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突傳重要信號引發恐慌

英國《金融時報》周一(11月4日)報道稱,北京當局要求富有的個人和企業重新檢查其稅款是否存在欠繳的情況,此舉可能進一步削弱投資者對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信心。

近幾個月來,在地方政府尋找收入來補充因房地產衰退而耗盡的金庫之際,稅務官員要求富有的個人和企業對納稅情況進行「自我檢查」,並補繳任何不足款項。

這一稅收舉措出台之際,北京方面正準備在本周宣佈一項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的細節,預計該計劃將側重於恢復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許多地方政府目前難以向供應商和員工支付薪酬。

經濟學家們把希望寄托在這一刺激方案上,這是9月啟動的刺激計劃的下一個階段,旨在幫助恢復家庭和投資者的信心。此前,房地產危機造成的通縮壓力持續了兩年。

北京方面推出這一舉措之際,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未達到今年5%的官方目標。

一位駐中國的稅務合伙人表示,這些稅收要求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的中國富人中引發不安,甚至是「恐懼」。

這位合伙人說:「當被要求進行自檢時,他們中的一些人根本不知道該申報什麼。許多人以前也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海外個人所得將在中國納稅。」

《金融時報》看到的一個城市的一份通知顯示,在自查過程中沒有發現任何問題的企業,已被要求提交加蓋公章的證明,並「保留證據供檢查」。

知情人士稱,當局還要求個人開始補繳稅款,包括從個人海外投資收益中補繳稅款,在某些情況下,當局援引了2019年一項很少使用的法律條款。

一名律師表示,他的富有中國客戶能夠與稅務官員進行談判,暗示他們在潛在的納稅義務上存在一些「迴旋餘地」。

中央和地方政府祭出增加收入的舉措(其中還包括大幅增加對私營部門的罰款和處罰)之際,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持續三年放緩。房市放緩打擊了地方政府的財政,並削弱家庭和投資者的信心。

(金融時報報導截圖)

政府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的賣地收入,在今年首九個月較去年同期下跌近25%。同期全國稅收收入下降5.3%。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中國財政總收入同比下降2.2%,至約16.3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3萬億美元)。

蘇州一家中型製造企業的一位高管表示:「地方政府顯然沒有錢。」蘇州是中國靠近上海的工業中心之一。

這位補充說,地方政府經常對他所在地區的公司處以高額罰款。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高級經濟學家Gary Ng表示:「中國的財政赤字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點。尋找其他收入來源的緊迫性更大了……對富人和一些公司徵稅對大多數居民的直接經濟影響較小。」

對沖基金行業組織另類投資管理協會(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nagement Association)亞太聯席主管Kher Sheng Lee表示,中國推動「嚴格徵稅」是「務實的,也是當前經濟風向所必需的」。

Kher Sheng Lee補充道:「另一方面,假如打擊力度擴大,可能會動搖企業和投資者的信心。」

近幾個月來,中國上市公司發佈了大量有關其稅務賬單的公告。

《金融時報》稱,除要求進行自查外,地方政府還對企業處以罰款,以彌補土地出讓收入的下降。

據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報道,去年,16個省份中有7個省份的罰款和沒收收入大幅增長,西部的重慶和首都北京分別增長22.4%和21.9%。據當地媒體報道,由於近幾個月的「異常」增長,許多地方政府已停止公佈罰款收入。

北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經濟學教授表示:「這種地方政府對企業徵收額外罰款和稅收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這打擊了企業的士氣。」

法國外貿銀行的Ng表示,針對富人和私營公司的稅收徵收「可能還不夠」,並補充說,官員們可能「最終會考慮與房地產相關的稅收,並擴大稅基」。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FX168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105/212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