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天大的好事,中俄阻撓卻成最大難題

隨著太空事業蓬勃發展,「太空垃圾」也就是退役、不再使用的太空載具及其碎片的威脅日益受重視,也有愈來愈多公司提出解決之道,但相較於技術問題,中共、俄羅斯阻撓的政治問題,可能是清除太空垃圾更大的障礙。

隨著太空事業蓬勃發展,「太空垃圾」也就是退役、不再使用的太空載具及其碎片的威脅日益受重視,也有愈來愈多公司提出解決之道,但相較於技術問題,中共、俄羅斯阻撓的政治問題,可能是清除太空垃圾更大的障礙。

彭博報道,隨著太空載具發射升空愈來愈頻繁,長期僅止於紙上討論的太空垃圾問題愈發真實,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去年9月向國會發佈報告,估計2035年以後,每2年就會有1人死於太空垃圾或因此受傷。太空載具脫離軌道後,並非所有的碎片都會在大氣層中焚毀,今年3月,美國佛州那不勒斯(Naples)1棟房屋就被太空垃圾擊中而受損。

太空垃圾也逐漸成為國安問題,專注於人造衛星軌道監控的德國太空公司Vyoma執行長弗雷(Stefan Frey)說,包括美國在內,多國國防部對太空垃圾的關注逐漸增加,因為隨著太空愈發軍事化,提前預警太空資產風險的必要性增加。

目前繞着地球的人造衛星數量逼近1.3萬個,其中約3300枚已退役或不再使用,其碎片更以數百萬計,而目前仍在服役的人造衛星數量則是5年前的5倍,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3月曾表示,收到申請部署的人造衛星高達5萬多枚,這些當前或未來的人造衛星最終都有退役的一天。

為了管理太空垃圾問題,不同業者提出不同的巧思,挪威的Solstorm鑽研的方向是,發射小型衛星Nimbus,在靠近太空垃圾時張開大拖曳帆,拖慢太空垃圾的移動速度,使其最終落入大氣層燒毀,第1個Nimbus預計今年底上就會上太空。

日本的Astroscale及瑞士的ClearSpace,則提出以機器手臂捕獲太空垃圾;美國的Starfish Space則鑽研電子黏合(Electroadhesion)技術捕捉太空垃圾;空中巴士(Airbus)則希望以小型衛星Detumbler,結合磁場降低退役衛星的旋轉速度,降低其威脅。

NASA官網顯示當前繞行地球的各種太空載具。(取自NASA官網)

Solstorm的Nimbus拖曳帆。(取自Solstorm官網)

捕捉太空垃圾不但是有相當難度的任務,ClearSpace、Starfish Space都曾失敗過,也所費不貲,「誰來買單」是一大問題,但更大的問題可能是政治問題,因為根據國際法,這些碎片都是原本發射國的資產,這些公司要捕獲這些目標之前,必須得到發射國的許可;考慮到當前的地緣政治緊張,占太空垃圾相當比例的中國及俄羅斯,很可能不會批准捕捉他們的太空資產。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02/206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