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克蘭克拉馬托爾斯克這座老工業城市附近的前線,戰壕里的烏克蘭士兵們說,一種至關重要的彈藥——155毫米炮彈的短缺使戰爭的勝利轉向了俄羅斯的有利地位。
他們中的許多人將供應短缺歸咎於美國國會未能迅速批准60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計劃,該計劃在拖延數月後於4月獲得通過。美國和歐洲國家已承諾援助正在路上。但儘管新的物資已經送達,烏克蘭仍然處於嚴重火力不足的狀態。
炮彈危機的起因始於數年前。路透社的一項調查發現,其根源在於美國軍方及其北約盟友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之前做出的決定和誤判。路透社發現,十年來的戰略、資金和生產失誤在導致炮彈短缺方面所起的作用遠大於最近美國國會推遲提供援助所起的作用。
例如,在俄羅斯2014年佔領克里米亞和2022年入侵之間的幾年裏,北約高級指揮官以及運營或監督美國軍火工廠的官員多次發出警告,但這些警告基本上沒有引起重視。他們在公開和私下向成員國政府建議,如果戰爭需要,北約的軍火工業沒有能力增加產量。由於未能對這些警告作出反應,美國和歐洲許多本已老舊的工廠的火炮生產線速度減慢或完全關閉。
路透社採訪了數十名美國、烏克蘭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現任和前任軍事官員,並查閱了數千頁美國陸軍機密簡報、公開文件和其他內部記錄。報道發現:155毫米炮彈的產量急劇下降,以至於從2014年夏季到2015年秋季,美國沒有在其庫存中增加任何新炮彈。
另外,製造缺陷和安全違規導致生產線多次停產。2021年發現外殼出現裂縫,導致產能在數月內減半。
美國決定改變這些炮彈中使用的炸藥類型,但這並沒有對戰爭起到任何幫助,而且迄今為止,這是一個代價高昂的失敗:陸軍花費1.47億美元建造了一個根本用不上的設施。
此外,美國弗吉尼亞州一家生產發射炮彈的推進劑的過時工廠的更換計劃也比原計劃晚了十年,價格也幾乎翻了一番。這一延誤導致美國對海外原材料的依賴程度超出了公眾的認知。2021年的一份美國陸軍內部文件詳細列出了美國對至少十幾種化學品的「外國依賴」,這些化學品產自與俄羅斯有着密切貿易關係的中國和印度。
尤其諷刺的是:美國戰前計劃從海外採購 TNT炸藥,其中包括與烏克蘭東部的一家工廠簽訂合同。可是戰爭初期,這家工廠就被俄羅斯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