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傳中媒指點台灣政論節目 學者:中共大外宣「借船出海」手法並非首例

據《自由時報》報道,中國官媒新華社在台灣干涉電視台政論節目製作,更派員在錄影棚指揮,確認節目達到中共國台辦要求。台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周三(26日)回應表示,仍在了解相關媒體是否違反廣電法,並呼籲業者注意規範。有學者指出,這是中共大外宣中的「借船出海」手法,即官媒躲在台媒背後指揮,說好中國故事。台灣政府應建立機制,揭發幕後出資者。

粵語組製圖

據《自由時報》報道,中國官媒新華社在台灣干涉電視台政論節目製作,更派員在錄影棚指揮,確認節目達到中共國台辦要求。台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周三(26日)回應表示,仍在了解相關媒體是否違反廣電法,並呼籲業者注意規範。有學者指出,這是中共大外宣中的「借船出海」手法,即官媒躲在台媒背後指揮,說好中國故事。台灣政府應建立機制,揭發幕後出資者。

劉寶傑說:「如果今天我真的讓一個中國人進到我這邊,對我的節目說三道四,你把我抓走,我一句話、一個屁我都不會放。」

早前被中共點名的政論節目主持人劉寶傑,在「關鍵時刻」節目中諷刺某電視台政論節目接受中共「指導」。

《自由時報》周二(25日)報道指,接獲資深媒體人爆料,國台辦提出以「在中國的商業利益」作交換,和台灣某電視台合作,在政論節目中規劃特定主題,企圖影響輿論和民意。為達到預期效果,期間甚至由新華社駐台記者趙博參與製作,錄影時親自監場,確保來賓發言達到北京想要的效果。

政治大學國發所助理教授黃兆年指,中國官媒駐台記者除了採訪還負責政治宣傳任務。(鍾廣政攝)

民進黨中央黨部周三(26日)舉行記者會,立委洪申翰表示,除了通訊傳播委員會外,事件還涉及文化部、陸委會和移民署等機關,應調查中國官媒的駐台記者是否違法,並採取行動。

洪申翰說:「如果他從事了與許可目的不符的活動的話,其實就應該廢止他的記者證跟許可證,這是文化部要先立即查明的事情。也就是進入到台灣的(中國)官媒的駐台人員,到底有沒有做出原本不符合他許可目的不一樣的活動,這幾乎就是已經破壞了,台灣新聞自由的文化跟風氣的價值。」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認為,政府相關部門應調查中國駐台記者有沒有涉及相關違法行為。(民進黨提供)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代理所長黃兆年向本台表示,這是中國駐台記者慣常的做法,除了採訪外,還負責其他政治宣傳任務。例如:2018年花蓮大地震,中國記者已有散播不實言論的記錄。2019年,中國人民廣播電台駐台記者,甚至成立Facebook專頁,假扮台灣網紅,散播「蔡英文是中國臥底」等言論。

黃兆年說:「中(共)國的大外宣其實都有所謂『借船出海』這樣的概念,中國官媒講好中國故事比較沒有說服力,他就躲在海外的媒體背後,例如說躲在台灣的政論節目背後,講好中國故事,或者是講『疑美論』。好像是台灣媒體自己在講,其實是中國的官方媒體在做資訊的操作,在做政治的宣傳。」

他指,台灣雖然有《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規,限制媒體不得接受中國資助,但北京採取台面下的利益交換商業模式,讓這些法例難以執行。

黃兆年說:「我們可以建立一些知情者或者是吹哨者的誘因機制,讓知情者對外揭露。另外一個就是外國代理人登記,它其實是建立誘因機制,讓可能為外國做宣傳的人去自我揭露,讓觀眾讀者能知道,他其實是為外國政府做政治宣傳。」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周三表示,《自由時報》這篇報道是一篇徹頭徹尾的假新聞,純屬造謠。

朱鳳蓮說:「民進黨當局慣於指使綠營媒體和豢養的網軍對台灣民眾進行認知欺詐,分化台灣社會,煽動兩岸敵意對立;肆意栽贓、陷害、恐嚇、懲罰持不同立場的媒體,大搞『綠色恐怖』,製造寒蟬效應。」

中共官媒記者派駐台灣,須接受「一案一審」,與陸委會、文化部官員面談。朱鳳蓮批評,民進黨之前以疫情防控為由,粗暴中止中媒記者赴台的正常輪替,影響駐台媒體的正常工作,損害記者的正當權益,表示「強烈不滿」。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26/207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