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從「天才少年」到「騙子」,500億宣告破產

6月7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已於2024年5月15日裁定受理柔宇科技破產清算一案,並指定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為柔宇科技管理人。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於9月13日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同時,柔宇科技的全資子公司柔宇顯示、柔宇電子的破產清算也一併被裁定受理。

柔宇科技近兩年來一直面臨着破產、員工罷工討薪等諸多傳聞。兩個多月以前,柔宇科技公眾號還在闢謠,未進入破產程序,目前仍在運營。

現在看來,柔宇科技破產,已成事實。

01「天才少年」劉自鴻

劉自鴻1983年出生於江西撫州,17歲獲江西省撫州理科高考狀元,曾獲全國數理化奧賽物理一等獎、化學一等獎,21歲獲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學士,23歲獲碩士學位,26歲獲美國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是該校歷史上拿到博士學位用時最短的華人,並在IBM公司工作3年多,外界曾將他稱為「天才少年」。

劉自鴻斯坦畢業照

上學的時候,劉自鴻經常在想,生活中哪些東西是重要的。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自己的五官去感知和體驗周圍的世界,視覺在其中接收了70%左右的信息。既然視覺如此重要,那在這個領域還有哪些方面是我們可以做得更好的呢?

從視覺出發,劉自鴻想到了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和使用的玻璃顯示屏,比如玻璃屏幕的手機、「為什麼所有的東西都要做成方方正正的呢」,能不能把它們做成像紙張或薄膜一樣,可以捲起來、折起來放進口袋的便攜式設備呢?

劉自鴻想如果在顯示屏這個方向上有新的技術突破,一定很有價值。

於是2012年,柔宇科技正式成立。

「從零開始一個新行業」,再到引領一個新興產業,這是一個「因為相信,從而看見」的過程。

柔宇科技

劉自鴻說,在柔性顯示這個領域,柔宇是最早進行研究和探索的,在技術方面做了很多原創,在這個新行業的發展過程中,他們也經歷過很多困難和挑戰。

柔宇科技官網顯示,柔宇推出四項世界首創:

推出全球最薄彩色柔性顯示屏、其厚度僅有0.01毫米,捲曲半徑可達1毫米。

建立全球首條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

發佈和量產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FlexPai柔派。

以及發佈業內首個Micro-LED彈力柔性屏技術。

2015年柔宇科技進行了C輪融資,其中中信資本、源政投資、深創投、IDG資本、基石資本、富匯創投、美國騎士資本加入,總投資額達到11億元人民幣。

2017年啟動D輪融資,Warmsun Holding、保利資本、啟誠資本、浦發銀行、前海母基金加入,此時柔宇科技的估值已經達到200億人民幣。

2018年6月,柔宇科技投資約110億元建設的全球首條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在深圳正式點亮投產。

02 從「天才少年」到「騙子」

在柔性屏技術推出後,劉自鴻一度成為許多盛會的座上賓,2015-2020年間,柔宇科技獲超8輪融資,估值約500億元。

2012年獲A輪:松禾資本、深創投領投

2013年獲B輪:數千萬元、Alpha Wealth、IDG資本、Jack and Fischer領投

2015年獲C輪:約11億、中信資本、基石資本、IDG資本、深創投、松禾資本、AlphaWealth、富匯創投、前海母基金等領投

2017年獲D輪:約17億、浦發銀行、WARMSUN Holding Group、漢富資本、中植資本、檀實資本、漢富資本等領投

2017年獲D+輪:約8.4億、保利資本、招商財富、星河灣創投、基石資本等領投

2018年獲E輪:盈科資本、安托資本、保利資本等領投

2019年F輪:金額3億美元、深圳慧港、天津瑋祥等領投

2020年,柔宇科技也成功躋身《2020中國新經濟獨角獸200強榜單》第12位,劉自鴻也成為互聯網科技圈的知名人物。

結果柔宇做的屏,量產出來以後,沒有人買。柔宇做出來的產品滿足不了手機廠商的要求。一是含良率低、二是使用壽命低。

為了把造出來的屏消化掉,柔宇只能自己又造手機。2018年柔宇發佈了全球第一款消費級摺疊手機「FlexPai柔派」。柔派6GB+128GB售價8999元,8GB+256GB售價9998元,8GB+512GB售價12999元。

因為質量太差了,還是沒人買,在這個時候隨着項目建設和公司運營的推進,資金消耗的很快,柔宇沒錢了。

劉自鴻的後招,是上市。

2020年末,柔宇科技向上交所科創板提交了IPO申請,擬募資144.34億元。其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1-6月,柔宇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0.65億元、1.09億元、2.27億元、1.1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59億元、-8.02億元、-10.73億元和-9.61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31.95億元,虧損總額約是營收總額的6倍。

不幸的是,柔宇科技成為當年上交所抽檢的20家科創企業之一,但柔宇科技認為自己的核心產業太過於機密,連讓銀監會的工作人員去看一眼都不行。

據柔宇2020年末遞交的上市資料顯示,劉自鴻直接持有公司38.61%的股份,擁有71.56%的表決權。直至目前,劉自鴻仍是公司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沒有改變。

劉自鴻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但是不擅長企業管理,這是柔宇「高開低走」的重要原因之一。曾在柔宇工作的人士評價,「事無巨細都需要劉自鴻審批,權力高度集中,底下人沒有權限,也不敢拍板。」

2022年4月,劉姝威在《拯救柔宇》一文中,曾肯定了柔宇的技術路線,但她直言,「柔宇科技的三位創始人對於如何開拓市場、保障公司持續經營缺乏經驗,這是大多數高科技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2024年間柔宇科技否認「主動申請破產,強調公司仍在運營。」等新聞接踵而來、自此劉自鴻在大家心目中從「天才少年」轉變為了「騙子」。

此前,胡潤研究院發佈「2022家大業大酒·胡潤全球富豪榜」里,手握110億元財富的劉自鴻最後一次排在榜單2000多名。

最終柔宇科技還是「倒下了」。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青投創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17/206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