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普京金正恩緊密互動,北京保持距離

正當俄羅斯總統普京高調對朝鮮展開國事訪問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密切互動的時候,北京方面似乎在刻意淡化這一話題,保持與朝俄的距離。有分析指出,中國方面的這種謹慎態度可能是為了避免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因為朝俄關係而變得更加複雜。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平壤舉行會晤。(2024年6月19日)

路透社周三(6月19日)的報道說,北京在一旁觀看着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平壤與來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分享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周二的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出的中方對普京訪問朝鮮有何評論的問題時只是淡淡地表示,「對俄朝之間的雙邊交往安排,我對此不便評論。」

「原則上講,中方歡迎俄羅斯與相關國家鞏固和發展傳統友好關係,」林劍補充道。

當另一名外國記者提出類似問題時,林劍顯得有點不耐煩,只是簡單地說,「此前我們回答過相關問題,這是俄朝之間的雙邊交往。」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學者趙通認為,中國對朝鮮與俄羅斯深化軍事合作「持一定保留態度」,因為這可能會破壞北京對平壤「近乎壟斷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路透社引用趙通的話說,「中國也在小心翼翼地不要給人留下北京、莫斯科和平壤事實上結盟的印象,因為這不利於中國與主要西方國家保持務實合作。」

自從去年朝鮮在新冠疫情結束後放開邊界控制後,朝中貿易開始回升,但是金正恩的政治活動主要集中在俄羅斯方面。

疫情後金正恩出訪的第一個國家,也是唯一的國家就是去年對俄羅斯的訪問。而普京也是第一個在疫後訪問朝鮮這個在經濟和政治上相當孤立的國家的大國領導人。

據美國和盟國的官員以及聯合國制裁監督員的說法,俄羅斯還採取了史無前例的步驟,使用朝鮮製造的彈道導彈襲擊烏克蘭目標。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禁止使用朝鮮製造的彈道導彈。

普京在2022年2月下令俄羅斯軍隊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前曾專程訪問北京,他與習近平還發表聯合聲明,稱中俄關係「無上限」。但是,北京一直否認自己給俄羅斯的戰爭努力提供過武器彈藥。

中國的說法受到了許多國家的質疑和挑戰。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都指出,中國雖然還沒有直接給俄羅斯提供飛機大炮導彈之類的「殺傷性武器」,但卻通過大幅度擴大中俄貿易規模為俄羅斯提供了戰爭所需要的資金,同時給俄羅斯提供了大量軍民兩用產品,甚至直接向俄羅斯出售可以用於俄烏戰場的無人機和製造導彈所需要的晶片和關鍵性零部件,為俄羅斯軍工企業保持運轉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過,中國在幫助俄羅斯的同時,也在試圖保持一定的距離。比如中國與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就對增加對朝鮮的制裁措施議案進行表決時都出面予以阻攔,但在安理會投票表決是否延長朝鮮制裁落實監督小組期限的時候卻投了棄權票,而俄羅斯投的是反對票。

另外,韓國方面稱,中朝之間似乎因數千名朝鮮工人違反聯合國決議留在中國一事關係相當緊張。

中國目前是朝鮮最大的貿易夥伴國,雙方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華盛頓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表示,中朝之間的這種關係不大可能改變,但金正恩與普京的關係以及他們不可預測的行為方式給中國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路透社引用孫韻的話說,「在中國立場遭遇某種明確的變化和政策挑戰之前,我想說中國願意袖手旁觀,看看事情會如何發展。」

「中國需要謹慎行事,不要讓人認為自己(與朝俄)形成了一種三角關係,這會帶來太多的責任,」孫韻補充說。

從目前看,中國雖然在外交政策和貿易問題上與華盛頓摩擦不斷,但在國際上的地位還遠沒有像俄羅斯和朝鮮那樣淪落到國際棄兒的境地。截止到去年為止,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主要經濟體都是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

上個月,中國與韓國和日本舉行了三國峰會,討論了朝鮮核武器,這招致平壤方面的強烈譴責。

(本文部分內容依據了路透社的報道)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20/206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