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撕裂和凋萎,逐漸消失的不僅是「朋友圈」

最近連續寫了幾篇深度思考的文章。今天想寫一寫略微輕鬆的話題。不知道朋友們發現了沒有,如今的微信已經沒有了以前的樣子。不要說五六年前,就連兩年前甚至一年前都不如。最大的變化就是,聊天的群少了,願意在朋友圈裏發言曬圖的人少了。就像一場大雪,一開始還是紛紛揚揚漫天飛舞。慢慢的雪花落盡,只有大地一片白茫茫好乾淨!

昨天中午和一位老友小聚。聊最近的市場,聊他女兒的上學。閒談中我說起貴州的山火。他顯得一臉驚訝,「貴州着火了麼?我怎麼沒有聽說」我當時一怔,隨即釋然了。原來我們能接觸到的信息並不相同。我已經有兩三年沒有看到他發朋友圈。相互之間的交流基本都是通過私信。不僅是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冒泡。尤其是一些公務員的朋友。除了必須要有的工作群、學校群以外,剩下的幾乎只有微信支付了。微信朋友圈的繁華勝景已經成為過去。多麼希望還能看到以前那種曬娃曬美食的熱鬧,討論新聞事件的激烈。哪怕是分享幾段心靈雞湯也好啊!但即便這些也變得很少很少。微信朋友圈就像一個垂死的人,只是在勉強吊着一口氣而已。

有人說,微信的沒落是因為短視頻奪走了大部分流量。這話說的也對也不對。因為微信作為「私域」社交,相對於微博和短視頻平台的「公域」更具有「小圈子」里聊天的優勢。這個圈子對你我來說應該是相對穩定的。裏面的成員也相對熟悉。原本更適合國人的熟人社交習慣。而且你能看到的內容基本上都來自朋友的分享,而不是短視頻算法的定向投餵。從內容上講應該更豐富更有趣。並且相對於短視頻,圖文內容的信息載量更大、思想性更強,更便於隨時查找和閱讀。雖然每個人的圈子是有限的,依然可以在很短時間裏形成信息的爆炸性傳播。但還是看到朋友圈一天一天的凋萎下去。不僅是朋友圈。公眾號、群組、視頻號,微信的一切幾乎都在凋萎。從受眾最廣的社交平台蛻變成簡單的通訊+支付工具。

我問過身邊不少朋友。普遍的反映是,現在的微信朋友圈「沒得聊」「不想聊」。作為一名整天搬弄文字的自媒體作者,我對這種感覺簡直再熟悉不過。就如我昨天的文章里講過的。這個時代里想說的總是太多,真能發佈出來的實在太少。收藏夾里的文章如果不及時生成文字保存,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蒸發一批。有些覺得還不錯的內容又是僅自己可見。人開始變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話給自己或者他人帶來麻煩。偶爾冒一兩個泡,得到的回應也是寥寥。於是慢慢的就變得不愛說話了。畢竟誰也不願意整天對着一面牆自言自語。柏拉圖說,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生命中真正的悲劇,是成人害怕光明。

導致朋友圈如此現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價值觀的撕裂。尤其是最近兩年。因為方方、因為川普、因為俄烏戰爭、因為以哈戰爭……直到今天的莫言、農夫山泉。更不用說轉基因、中醫、女權、狗肉這些永恆的友盡話題。於是,朋友圈一遍又一遍的撕裂。昨天還是同一個陣營的戰友,明天就是不共戴天的敵人。資訊的發達讓不同地域不同生活背景的人有機會毫無阻礙的交流。人們仿佛突然發現自己居然和身邊人在認知和價值觀上有如此大的差異。從爭論到爭吵只是一瞬間的事。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只能互道一句傻X彼此遠離。這樣的觀念撕裂,最早發生在各種各樣的同學群、親戚群。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國際上興起了一門新的學科:比較無知學(agnotology)。比較無知學的研究對象是「如何向公眾擴散無知混淆視聽」。它的研究範疇是如何引導輿論分歧,製造觀念撕裂。就像人們在看到兩個顯示不同的鐘表,反而會喪失時間概念一樣。兩種截然不同的對立觀點也會使人變得茫然,進而忽略掉隱藏在觀點背後的基本事實。

但人總不能失去與外界的聯繫。於是一邊撕裂一邊尋找同溫層。直到所有人都淪為偏見的奴隸,就如同做暴君的奴隸一樣。在信息投餵和同溫層效應的雙倍加持下,人的思考往往是螺旋向下的。接觸到的信息越多,越不願意接受異己的觀點,認知越封閉。人們開始變得只關注自己身邊的事。對容易引起爭論的話題開始有意識的迴避。這一切都是在你不知不覺中漸漸發生。

當一種聲音逐漸消失的時候,另外一種聲音就會佔據主動。司馬美房、中專盧大師以及左驅新秀毛星火雖然表面上打着愛國的旗號收割粉絲。本質是在惡意傳播無知。史丹福大學科學史專家羅伯特·普羅克特在研究過大煙草公司的宣傳方式後發現,「無知不只是『不知道』那麼簡單,這還是一種思想控制的手段,是那些希望你『不知道』的強大利益團體故意營造的一種效果。」而「故意傳播無知」意味着不需要民眾有多少理性的思考,只要有足夠的狂熱。於是便形成了《1984》中所說的,無知即力量。

不要對我那位朋友至今不知道「貴州山火」有什麼驚訝。因為在官媒眼中,不是所有的災難都可以成為新聞,也不是所有新聞都有「傳播價值」!尤其是當我們的注意力被「毛星火起訴莫言」「鬆散汽車創始人張小雷舉報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婚內出軌」吸引。還有多少興趣關注同期的另外一則新聞:MIT(麻省理工學院)一口氣發佈6篇論文,高調宣佈高溫超導體應用於可控核聚變。這意味着核聚變的商業化將用不了50年就可以實現。與此同時英特爾宣稱2024年製程工藝將進入「埃米時代」。這意味着英特爾有望在2030年實現單個封裝中集成一萬億個電晶體。算力+新能源+AI,革命性的進步讓世界加速演變。而回首我們這邊,卻一直有人在竭力挑動鬥爭,重啟整人邪風,故意傳播無知!你對世界的誤解,往往就是來自於一種被迫的無知!

可怕的是,這種「故意傳播無知」意味着我們不得不進入一種「新無知時代」。讓我們獲取世界前沿信息的能力趨近於零。然後在我們能接觸到的信息里夾雜進去過多的「結論」。很多人認為自己具有的獨立思考,其實都是對「權威聲音」的輕信和盲從。就像是電影《周處除三害》中,匍匐在尊者腳下的信徒。自以為什麼都懂,其實連最基本的獨立和自由都失去了。而一個用戶不能自由參與和發聲的互聯網,本質上會退化成一個信息單向發佈的顯示屏。這種信息的單向性,將會使越來越多的人陷入一種只能被動接收,難以主動發佈的狀態。這將進一步加深不同人之間大腦同化的程度。如果一個人的大腦被裝進籠子,創造力是無從談起的。並且是一步慢,步步跟不上!

當人已經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本能的就會對生存以外的話題失去興趣。還是以我的那位朋友為例。我們相識已經有二十個年頭。他最初來北京創業,曾經有過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但像他這樣既無背景又無資本的人,能混到中產就是天花板。去年孩子小升初,因為滿足不了北京的就學資格,只能讓媳婦和一個孩子回老家讀書。自己帶着另外一個孩子留在北京。加上最近生意艱難。整個人就像一個上滿了發條的鐵皮玩具。哪裏還會有時間駐足思考?其實我的很多讀者也都說過類似的話:不是不想看公眾號的文章,而是實在累得提不起精神。自己的生活中已經滿是艱辛,再看到那麼多災難和痛苦,真怕自己承受不了。有時候寧願選擇麻醉自己,過一天算一天。我非常理解這種狀態。如果一個人疲於奔命的時候,是無暇顧及他事的!

越是這時候的人,越容易落入某種宗教性質的騙局。人一旦成為「新造的人」,能左右他的思考路徑的一定不會嚴謹的邏輯;而是最為簡單易記的口號和令人熱血沸騰的煽動。他們會不在意過程和證據,只需要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理由。無論是否願意,這都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時代。很殘酷,很荒唐,也很真實!

不要以為你已經看到了荒誕的全部。現實的荒誕遠超你的想像。

今天就寫到這裏。最後想說的是,雖然現實如此,但並不是我們必須放棄的理由。我要致敬那些依然堅持在微信朋友圈裏發聲的人。不同的聲音,才是實現信息平衡最必不可少的。當有人發現站出來居然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的時候,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發出自己的聲音。所以不妨嘗試一下,偶爾「冒個泡」。相信我,冒泡的人多了,一潭死水也會變得沸騰!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超級英雄,能拯救未來的是現在的自己!不要等到身處「寂靜嶺」的時候,才突然想起自己什麼都沒做。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頭牛大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315/203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