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為什麼總感覺北京不像是一個東亞城市

該文是一名網友對於知乎提問「為什麼總感覺北京不像是一個東亞城市?」的回答。

問:為什麼總感覺北京不像是一個東亞城市?北京這個城市的風格,和周邊的日韓港台等地區很不一樣。後者的印象普遍都是街道窄而密集、各種招牌林立、娛樂活動和夜生活豐富,城市活力值高,即使是西安的風格也是比較鮮明活潑的。但北京沒什麼活潑的味道。

@小約翰:

交通。

北京的交通不能說在世界上沒有同類,但在中國基本可以說是孤例,它的交通邏輯是—如果沒有交通工具,就無法出行。

北京是一座幾乎完全沒有步行空間的城市。這裏不是說北京沒有行人路,相反,北京的行人路很多而且很寬,但很少有人認為在北京步行是一種享受,也很少有人在北京出行時選擇步行,這裏面有幾個原因。

第一,道路生態。北京的底商極度貧瘠,北京的城市結構是以大單位/大寫字樓/大小區/大公園為主體的。街道兩邊幾乎都是與行人無關的不可進入區域,沿街的門面很少,這就導致在北京的街上步行是一件相當枯燥的事情,因為你就像遊戲中的人物一樣,兩邊都是空氣牆,只能按照規定路線前進。你在香港/上海的街上行走,可以眼花繚亂的接受各種信息,在普通的小城市行走,也可以不斷看到道路兩邊的底商,至少總有相當的信息素映入眼帘,而如果在北京行走,那麼大多數情況下就只是走路而已,如果從遊戲設計上講,在北京步行的體驗甚至還不如開放式遊戲。

而且,除了步行道兩邊完全封閉的空間外,北京還擁有着中國最寬的馬路,以及規模恐怖的車流。

城市街道上的噪音極大,而由於車道太寬,城市綠化也顯得微不足道。沒有人願意在一個了無生氣,噪音極大的道路上行走,這一點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

其二,城市尺度。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北京擁有恐怖的物理距離。在北京生活久了以後,你會覺得十公里以內的距離是近在咫尺,二十公里的出行距離也是平平常常。這在北京以外的城市幾乎是不可想像的。我初到南京的時候找我同學,我在新街口他在元通,他說太遠了你別來了,我一看距離才八公里,八公里也叫遠?這就是北京人的邏輯。由於城市尺度過大,出行距離過長,北京在物理上就斷絕了通過步行出行的可能,基於同樣的原因,騎行也僅適用於比較少的場景。

與北京形成鮮明對比的,比如香港。香港是一座步行相當友好的城市,只要你願意,在九龍半島Q或港島上完全可以通過步行出行,因為你去的大多數地區都在五公里以內,是通過步行可以接受的距離。

如果說,香港的步行優勢是因為物理上的小的話,那麼同樣作為一線城市,上海的面積並不比北京小,但上海的步行出行人數是著的比北京多,甚至上海人的Citywalk還能成為一種風潮,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第三個原因—城市結構。

第三,城市結構。

上海的城市面積並不比北京小。但上海的特點在於,它的幾乎所有的重要地標、商圈、CBD以及市民經常去的,需要去的地方,都在內環以內。上海很大,但內環不大,在內環以內的出行並不十分困難,這是上海的巨大優勢。

而北京的城市結構則主打一個「散」。它的二環內空間被各大機關填滿,導致着很多重要區域成環型分散在了北京周圍。

西直門、知春路、五道口、西二旗、望京、國貿、亮馬橋、三里屯、十里河、大紅門、亦莊、麗澤、五棵松。凡是在北京生活過的人,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些地名各自代表着什麼。環繞着北京,在上百公里的尺度上,北京遍佈着不同的辦公中心/商業中心/教育中心/交通中心,這就導致人們在不同的中心之間往來的尺度被大大拉長。

有朋友可能會說,城市分散,多中心發展難道不是更科學的嗎?問題在於,北京的「分散」和其他城市的分散是不一樣的。

正常的多中心式的分散,是讓城市的多個地區形成多個小生態,每個小中心都有辦公/居住/商業/教育等多項功能。是以時間為尺度,設計一個人八小時的工作區,八小時的休閒區,八小時的娛樂區。而北京則不然,它是在整個北京規劃功能區,它把高新科技辦公區放在西北五環,把最好的商業放在了東三環,把最好的教育放在西北的海淀,卻把最好的CBD放在了東邊的朝陽。從宏觀上講,北京擁有最完整的城市功能,但功能中心的距離則不在考慮範圍之內。如果說其他地區的設計思想是將24個小時分為三份的話,北京的設計思想是將24個人分為三群,有八個人在工作八個人在生活八個人在休閒,這些設施我都具備,但問題是—如何從此端到彼端?

比如,如果兩個居住在偏遠地帶的上海市民想要聚會,他們交通路徑可能是從閔行Q和浦東出發,在靜安區會合,是從邊緣到中心。但兩個北京人的聚會很可能是一個在西北的西二旗,一個在東北的望京,兩個人卻不得不在東三環的三里屯見面,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因為西二旗和望京附近沒有像樣的大型商業中心,最終大家只能去更遠的三里屯。這種從邊緣到邊緣的出行需求,是其他城市很少見的。

由於以上三點,在北京,步行出行幾乎是一個不被考慮的出行方式,讓這個城市基本可以默認為—只要出行(除非下樓去便利店這種),就一定需要交通工具。

這就導致了北京這個城市看着雖然連續,但整個城市實際上是由一個個孤島所組成的。比如西二旗,西二旗作為大廠聚集地,如果西二旗的地鐵出了問題(地鐵故障,或者天氣原因排隊過長等),那很大一部分的西二旗打工人是根本無法回家的—打車排到一千多號,地鐵上不去,你要如何返回二十公里外的家?這種通勤距離在西二旗並不少見。

如果是北京是一片汪洋,那西二旗/望京/國貿就是一個個島,地鐵就是橋,出租車是船,將打工人送往回龍觀/天通苑Q東垻這些彼岸,而如果缺少這些載具,北京人是游不到對岸的。

交通的極度困難,導致了一個很糟糕的後果—如果沒有明確目的地,在北京是不應該出行的。

由於交通必須有工具,導致北京不存在"隨便溜溜」的可能,「逛街「在北京是一個只存在於商場裏的選擇。對於大多數的北京人來說,地鐵是唯一的出行選擇,沒有人會選擇坐地鐵散心,這就導致北京人的移動基本都是帶有目的性的,是從A點到B點,中間過程在地下的黑暗中度過的一個過程。當這種通勤和出行方式成為日常,一個城市的生活氣息也就基本被消磨殆盡了。因為對於這個城市的大多數市民來說,這個城市的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地鐵隧道中的一個名字,是高架橋上向下俯瞰的一處樓群,是與自己同處一座城市卻終身無法涉足的一塊背景板,你身處於這座城市之中,卻很難稱得上與這個城市真正融合在了一起。

所以,北京其實不是「不像是東亞城市」,它幾乎不像任何城市,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城市都是為了生活而設計的,但北京並不如此,它是作為一個巨大國家的中心而設計的,功能性遠重於舒適性,這才是北京看着如此特別的根本原因。

——更——新——線——

很多朋友說—這不就是美國嗎?沒有車跟沒有腿一樣?

的確,除紐約外,美國的絕大多數城市都屬於沒車=沒腿的攤大餅設計,洛杉磯就是其中的典型。

但美國城市的攤大餅是極其徹底的,他們雖然沒車=沒腿,但確實能夠做到人手一輛車(不用搖號啊),城市密度較低,停車也遠比北京容易。

北京與美國的區別在於,美國的汽車化從很早很早就實現了。現代美國的城市格局是從二戰後就決定了的,艾森豪威爾時代設計的穿城高速現在仍然在使用,從那個年代開始,美國人的生活就已經是高度汽車化的了,所以城市運轉可以圍繞着汽車運行。

但北京則不然,北京的發展速度太恐怖了。有一首2005年的歌叫《Nine milions bicycles》,講的就是北京有九百萬輛自行車。哪怕是在本世紀初期,北京還是個以自行車多而聞名世界的城市,僅僅二十年後。當年的自行車就完全換成了汽車,這是最超前的城市規劃者也難以預料的。

在奧運召開時,北四環還是比較偏僻的地方,2014年的時候,西二旗買房還被認為是「有魄力的舉動」,北五環外還相當荒涼。而對於老北京人來說,三環以外甚至就是個未曾抵達的世界了。放眼整個世界,能在短短四十年內為一個城市增加上千萬的人口且不出現大規模貧民窟,這已經算是一個奇蹟了,相比於世界其他同類城市(里約熱內盧、拉各斯、達卡等等),北京的交通實在算是一個相對而言最能接受的缺點了。

以下是部分知乎網友的回覆:

有吃的嗎:不出現貧民窟還不容易嗎,直接趕走不就行了?

薛峰:平民窟其實曾經快要有了,那就是大規模群租房和地下室的蟻族。但被清退了。

仙女星局長:沒有貧民窟是因為不允許,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城市都有貧民窟。

深海潛水:你觀察總結的如此到位,北京的設計只有功能,沒有普通人的生活。

魏大鵬:今天才跟老家的朋友吐槽,媳婦單邊通勤35公里。老家的人無法想像一天上班這麼遠[捂臉]在北京呆了十多年了,完全同意小約翰可漢的說法,真的,北京是一個完全缺乏連續溝通的孤島群城市大而孤獨。

Junior34:原來知乎有這樣形容北京的,「這城市大得如同苦海」。

秋荻街十二號:作為北京人,真心認為現在北京的規模已經大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到了南方生活才發現,原來朋友聚會可以中午聚一下、下午各回各家休息、晚上繼續聚…這在北京完全是不可想像的…

兩朵白菜花:何所謂「政治中心」,那就是這是一座以服務政治為中心要點的城市。 說白了,其首要功能,並不是為了讓人宜居。 宜居是排在政治考慮之後才需要考慮的。

暗梅幽聞花:在北京出行,輕輕鬆鬆單邊一趟以小時計數。

空真理神奈備命:怪不得要摺疊北京。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知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404/203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