒有投票權的居民。現在新斯科舍省在為11月的大選做預熱,我偶爾也會看看各個政黨提出的關於住房,居民收入,以及消費稅方面政策的改革。但是我看了也是白看,因為我沒有投票權利。什麼人會當上省長?什麼樣的政策會被頒佈和實施,我都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我沒有任何的主動權,因為我沒有這個資格,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去掌控自己的生活。這樣的思想是在心裏徘徊的時間長了就會對生活產生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就好像自己在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緩慢的滑入一個泥潭,但是卻毫無自救之力。
但是我知道自己的這種情緒肯定是不對的,時間長了以後也不利於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那麼我是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呢?我雖然自己沒有辦法改變大環境,但好在大多數有投票權利的哈法居民還是活得很清醒的。大部分居民都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哈法或者說新斯科舍省的確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地方。或者說它的面積很大,從南走到北可能要開車開上十幾個小時,但是這個地方的人很少,人也比較好管理。如果一個當領導的人真的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是什麼,而且他足夠聰明,可以找到一個比較有效的解決方式的話,我覺得,再過幾年,哈法恢復到以前那種比較良好的社會秩序也是有可能的。
從主觀角度看,我也需要改變自己。冬天白天時間太短了,尤其要注意預防冬季抑鬱,不要想太多。一個切實有效的方法,就是少接觸一些讓人焦慮的信息。我推薦大家學着減少自己花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因為上面很多給人焦慮的信息都是假的,有的人自己的生活雖然一團糟,但是卻可以拿出鮮明的一面去刺激別人。與其花時間看別人作秀,不如靜下心來讀讀書,做做手工,養養花,你會發現生活總在不經意的地方給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收穫。
冬天容易抑鬱,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外面的天氣變得越來越冷,可以供我們參加的戶外活動也變得越來越少。一個人長期待在房間裏面,就是容易胡思亂想的,所以要給自己找個事做。正好我們部門為每一個員工提供每人每年2000刀的個人發展基金,我就打算利用這筆錢去報一個法語班學習法語。因為最近在工作的過程中發現和魁北克的同事溝通,最好還是學一點點法語,這樣在發郵件的時候,和平時日常交流的過程中,最起碼能夠稍微聽明白同事在說什麼。目前領導已經同意我去報名這個課程,希望同在哈法有興趣一起學習法語的小夥伴來聯繫我,我們組隊一起學法語。如果這個冬天能讓我們完成入門的法語課程,我覺得也算是有所收穫,不算是虛度光陰了。
我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希望大家都有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