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真主黨的戰爭已經讓中國在中東的新安全架構瀕臨瓦解。如果2023年中國在中東開拓國際關係有重大突破,透過區域強權的合縱連橫。很可能在2024年後,全面崩潰,難以運作。
2022年9月,中國外長王毅發表中國的「中東新安全架構」;特別強調中東國家主導原則與遵守聯合國安全機制,在多個安全領域上加強區域安全對話,並主張在「兩國方案」的基礎上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堆砌出的這一套話語,其實最終目的在凸顯中國在中東區域安全的重要性,作為美國之外的另一個選擇。
作為中東來自外部的傳統勢力歐盟與俄羅斯,他們身陷烏克蘭戰爭,無暇他顧之際。2023年3月中國竟然驚奇地成功搓合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副外長會面,恢復雙方外交關係,並互派大使,將美國排除在外。一時之間,中國成為中東國際秩序的調解者。2023年8月,王毅宣稱「和解浪潮」正在席捲中東,卡達結束孤立狀態,土耳其、阿拉伯國家、埃及都達成和解,敘利亞也重新加入了阿拉伯聯盟。
中國企圖整合穆斯林與以色列對峙
北京在中東的主要利益是能源安全和經貿投資。投資「一帶一路倡議」各種基礎建設的施終極目的:就是將中東各國的經濟發展策略與中國進行連結與重疊。與其說中國在中東打造新安全架構,不如說中國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身份,將伊朗與沙特阿拉伯拉攏一起,將中東穆斯林聚合與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對峙。這樣中國就順理成章綁住什葉派與遜尼派,在波斯灣地區擴張經濟利益。
至於軍事上,中國除了在吉布提建立軍事基地,其餘還在摸索階段。還尋求在阿曼、巴林、沙特阿拉伯、伊朗或也門等國建立軍事據點的機會。同時中國在中東的武器出口也逐步增加,現在甚至不低於俄羅斯。並與沙特阿拉伯、伊朗進行軍事演習,與多國商談雙邊反恐培訓。中國涉入中東方日報絡安全的合作也逐漸增加,長期下去當然增加在區域的影響力。
中國不是和平斡旋者,卻想坐收漁利
從中國的角度看中東國際格局,簡化來說,就是拉攏一個陣營,分化另一個陣營:拉攏的是伊朗主導的什葉派陣營。其中還涵括敘利亞政府、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什葉派人民動員民兵團體、也門胡塞武裝、以及其他什葉派民兵組織組成「抵抗軸心」。作為反西方、反北約與反以色列、反沙烏地的軍事聯盟。
分裂的是親美陣營。其中兼含以色列,以及與美國友好的阿拉伯國家,主要以沙特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為首的海灣合作委員會六國,再加上埃及與伊拉克政府。
中國把兩個陣營為首的伊朗與沙特阿拉伯拉在一起,當然給以色列很大的警惕。等於假以時日,有可能重新聯合中東區域所有國家,共同針對以色列。中國在「新中東安全架構」提出的願景,就是透過經貿與「一帶一路倡議」基建項目串連這些穆斯林國家,推動區域發展,進而增進長期的安全依賴與對話互信,進而促進和平。中國意圖重新定義中東國際關係,向這些國家輸出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模式,當然也期待坐收這個區域市場發展的利益。
但是,2023年底哈瑪斯突然恐襲以色列,導致後來的加沙地帶戰爭,不僅使得美國特朗普總統在2020年提出的亞伯拉罕協議受挫,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關係也無法正常化。這個變局當然也使得中國經營中東的大計也在萌芽期就頻臨瓦解。以色列目前全力衝擊伊朗為首的什葉派「抵抗軸心」,打擊真主黨之餘,似乎還要直接對伊朗發動戰爭。面對中東國際秩序重組之際,各國之間的分歧當然也無從化解,
中國真能完全站在阿拉伯兄弟一邊?
中國外長王毅2024年9月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時,會見黎巴嫩外長,強調中國站在阿拉伯兄弟一邊。其實早在2023年10月,王毅就批評以色列在加薩的做法已經超過自衛範圍,但是並沒有責難哈瑪斯的恐攻行為或反人類罪行。
事實上,中國已經做出了選擇。中國玩弄聯合國安全架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並沒有譴責黎巴嫩真主黨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該決議是聯合國安理會於2006年8月一致通過呼籲黎巴嫩真主黨及以色列停戰,並送入維和部隊。相反地,中國在2024年10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中,譴責以色列越境進入黎巴嫩是侵犯主權和領土完整。
哈馬斯發動攻擊以色列後,美國往波斯灣就部署了兩個航空母艦打擊群。嘗試阻止伊朗和真主黨將戰爭升級,同時也協助以色列進行防衛。2023年12月美國主導與多國組成「繁榮衛士」的海軍特遣部隊,防止也門的胡塞武裝對以色列在紅海的封鎖,維護國際海上自由航行。但是中國到目前沒有對伊朗施加公開壓力,也不向紅海派出海上特遣部隊,對也門胡塞武裝的恐怖主義行徑視若無睹。
中國的「中東新安全架構」充滿機會主義
中國一直把中東和北非的穆斯林地區視為「緩衝籌碼」。當中美關係在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和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後陷入低點時,北京之後隨即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9/11後的「反恐戰爭」中,悄悄與美國合作。
換句話說,中國的「中東新安全架構」充滿機會主義。中國面對目前在中東加劇的戰火,除了口頭譴責,實際行動卻付之闕如。以色列在2024年9月下旬開始對真主黨以傳呼機遙控炸彈進行攻擊,全面圍剿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領袖,目前似乎已經下定決心與伊朗為首的「抵抗軸心」成員進行全面戰爭。中國自認為是「負責任大國」,並從2023年開始扮演中東「主要和平斡旋者」的角色,但是面對當前中東戰火炙熱升高,卻仍停留在外交辭令上,並無真正介入中東國際情勢的行動。
實際上中國現在陷入兩難,最後很可能只選擇在口頭上討好中東穆斯林國家,放棄實質介入。中國提出的「新中東安全架構」就是想要取代美國在中東的地位,關鍵就在去除阿拉伯國家的親美勢力,設法勸和什葉派與遜尼派。
於是,中國不能像支持俄羅斯一樣,全力援助伊朗領導的什葉派「抵抗軸心」,以免引起遜尼派阿拉伯國家的戒心。反向來論,中國也不能付諸行動協助沙特阿拉伯與阿聯酋等國,去對付也門胡塞武裝。因為這等於間接協助美國維持在中東的主導地位,也讓伊朗的「抵抗軸心」記恨在心,將來中國投資在中東的資產都可能成為攻擊的對象。波斯灣向外運送油氣的戰略要點都有美軍駐防,鞏固美國在這個區域的地位等於傷害中國的利益;試想如果中國封鎖台灣,中東向中國運送資源物資的船舶可能也會遭到留難或扣押。
伊斯蘭主義/恐怖主義或會死灰復燃
中東當前變局的另外一個長遠影響,就是全世界的年輕一代穆斯林因為戰爭開始激進化。加薩戰爭、以色列與伊朗的「抵抗軸心」的持續戰火蔓延,最大的後遺症可能是促使伊斯蘭主義/恐怖主義再起。這些生活在全球的年輕穆斯林離散二代或三代,未來如果重啟恐攻,很可能困擾歐美西方國家,也會讓中國不得安寧。
激化的程度與三個關鍵因素直接相關:那就是,以色列與「抵抗軸心」的戰爭持續時間、以色列在加薩與黎巴嫩,甚至對伊朗的攻擊規模與造成的損傷、以及歐美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持程度,都會影響並激發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社區的憤怒。而這種憤怒很容易被伊斯蘭極端主義暴力分子所利用,讓恐怖主義威脅的死灰復燃。
中國對中東的安全承諾已經消失
北京現在只能袖手旁觀,充滿戰略被動或戰略玩弄。中國一方面想從激化穆斯林反美的情緒中獲利,但是另一方面也很擔心自己的中東政策重新燃起中亞與新疆伊斯蘭群體的不滿。中東穆斯林世界不是不知道過去二十年中國以恐怖主義之名對境內穆斯林進行殘酷鎮壓,如果中國現在中東選邊或稍有閃失,很可能在自家後院重燃怒火。
中國的「中東新安全架構」已經無法運作。中國現在的中東戰略其實是讓美國自己去救火,再伺機火中取栗佔便宜。中國對中東的安全承諾已經消失,只能泛泛地表態站在阿拉伯兄弟的一邊。過去三十年,中國一直高調宣示打擊激進伊斯蘭主義與恐怖主義(或說「三股勢力」),這樣的外交辭令非常適合用來評價中東當前的局勢,可是現在都消失得完全無影無蹤。
-侍建宇(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