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多倫多大學生使用「聲波」擊落無人機,贏下加拿大軍方的「反無人機」技術競賽。(取自普朗特動力學網站)。
最近有兩條國防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台美間似乎開始國防工業合作,美方廠商有意與台廠合作生產無人機等裝備,而台灣也向美方採購近千架彈簧刀300等遊蕩彈藥。二是上報報導,一群加拿大學生用報廢汽車的高音喇叭,做出一套超音波反無人機系統,其原理是用聲波形成無人機部件的「共振」,從而損壞墜落,有效範圍50米,在加拿大的反無人機競賽中,擊敗了波音、列奧那多等大廠,奪得第二名。開發者說延伸到100米沒問題,但150米以上有困難。這個團隊的成本僅約1.7萬美元,但波音等大廠研發成本動輒上億美刀,據說洛馬已花了32億美元開發反無人機系統。
另外,亞洲軍事評論(Asian Military Review)兩個月前也刊出一篇報導,簡述亞洲各國的反無人機系統發展現況。其中新加坡在軟殺系統上處於世界領導地位,其單兵攜行式反無人機系統,可偵測2公里內目標,並在500米內提攻360度保護。新加坡是由新加坡國防科學技術局(DSTA)與國防部、新加坡陸軍、新加坡皇家空軍(RSAF)和新加坡民航局(CAAS)合作設計了指揮、控制和通訊(C3)識別和消除錯誤無人機和無人駕駛飛機系統(UAS)的系統。無人機防禦 C3(DDC3)提供了一個單一平台,可將無人機防禦操作員即時連接到各種感測器和效應器,且提供同步干擾GPS與控制射頻的能力。而台灣中科院發展的系統,似乎只能干擾GPS訊號。
此外,韓國也在軟殺系統外,積極發展類似美軍郊狼(Coyote)的硬殺系統,防禦範圍可達30公里。郊狼是一種輕型的遊蕩彈藥,可以裝在悍馬車或JLTV裝甲車上,可用動能撞擊擊落無人機,或用爆炸擊落群飛的無人機群。在該文中,台灣名列後段班,即使在2022年金門便已受到對岸無人機侵擾,國防部也編了預算採購,但創未來生產不順,中科院也磨磨蹭蹭,預計要到2026年才能部署到位,預算還在立法院被凍結。國外很多系統都比台制的好,且包含軟殺與硬殺,為什麼不直接採購呢?面對明顯而立即的危險,不是立即採購補強,或戰場改造應對,而是要堅持肥水不落外人田,熬個4年才有反應,這恐怕不是台灣這種兵凶戰危之地的軍隊,該有的應對態度。
台灣向美國採購的685架人員殺傷型(Switchblade300)攻擊無人機,預定2029年前完成交運。(取自AeroVironment)
許多人會扯國防經費不夠、預算程序繁複、立委惡意阻擋…等等理由。這些說法既正確也不正確。種種困難是事實,但作為軍隊,什麼時候不是在艱難險阻中推進?敵人不會坐着等你打過去,重點是我們要即時及時的想出突破困難的方法,有時最好的解方不是高科技,而是不起眼的土法煉鋼。最著名的例子是美軍被困在諾曼地灌木叢里出不去,最後一個農家子弟想到家鄉用的草叉,於是在坦克前方焊上鐵叉,一舉突破德軍巧妙佈置的防線。承平日久的軍方,習慣於花大錢買好裝備,卻總是看不起便宜好用的解方。這心態有點像貴婦,總要掛一身名牌才叫打扮,但真正厲害有品味的,用地攤貨就能漂亮穿搭。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抓到問題的原理?或想到運用不同原理來解決問題。正如前述那群加拿大學生,大廠都在想用激光、微波等高科技手段來解決問題,他們卻想到用最簡單的「聲波共振」,於是找到一條低成本解決問題的路徑。
台灣人其實在這種創意上頗有天分。我有個做文創商品的朋友,有天送我一個小小的石磨吊飾,其質感頗為重手,硬度也足以在鐵皮或木料上刻出刮痕,與真的石製品不相上下。問他怎麼做的?他笑說,是去花蓮的石材工廠,整包整包的收取磨製石材或玉石製品掉下來的「石粉」,即俗稱的「邊腳料」,回來再混合膠水或Poly(保力膠),灌進塑膠模里,便成了文創商品。
烏克蘭的無人機滿天飛,一個月約需消耗1萬架,如果架架都用上好的航空碳纖複合材料,那得花多少錢?照網上影片顯示,很多自殺無人機的骨架根本是鋁管或鐵管,而且鏽跡斑斑,很可能是各種金屬廢材熔制的。伊朗大量輸出的見證者-136無人機,動力來源是摩托車引擎。哈馬斯與真主黨向以色列大量發射的火箭彈,外殼是中國制的水管。中東城鎮戰中常見的土製迫擊炮,彈頭是中國生產的5公斤煤氣罐。戰場上所用的裝備,包括碉堡、車輛、護盾、彈藥、無人機…,很多都是消耗品,不需要精品。精鋼製的炮彈與廢鐵重鑄的炮彈,一樣打得死人,一樣炸完就沒了。超硬度鋼筋混凝土造的碉堡,與廢輪胎填泥巴插鋼板所圍起來的防禦工事,一樣要挨炮彈,後者搞不好還有彈性,異材質對穿甲彈更有偏轉效果。講過很多次美軍用的Hesco防爆沙牆,可以快速搭建起防禦工事,那就是水工在用的「沙腸」變種,台灣廠商早有在做,國軍為什麼還是非要用大量人力去裝沙包呢?
伊朗大量輸出的見證者-136無人機,動力來源是摩托車引擎。(圖片摘自X平台@War Monitor)
所以,當國防部成立了DIU(國防創新單位),主要任務不一定是與美軍對接,或是朝高科技研發前進,而是重新定義未來戰場需求,尋找不起眼的,便宜又大碗的解決方案,而且本土傳產就可以做的產品。舉例來說,彈簧刀之類的遊蕩彈藥是未來趨勢,但速度太慢,威力太小,撞擊力不夠,反裝甲級彈藥又太貴,那為什麼不做噴射引擎的遊蕩彈藥?航模等級的噴射引擎,屏東就有廠商在做,一枚不到10萬台票。陸軍為何非要3個人力扛50機槍?為什麼不能改裝農用的無人載重車,載重可達1噸,還可遙控跟車。機槍還可加裝護盾,連MK-19,40槍榴彈都可裝上去,大部分地面皆可通行,還可直接開入陣地。灘岸守備旅需要的就是防護、火力、與充足彈藥,這類裝備不是剛好填上需求?
換言之,當軍方認真定義好戰場需求或作業需求,接下來是可以廣泛地向民間,向民營廠商尋求各種解方的。但我們的政府單位向來偏愛高大上,要嘛向學者專家發專案研究,要嘛向中科院或軍火商提出需求,從來不屑於尋求簡單有效的解方。請問,那個學者專家或軍火廠商,會提出摩托車引擎造無人機,或農用無人載重車架機槍這種解方?各種廢料或報廢軍品,多半銷毀,為什麼不能熔掉重鑄,成為其他軍品再利用?想深一點,當我們發展出此種軍品再生的產業鏈後,戰時消耗便不再是純粹消耗,而是一種可以愈打愈強的再生機制,這對於戰時可能被封鎖的台灣而言,是一種很好的韌性維持機制。
總結而言,國防軍備不應純粹依賴高科技或名牌貨,很多邊腳料或隨手可得的商用、農用器械,有時提供了便宜又大碗的選項。但這些物件需要改裝,需要大量的測試研發,更重要的,是明確化其使用場景,即「作業需求」,如此才能生出合於戰場環境,深受士兵喜愛的裝備。對,不是長官喜愛,而是士兵喜愛,這種「使用者導向」,即時改進應對,才是一支能戰之軍應有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