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遠嫁美國的蔭余堂

作者:

現位於碧波地·埃塞克斯博物館的蔭余堂

蔭余堂,取其福延子孫之意,是一棟典型的徽州民宅建築。它的出名,是因為美國人購買它時僅花費了三萬美金,將它搬到美國異地重建於塞勒姆小鎮的迪美博物館內,卻耗費了差不多1.25億美元。

中國人看到的是有形的資產,而美國人更注重無形的價值。在他們眼中,徽州建築不單單只是外表的結構樣式,還有與它相伴相生的文化元素。

徽州建築的特點﹐一是外圍東西兩面有高過屋脊的馬頭牆﹐目的在於防火、護瓦;牆體樣式﹐或人字形﹐或山字形;屋舍外觀,則檐角飛揚﹐粉牆黛瓦。

徽州建築的另一個特點是建有天井。天井的作用既可以採光通風﹐又可以防止雨水漫流。一座天井院落﹐就是一個居住單元。進大門有前庭,兩側有廂房﹐中間是天井,後面是廳堂。廳堂以中門隔開,設一堂二臥室,是為一進。大家族的民宅可以有十二﹑二十四﹑甚至三十六個天井,每個天井可供一個家庭居住。

講究的人家﹐會在天井中設置假山﹑魚池。廳堂的樑柱,廂房的窗欞,都有雕刻﹐或取材於歷史故事,或取材於自然景觀,無不惟妙惟肖,形象生動。這也造就了徽派建築中的著名三雕:木雕、磚雕、石雕。

1993年,美國人南希到中國的安徽黃村旅行。在徽州古村落中穿行時,邂逅了一棟叫蔭余堂的徽州老宅。

面對粉牆黛瓦的房屋和院落,南希與它似乎心有靈犀,頓時萌生了想要把它搬到美國的想法。

蔭余堂建成於清道光年間,佔地500平米,整棟建築包含16間臥室、中堂、貯藏室、天井、魚池和馬頭牆,是富有徽州民宅建築特色的院落。

它是黃姓富商建造的,先後有8代黃家子孫居住於此。

回國之後,南希一直對黃村念念不忘,總想舊地重遊。終於在3年後她再次走進了黃村。也許是上天註定,當她走進蔭余堂時,這家人正在商量賣房子的事情。原因是黃家人都搬進了城市,蔭余堂早已人去宅空,處於廢棄狀態。黃家人正在商量賣房,突然發現院子裏走進來一個外國人,東張張西望望,四處打量,便隨口問了一句:「你買不買?」

黃家人完全沒有想到,原本賣不出去只能拆除的老宅,老外居然願意出價購買。雙方一拍即合,最終以3萬美元的價格成交。

辦理完相關手續後,蔭余堂在1997年的春天開始拆卸,拆卸時全程攝像,邊拆邊拍邊編號,整整花了四個月的時間,總共拆下來2700塊木件、8500塊磚瓦、500塊石件,包括室內擺放的生活和日常用品,連同院牆、鋪路的石板,一件不漏地裝了40個集裝箱,全部運到了美國,最終卸載於波士頓地區的迪美博物館。

當蔭余堂啟動異地重建時,美國人請來了來自徽州的傳統工匠負責蔭余堂的重新裝配。根據修舊如舊的原則,從古宅的復原到屋內的生活原貌:竹籃、牆上的貼紙、畫像、文革的標語、臥室的擺設、廚房的用品等等,都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整個重建工作持續了7年之久,花費了近1.25億美金,終於在2003年6月21日,蔭余堂正式對外開放。

開放的第一天,想看蔭余堂的美國觀眾就排起了長隊,等待時間超過了兩個小時,因為人太多,每次只能讓20到25個人進入參觀。

不但美國人看,就連很多中國人,也漂洋過海慕名前往。馬未都就建議,中國人如果有機會出差旅遊到波士頓,一定要騰出半天功夫,一天最好,去蔭余堂看一看。馬未都前後去過迪美博物館三四次,蔭余堂重建完成後他又去過一次。那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樣,當他走進迪美博物館,走進蔭余堂的一瞬間,仿佛立刻便置身於安徽的農村,所有的文化痕跡都撲面而來,那種感覺,非常神奇,令人恍若隔世。這種原汁原味你在現在的中國是根本看不到了。

但在美國一個小鎮上的博物館卻做成了這件事情,這是因為博物館的身後有一個基金會。基金會的老頭兒姜森,是個大富翁,他捐巨資做成了這件事情。他曾經到中國來過,與馬未都聊過天。他穿的毛衣馬未都印象深刻,都是窟窿。老頭兒特別摳,馬未都在長城飯店接他的時候,他招呼出租車,兩塊錢的讓它過去,只坐1.6元的夏利。

就是這樣一個儉省的老頭兒,比中國人更看重中國文化。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蔭余堂》

《反思!一座老宅引發的文物保護問題,我們不珍惜自有外人來收藏》

《馬未都揭秘:遠渡重洋的安徽古宅,看完長見識了》

《走向美國的徽派建築蔭余堂》

《綻放英姿的文化使者》

2024年07月18日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漢嘉女1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725/2083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