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社交中最令人反感的行為,它排第一,很多人都做過

作者:

在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類人:TA們從不明顯地攻擊別人,但說出的話,卻隱隱讓人感到尷尬和不舒服。

比如,能力羞辱:「你這個方案做得不錯啊,真看不出是你做的。」

外貌攻擊:「你這麼黑,這種美白產品用了也是白搭,就別花冤枉錢了,黑點有啥不好?」

刻板印象:「你們當老師的就是輕鬆,一天上不了幾節課,還有那麼多假期,多好。」

陰陽怪氣:「還是你這種外地人好,在大城市打幾年工,就能回家買大房子,羨慕哦。」

其實,這些就是很典型的「社交微攻擊」——看似平常,殺傷力卻極大。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社交微攻擊(Microaggression)指的是:不明顯但包含偏見、歧視或者刻板印象的話語或行為。社交微攻擊可能是個體故意為之,也可能是無意識的冒犯。

遭到「社交微攻擊」的我們,可能會感到心理不適,但又擔心是自己想太多,從而不敢回擊,深陷「反芻」和「內耗」之中。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如何應對「社交微攻擊」?

「我知道你會不舒服

但我還是會這樣做」

對於他人的惡意,善良的人總會先自我檢討,在內心不斷質疑自己:「難道我哪裏得罪 TA了嗎?」「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惡意就是沒有理由的,明明我們沒有做錯什麼,有人就是要為難我們。

所以,在學會保護自己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社交微攻擊的4個特徵:

1

微妙的、零成本的

社交微攻擊通常不是直接、明顯的惡意行為,而是一些微妙的言行舉止,這種隱蔽性使得社交微攻擊更容易被忽視或誤解。

同時,這種微攻擊也幾乎是零成本的,即便傷害了別人,也不必為此付出什麼代價。

2

不安好心,抱有目的性

社交微攻擊往往是帶有目的性的,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無足輕重,背後卻蘊含着深層次的動機和情緒。它可能是出於個人嫉妒、報復或自我陶醉等動機。

3

出於偏見,形成刻板印象

社交微攻擊有時會針對特定的個體或群體,具有一定的「偏好性」。這種偏好性可能源自個體的心理偏見、群體偏見或個人動機,導致其在社交中展現微攻擊行為。

4

無時無刻不發生着

社交微攻擊可能會頻繁出現在個體的社交互動中,構成一種持續的惡意模式。頻繁的微惡意行為會逐漸積累,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關係造成嚴重影響。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惡意,常常會持續很長時間,還不只是一件小事的為難,而是會頻繁地讓人感到不適。

在生活中,無論我們做得多好,都難免會遇到這樣的人:TA總喜歡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只要成功讓別人感到難受,TA們就會有一種快感,於是 TA們處處尋找這樣的機會,通過暗暗攻擊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請你別放在心上。惡意並不可怕,因為詆毀本身就是一種仰望。

有些惡意,為什麼這麼隱蔽?

社交微攻擊,本質是一種不易被人察覺的、細微的歧視行為。

有趣的是,社交微攻擊其實具有「兩面性」。一個人,可能既是社交微攻擊的受害者,同時又是社交微攻擊的加害者。

要避免成為受害者或加害者,首先我們要了解:社交微攻擊為何產生?

1

隱性偏見

社交微攻擊可能源自個體的隱性偏見,也稱為「內隱偏見」——指個體在潛意識中,對某些群體持有的負面態度和刻板印象。這種內隱偏見可能會在社交中表現為「微妙的歧視」。

同時,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會從家庭、教育和媒體中學習到一些刻板印象和偏見,這些信息和價值觀在 TA們的思維中根深蒂固,並可能在社交中顯露出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無論是當下互聯網的風氣還是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體現了一種「同質化」:即大家在社交中總是傾向與自己相似的人建立關係,這種相似性可能來自於社會地位、三觀、興趣等等。

而這種「同質化」,使得大家越來越難以容忍他人與自己有不同之處。

2

心理防禦

社交微攻擊也可能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這是因為人類在面對與自身不同的文化、價值觀、社會背景和行為模式時,會產生一定的不安和焦慮。

為了減輕這種不適感,TA們會使用一些不顯眼、難以察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或反感,也就是社交微攻擊的行為。

雖然,這種心理防禦機制確實會幫助一些人減少負面情緒,並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歸屬感。但是,這種行為無助於 TA們適應多樣性社會和跨文化交往,還有可能會導致人際矛盾,讓關係變得不和諧。

3

群體標籤效應

同時,社交微攻擊還可能是一種「群體標籤效應」的體現。例如,對於某些文化或種族群體,人們可能會有一些先入為主的看法或偏見,這些看法或偏見會在 TA們的行為或言語中表現出來。

無論是不是故意為之,這些隱形的、微小的惡意攻擊,確實會給人帶來傷害。

無論如何,希望你在自我保護的同時,也不要成為加害者。

如何應對社交微攻擊?

那麼,當我們遭受社交微攻擊、感到不舒服時,可以怎樣應對呢?

1

遠離那些讓你不開心的人

當感受到他人的惡意時,我們常會為加害者洗脫:「或許 TA不是故意的」「 TA只是心直口快。」

生活中確實有些人會不小心說錯話,但如果你感到不舒服,可以直接表達。如果對方還不以為意,繼續傷害你,那這就是一種惡意。

這時,我們沒必要強行為對方開脫,然後硬逼自己繼續和對方搞好關係。保持明確的界限和距離,才能讓自己「解脫」。

不要討好冷漠,也不要辜負熱情。遠離那些讓你不開心的人,去追尋自己真正的幸福和快樂吧。

2

回應惡意,不要沉默

當頻繁地接收到來自某個人的微攻擊時,最好的方式不是沉默,而是挑明和反擊。

當發現別人貶低你、對你陰陽怪氣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反擊。

比如當同事對你說:「你這個方案做得不錯啊,真看不出是你做的。」

你可以先表明自己的態度:「確實是我做的,我覺得你這麼說很不尊重人。」

然後把問題拋回對方身上:「我很好奇,你平常都是這麼沒禮貌的嗎?」

但如果你不想正面起衝突,也可以在私下發一條信息,和對方坦誠地溝通:「你今天的說話方式讓我感到很不舒服,而這已經不是你第一次這樣對我了,請你以後不要這樣了。」

如果對方不為所動,那麼也給你提供了一個遠離這段關係的理由。

如果我們感知到惡意,就要及時回應它,避免微惡意升級,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3

尋求支持,不要讓自己孤立無援

社交微攻擊會帶來負面情感體驗,如尷尬、痛苦、失望、沮喪等。如果這些情感得不到及時、恰當的處理,就會對個人的心理健康產生更多負面影響。

這時,你可以找一個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TA們可以給你提供建議、鼓勵、支持,幫助你面對困難,調節情緒。

最主要的,是我們要告訴自己:「這不是我的錯。」

前文提到,社交微攻擊具有兩面性,一個人可能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

那麼,我們要如何避免自己對他人進行微攻擊呢?你要學會表達憤怒,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摩爾,在經歷大量的調查和研究之後,總結出一條這樣的建議:你最好和會表達憤怒的人做朋友。

因為那些看似不會憤怒、不會明顯攻擊別人的人,一般都會用更隱秘的方式,去傷害別人。通常情況下,它的殺傷力,比直接表達憤怒、直接攻擊還大。

弗洛伊德說過:「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掩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陋的方式爆發出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對別人難免會有一些微攻擊,那是因為我們一直在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情緒。

這可能與你的成長經歷有關,比如小時候你的家庭和環境不允許你表達情緒,不接納你的情緒等等。

但你現在長大了,你有能力改變自己。你可以試着:

1

直接表達情緒

快樂的時候,就盡情大笑吧,你笑起來的樣子真的很好看;

難過的時候,哭也沒關係的,成年人也有哭的權利;

憤怒的時候,發脾氣也可以的,你有能力保護自己……

無論如何,真實的你,本就值得被愛,不需要偽裝。

2

學會宣洩情緒

你可以去做讓你感到放鬆、解壓的事情,合理宣洩情緒。

比如高歌一曲。心理學上有個「音樂療法」,主要是通過聽不同的樂曲把人們從不同的病理情緒中解脫出來,這可以排除我們的緊張、焦慮等情緒。

或者去運動,跑步、騎車、打拳、跳操等等。紐約大學神經系統科學家溫迪·蘇祖基在 TED演講中提到:運動能帶來更好的心情、更充沛的能量、更佳的記憶、更強的專注力。

因為人在運動的時候,身體會分泌出多種物質,血清素能緩解你的疲憊,內啡肽和多巴胺都能調節你的情緒、讓你感到快樂。

最後,我想對每一個人說:不退縮,不冒犯,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世界和我愛着你。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科普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716/208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