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香港判決14名泛民主派人士罪成 澳大利亞「強烈反對」

—香港法院判決14名泛民主派人士「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 澳大利亞「強烈反對」

香港警方2024年5月30日在對泛民主派人士作出宣判的香港法院周圍戒備。(路透社

周四(2024年5月30日)上午,在一次里程碑式的審判中,14名香港泛民主派人士被判「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罪成,另外兩人被無罪釋放。批評人士說,這對香港的法治及其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聲譽可能造成又一次打擊。這是中國實施《香港國安法》壓制異議分子以來,香港針對泛民主派人士最大案件所作出的重要判決。

香港47名泛民主派人士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其中16人否認控罪,香港高等法院於周四上午就此作出判決。3名國安法指定法官裁定,罪名不成立的兩名被告為大律師劉偉聰及社工李予信,罪名成立的14名被告包括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林卓廷、黃碧雲和陳志全,他們於後續刑期宣判中可能面臨終身監禁。

其他罪名成立的泛民派被告還包括吳政亨、鄭達鴻、楊雪盈、彭卓棋、何啟明、施德來、何桂藍、鄒家成、柯耀林及余慧明。

3名法官陳慶偉、李運騰及陳仲衡在裁決理由提到,辯方主要爭議之一是案中「其他非法手段」一詞的意思,應限於「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的非法手段,但法庭根據《香港國安法》、中國全國人大「5.28決定」和「5.22說明」的詮釋後結論是「其他非法手段」所指的並不止於刑事行為,並不認同辯方所提論點。

該審判沒有陪審團參與,法官是從香港當局領導人親自挑選的一批法官中選出的。

三年多前,香港警務處國安處以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顛覆國家政權罪」為由,對2020年立法會選舉民主派初選參與者發動大規模拘捕行動,於2021年1月6日黎明時分對全港多處民宅進行大規模突擊搜查,共拘捕53人,其中47名泛民主派人士遭到起訴,包括10多位立法會前議員。

他們被控違反中國實施的國家安全法,涉嫌密謀顛覆國家政權,大多數被告自2021年2月28日起被拘留,大部分人沒有獲准保釋,至今被收押約3年。

法庭將在稍後的日期對被判有罪的被告宣判刑期,而違反該國家安全法的罪行刑期從3年到終身監禁不等。47人當中的31名被告已認罪、包括法律學者戴耀廷、前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以及前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另有4人已成為檢方證人。被迫認罪者較有可能換得較短的刑期。

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批評此次審判出於政治動機,要求立即釋放被告。西方多國外交官周四到場聆聽香港高等法院宣判,包括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愛爾蘭、捷克等國外交官及歐盟代表。

澳大利亞周四表示「強烈反對」和高度關切14名香港民主運動人士因「密謀顛覆罪」被定罪,並誓言將在「最高級別」上討論一名被判有罪的澳大利亞人的命運。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黃英賢表示:「我們對今天作出的判決深感擔憂,包括對一名澳大利亞公民吳政亨先生的有罪判決。」

中國周四則要求國際上批評香港安全法規的人「停止干涉」,以回應對中國逮捕7名在網上發佈「煽動性」言論人士的譴責。根據法新社報道,中共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說:「我們奉勸個別國家和政治人物正視現實,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立即停止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星期四上午,警方在作出宣判的香港法院周圍戒備森嚴,數十名警察和警車在該地區巡邏。數十位香港居民漏夜排隊以獲得聆聽判決的座位。

當判決結果在擠滿人的法庭上公佈時,社運人士鄒家成和記者何桂藍等幾名被告都面無表情。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人會上訴。

現年68歲、最年長被告梁國雄的妻子陳寶瑩對路透社表示:「儘管他情緒上可能不太好,還不適應監獄生活....他一直告訴我,他是無辜的。」陳寶瑩與三位社民聯人士一度欲於庭外請願,不斷被警方勸喻前行,不許停留。

獲判罪名不成立而被釋放的李予信走出法院時表示心情「平和」,感受到大家的關心與愛,現在盼與家人飲茶。他於5月29日在臉書發文,記述自己過去3年來的苦惱與困境,並形容審判這天對他來說有如「畢業禮」,並指:「無論結果為何,保持香港人生活方式的正當性,其實早已每天不斷地面對着最嚴峻的挑戰。」

美聯社報道,30多歲的社工Stanley Chang是16名被告之一的朋友,他表示從周四清晨4點就到了現場,因為擔心沒辦法取得聆聽判決座位,而支持者能為他們做的事情很少,出席聆聽判決是一種陪伴,「我想為我的朋友和我在新聞報道中看到的面孔提供一些支持。」

另一位擔心當局報復、只透露了姓名首字母的SL Chiu表示,這次判決標誌着一個歷史性時刻,為了表達他的支持,他已經在一本素描本中收集了其他人對這47位民主派人士的留言,如果可能的話並計劃郵寄出去。他說:「香港人還在這裏。我們還沒有放棄。我們仍然和你們在一起。」

47位被告遭香港檢方指控「惡意圖謀」癱瘓政府及迫使香港特首辭職,通過2020年7月全香港範圍的非正式預選投票,試圖確保立法會多數席位以無差別地否決預算。民主派人士堅稱,這是一次非正式的嘗試,藉以選出最強候選人,希望贏得香港立法會的歷史性多數席位。

香港高院法庭在向媒體發佈的判決摘要中表示,選舉參與者已宣佈他們將「積極使用或利用《基本法》賦予(立法會)的權力否決預算」,如果被告勝訴,將造成「香港的憲制危機」,並導致「嚴重干預、擾亂或破壞(香港)政府依法履行職責和職能」。

根據香港《基本法》,如果預算案等重大法案被否決,行政長官將被迫解散立法會並最終下台。

2019年,香港爆發有數百萬人參與的反對允許將港人送至中國大陸審判的「反修例」或「反送中」大規模全民抗爭。民主派人士認為,該立法侵犯了英國1997年將香港主權歸還給中國時北京曾對香港的自由作出的保證。

2020年6月底,北京實施了全面性國家安全法,導致大批民主活動人士被捕,自由媒體和非政府組織(NGOs)被關閉,港人有限的民主和自由的權利被剝奪,令香港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保障的「一國兩制」形同虛設。北京辯稱,國家安全法給香港帶來了穩定,人權受到尊重。

迄今為止,香港已有超過290人因北京強推的國安法而被捕,174人和五家公司被起訴,其中112人被判有罪。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目前身陷囹圄,遭控危害國家安全,可能面臨終身監禁。另外,支持民主的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等幾家媒體和幾十個民間社會團體被當局關閉或自行解散。許多支持民主的活動人士被迫逃離香港。

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批評中國鎮壓香港的民主。美國已對多名中國和香港官員實施制裁。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美聯社和法新社的報道。)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31/206117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