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預言將生天子的女人 因何躲過呂后的毒害

作者:

明·仇英《二十四孝·漢文帝親嘗湯藥》(局部)

她一生跌宕,早年喪夫,而後成為奴婢,被劉邦納為姬妾後,幾乎被遺忘。生下皇子,再受冷落……但她不爭不怨。

最後竟然是她的兒子,成為大漢的天子,而這一切,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被一女相師預言到了。

魏豹的姬妾,被預言將「生天子」

薄姬,父親薄氏是吳郡人,母親魏媼是魏國王室的宗女,河東安邑人(今山西省運城),未婚生下薄姬。薄姬年幼喪父,母女二人在亂世中相依為命。

秦末戰亂,魏國舊宗室起兵叛秦。項羽立魏豹為魏王,魏媼就把女兒薄姬嫁給了魏豹。一次,魏媼請著名女相士許負給薄姬相面,許負說,薄姬將會「生天子」。

當時魏豹剛與漢劉邦結盟,準備一起攻下楚國。聽了許負的預言,魏豹大喜:自己的兒子將來是天子,那自己也必定要當皇帝,又何必依附劉邦,屈居人下?於是魏豹叛離漢朝。後來,魏豹被劉邦大將韓信打敗,一家人都成了俘虜,魏豹被活捉,其妾薄姬充入皇宮,送進宮中的絲織作坊為奴婢。後魏豹被殺,年輕的薄姬經歷了喪夫之痛。

一次,高祖劉邦偶然到絲織作坊,見薄姬很有姿色,就詔令將她納入了後宮。但劉邦很快就把這事兒給忘了,入後宮一年多,薄姬都沒被寵幸。

薄姬年少時,曾與管夫人、趙子兒交好,她們相互約定說:「我們三人之中,如果誰先富貴,可別忘記大家啊!」後來管夫人、趙子兒先受到劉邦的寵幸。

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管夫人、趙子兒陪侍劉邦,她倆笑着談起當初與薄姬的三人之約,劉邦問起緣由,兩人如實相告。劉邦聽後,遂生憐憫,當天就召見了薄姬。

見到劉邦,薄姬說:「昨夜我夢見有蒼龍盤踞在我肚子上。」劉邦聽後,以為顯貴之吉兆,就說,要為她成全此事。之後,薄姬果然懷孕,生下一子,取名劉恆。但從此劉邦就冷落了薄姬,薄姬很少再有機會見到劉邦了。

不爭不搶,不招禍患

薄姬沒有因生下皇子而向皇帝邀寵,一切順其自然。她默默撫養兒子,與人為善,即使對待宮中地位最低下的人,她都非常禮讓。

當時宮中最受寵的,是長袖善舞的戚夫人。恃寵的戚夫人請求劉邦立自己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廢掉已冊立的太子劉盈,劉盈是嫡長子、呂后的兒子。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8歲的劉恆被立為代王。第二年,劉邦駕崩,呂后掌權。當年劉邦寵愛的戚夫人等妃嬪,全被善妒的呂后幽禁於宮中。呂后毒殺了趙王如意,然後把戚夫人折磨成「人彘」。戚夫人被砍斷四肢、挖去雙眼、割去耳朵和鼻子、毛髮盡剃、熏聾耳朵,又被灌下了啞藥使之不能言語,最後,戚夫人蠕動的身軀被塞進罈子,丟進了廁所。呂后甚至叫自己的兒子劉盈去觀看「人彘」,惠帝劉盈被嚇得瑟瑟發抖,大哭起來,從此一病不起。

薄姬極少見劉邦,最不受寵愛,直到劉邦駕崩,她都沒有被封為「夫人」,僅僅只是姬妾。但薄姬無欲無爭,對任何人都沒有威脅,也就沒有招惹呂后的嫉恨。呂后允許她出宮去代國,同兒子劉恒生活在一起,薄姬的弟弟薄昭也被允許跟隨。

代國處於漢庭邊地,非常荒蕪,在今河北、內蒙古交界以及山西東北部。薄姬帶着8歲的兒子劉恆在那裏生活了十五年。期間,權傾天下的呂氏家族把持朝政,不斷迫害劉姓諸皇子,而劉恆在自己的封地做了王爺,薄姬成了代王的太后,母子躲過了呂后的毒害。

順天應時,被尊為皇太后

崇尚道學的薄姬喜讀黃老之書,性情寡淡,崇尚無為自靜。自幼得母親教誨,劉恆深知「禍福相生」、「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的道理,為人謙卑仁厚。

公元前188年,在位僅七年的惠帝駕崩,年僅23歲。公元前180年,呂后亦病死。太尉周勃奪取北軍,與陳平等大臣誅殺了呂氏外戚集團。後來發現有資格稱帝的,僅有劉邦健在的兩個兒子了:一個是劉恆,一個是劉長。劉長驕橫,劉恆仁孝,為防止第二個呂后出現,「薄氏仁善」竟是劉恆被選的一個主要原因,且劉恆寵幸的竇姬,家族也不強勢。

於是周勃派使者迎請代王劉恆為帝。沒有野心的代王非常猶豫,以為有詐,他灼龜甲問卜,卦辭說他將做天子。母子決定先讓薄姬的弟弟薄昭到長安去見周勃,周勃對薄昭講明立劉恆為帝的真意,劉恆這才啟程進京。

24歲的劉恆以藩王身份繼位為漢文帝,薄姬由王太后改稱皇太后,成為整個國家地位最高的女人。二十多年前相面大師許負的預言果然應驗,薄姬生的兒子果然成為天子。

文帝初登皇位非常謹慎謙卑,薄太后恪盡本分地隱在兒子身後,不隨便干涉朝政。

薄姬的弟弟薄昭被封為軹侯,薄姬的父親被追封為靈文侯,母親被追封靈文侯夫人,朝廷分別在會稽郡及櫟陽北部設置園邑,由官吏奉守墳墓,按侯位規格禮制辦理。薄姬認為母親魏媼是魏王后代,早年失去父母后,當地魏姓人對自己非常照顧,便請皇帝下詔免除了當地的賦稅徭役,並據親疏各給予賞賜。

義救周勃,德行天下

文帝即位後,有人告發絳侯周勃謀反,於是文帝命令把周勃抓了起來。薄太后知道後,認為曾經削平諸呂、挽救劉漢王朝的周勃不可能謀反。文帝來看她時,薄太后就抓起頭巾向文帝擲去,說:「絳侯周勃身掛皇帝賜給的印璽,在北軍率領數十萬大軍,那時沒有謀反,現如今他身居一個小縣,反倒要謀反嗎!」

漢文帝趕緊向薄太后謝罪,派使臣手持符節釋放了周勃,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邑。後來周勃次子周亞夫一舉平定七國叛亂,維護了西漢王朝的統一。

相傳文帝當政時,洛陽一帶蝗蟲成災,薄姬體恤百姓,請願要前往,帶領百姓一起滅蝗。薄姬住在蝗災最嚴重的一道嶺上,親自指揮官兵,日夜驅除蝗蟲。薄姬的仁德,得到朝臣的推崇及百姓的稱讚。

享「天子之孝」,被尊為太皇太后

雖然婚姻坎坷,薄姬卻生下了至孝的兒子。二十四孝故事裏,漢文帝劉恆僅次於舜帝,列位第二。據說,文帝以皇帝之尊,對母親孝順如初。薄太后曾一病三年之久,文帝侍奉母親目不交睫、衣不解帶。凡御醫送來的湯藥,文帝都親口嘗過,才餵給母親,奉母毫無懈怠,極盡「天子之孝」。

公元前157年,文帝駕崩,據說臨終前,他反覆叮囑竇後及子女,一定要厚待薄太后,死後要將自己的陵墓照「頂妻背母」的位置安排,以報慈母恩德。

文帝駕崩後,太子劉啟即位,即漢景帝,其祖母薄姬被尊為太皇太后。

漢景帝即位兩年後,公元前154年的一天,薄姬見天上的彩雲變成五彩斑斕的宮殿,輝煌燦爛,她指着彩雲對大家說:「那才是我的家,我要回家了。」兩天後,橫空霹雷,大雨傾盆,薄姬安詳離世,得以善終。當時大漢舉國哀慟。

照漢朝當時的禮制,因薄姬是妾,不能追尊為皇后,也不能與漢高祖合葬(當時呂后和劉邦合葬在長陵)。所以竇後據文帝遺願,將婆婆安葬在文帝陵墓之南,如同漢文帝背着母親一樣,這就是文帝墓「頂妻背母」之由來。

被追尊為高皇后

東漢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光武帝劉秀推行仁孝治國,退呂進薄,將呂后牌位從祖廟中遷出,追尊薄後為高皇后。此後兩千多年間,民間各地廣建薄姬廟、高后廟,以供奉薄姬這位寬厚仁慈的母儀典範。

出身卑微的薄姬,幼年喪父、青年喪夫,被俘充為漢宮奴婢,偶然被劉邦納為妃,又被冷落,即使生下皇子,亦不受寵愛。但不爭不怨的她,順天應時,平淡度日。正因其無欲無求,薄姬母子躲過了呂后的毒害,兒子成為大漢天子。薄姬所信奉的道家黃老思想,深刻影響了漢文帝,使文帝以謙卑仁孝、節制勤儉之德,開啟了「文景盛世」的偉業。

薄姬踐行並受益於「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道家至理,她跌宕傳奇的一生,也是「命中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324/203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