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潼關和洛陽之間的黃河上,有一處名叫「三門峽」的峽谷。
它的得名非常簡單粗暴,這裏是黃河橫穿太行山脈的地方,因為河床上有起伏不平的岩石,所以河水從這裏經過的時候,會捲起三道大的波浪。
在沒有現在機械加持的年代,這種級別的波浪不管對逆水還是順水的船隻來說都是一種災難,所以這三道大浪被千百年來的船工稱之為「門」,依次命名為人門、神門、鬼門,這便是「三門峽」的由來。
本來三道大浪已經很讓船工頭疼了,但是水中還有礁石,號稱「中流砥柱」(至今依然矗立在三門峽水庫大壩下游的水中),更是極大地限制了船工的路線選擇。
因此,「三門峽+中流砥柱」這個地理組合成為古代黃河水運的一個巨大難題,如果非要類比的話,就有點像「長江三峽+灩澦堆」的痛苦。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四月初一,宋太宗狠狠地提拔了一個叫張平的人為鹽鐵使,他的功勞是這樣的:奉命去陝西、甘肅買大木用於京城的建設,熟悉水文,製作了巨型木筏將木材從渭河抵達黃河,再平安經過砥柱之後順利送達開封。
嘉獎令上專門寫了「歷砥柱」三個字,可見這一操作的含金量之高,也讓我們能夠感受到砥柱對於黃河水運的巨大限制。
那時候沒有《永樂大典》,北宋的工匠找不到製作原子彈的辦法,要處理三門暗流只能用最原始的辦法,趁着枯水期的時候派石匠潛水去鑿,儘可能把河床上起伏不平的暗礁打掉,既能夠保證水流的平緩,也能減少觸礁的風險。
這種方法效率如何,大家也能想像得到,所以千百年來,三門峽始終是黃河上的一個大難題,沒法解決。
到了宋神宗熙寧三年、四年左右,有一個對地理頗有研究的鳳翔百姓給朝廷提交了一個方案,說是能夠一勞永逸解決三門峽和砥柱的問題。
他說,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以南有一條河名叫澗水(即今天的青龍澗河),它是自東向西匯入黃河的。與之相應的是,流經洛陽的洛河有一條名叫谷水的支流,它的發源地就在澠池附近的硤石山一帶。而澗水和谷水之間,只隔了一座硤石山,直線距離並不遠。要是將硤石山挖出一個峽口,讓兩條河連在一起,再把河道拓寬加深,這樣黃河的水就能從陝州經澗水河道、穿硤石山人工峽谷進入谷水河道,然後再進入洛水,從鞏義匯入黃河。
這樣做就能繞開讓人頭疼的三門峽天險,讓漕運可以從陝西順順噹噹地進入開封。
而且,這樣還有一個巨大的好處,洛水要穿過洛陽,一旦這條運河投入使用,「洛陽不通漕運」這個問題就會成為歷史,洛陽的經濟就被盤活了。
當年宋太祖想要遷都洛陽的時候,大家最大的反對理由就是洛陽雖然在地形優勢上特別適合當首都,但是不通漕運,養不活那麼多的人口和拱衛京城的軍隊。如果漕運的問題解決了,西京洛陽才會真正成為大宋王朝的首都備胎,不用這麼提心弔膽地守着冬季黃河封凍之後毫無天險的開封過日子。
王安石心動了,他是一個說干就乾的人,立刻讓涉及到這片區域的京西轉運司和陝西轉運司去實地考察,拿一個報告出來看有沒有可行性。
京西轉運司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河南府戶曹王泰。
當時王安石雖然權傾朝野,但是官場上有一個非常不好的風氣,對守舊派來說,凡是王安石提出來的方案,不管可行不可行,先嘲諷一通再說,能拖就拖,拖到宋神宗下了死命令之後再執行。
王泰是一個官場老油子,他覺得這個工程量實在是太大,恐怕朝廷支撐不起。但是他又不敢直接說不行,怕得罪了王安石,於是就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他在報告裏面是這麼寫的:我去谷水的上游仔細勘察了一遍,要把黃河的水引到這裏來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谷水的河道很適合當運河,只需要在澠池縣邊境上開工就行。
為什麼要強調澠池縣呢?
因為澠池縣是河南府和陝西路的交界,只要出了澠池縣就進入陝西路地界,王泰說了不算了,這就相當於一腳把皮球踢到了陝西。
陝西是文彥博的老根據地,這邊的官員大部分都不會慣着王安石。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北宋跟西夏正是處於劇烈摩擦期,陝西是朝廷對抗西夏的根據地,膽子大如王安石也不敢輕易搖動陝西的根本。
所以,陝西官員一合計,給朝廷回話:「搞不定。」
於是,這個繞過三門峽、盤活洛陽的運河方案就此告吹。
不出所料,這個計劃又成為了保守派嘲笑王安石「不學無術」的一個把柄。
202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