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環球旅遊 > 正文

中國東南神奇省份 外軍無法爭奪之地

1

在中國有很多兵家必爭之地,大名如雷貫耳。

每一個兵家必爭之地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要麼是邊境雄關,要麼是中原大城,要麼是交通樞紐,一旦成功佔領就能在人口、糧食或安全屏障上給政權帶來極大的助益。

比方說雁門關,鼎鼎大名的中華第一關,有「三晉咽喉」,「中原鎖鑰」之譽,從古至今都被視為「天下之大防」。

雁門關是太原的大門,一旦雁門關失守則太原危矣,而太原是中原大門,一旦太原失守則整個中原都會動盪,長安、洛陽和汴京全部門戶大開。

所以雁門關是長城防線的第一關隘,中原王朝的必守之地,自古以來就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的說法。

但反過來對於遊牧騎兵而言,雁門關就是必爭之地,打不開雁門關那就沒辦法入侵中原腹地,雁門關兩側層層疊疊的巨大山脈形成了天然城牆,遊牧大軍無法通行。

因此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中華歷史上圍繞雁門關展開的戰役共有1700多場,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會以雁門關為基地向北推進,而遊牧王朝強大的時候會反覆攻擊雁門關。

但雁門關一直以來都是中原王朝的關隘,除非中原王朝自身份崩離析,否則遊牧民族根本打不下雁門關。

因為這條進軍中原的必經之地,長下面這樣。

福建,兵家不爭之地

強調一下,上面這個不是效果圖,是實拍圖,今天的雁門關就長這樣,古時候的雁門關可能沒有這麼繁華,但地形是完全一樣的,遊牧大軍想通過雁門關攻擊中原,就必須通過這條窄窄的小路從下往上仰攻雁門關。

福建,兵家不爭之地

基本上就是打毛線,只要中原王朝自己不出事,雁門關根本不可能打的下來,絕對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雁門關掌握在誰的手裏是能直接改變戰局的事情,能改變的土地歸屬遠遠大於雁門關那一點地方,佔領雁門關帶來的收益極大,所以雁門關是典型的兵家必爭之地。

同樣的道理還有潼關,熟讀春秋戰國和三國時期歷史的人都對這個名字極其熟悉,因為地勢險峻的潼關是關中平原的大門,歷史上六國合兵攻打秦國,反覆進攻都沒打下潼關,最後被迫撤軍,後面秦王才有了掃六合的機會。

福建,兵家不爭之地

同樣鼎鼎大名的還有山海關,北京的大門。

福建,兵家不爭之地

因為燕山山脈的存在,大軍只能從燕山山脈和大海中間的狹窄平原通行,位於東北平原的軍隊想進入中原必須走這條通道,否則就只能繞行燕山和大漠,從大同那邊攻擊長城才行。

所以中原王朝在這裏修建了山海關、寧遠和錦州,共同組成了關寧防線,幾座大城一環套一環,只要中原王朝自己不出事,源源不斷的把兵員和糧食送上去,基本不可能有人打的下來。

所以山海關和錦州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明清歷史和解放戰爭中出現的頻率特別高,各方圍繞這裏反覆爭奪。

除這些知名關隘外,很多大中原大城因為作用重要也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比如說徐州,其位置相當特殊,整個黃淮海大平原上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無險可守,唯獨在徐州這一帶擁有黃淮之間極為罕見的地形屏障,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能力。

誰打下徐州,誰就能控制淮海平原,而如果淮海平原失守,長江基本守不住,因為長江防線太長。

所以「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中原一旦爆發大戰,雙方大軍必定要爭奪徐州。

類似的樞紐之地還有襄陽和樊城,也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城市,

蒙古滅宋的過程花費了足足45年,其中38年都在死磕襄樊防線。

不是蒙古軍不想繞道,而是發現繞不過去,襄樊兩城雖然極其難打,但怎麼算都是滅宋的最短路徑,繞行代價更大。

最後一次,蒙古軍把襄樊兩城給圍了足足6年,硬生生的耗盡了城裏的糧食。

襄樊防線被破後,蒙古軍勢如破竹,南宋首都臨安在3年後就被攻陷,又過了3年整個南宋全部滅亡,十萬軍民在崖山跳海殉國。

類似的兵家必爭之地還有釣魚城、洛陽、鄭州、開封等,均是一旦佔領就能帶來極大政治、經濟或軍事影響力的城市。

在這些重要據點之外,天下棋盤裏還有九大根基之地,至少得其中之一才具備問鼎天下的資格,每一處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福建,兵家不爭之地

但在兵家必爭之地之外,中國還有兵家不爭之地,也就是沒人願意攻打的地方。

2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福建,其因特殊地形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兵家不爭之地。

當年侵華日軍佔領了中國十幾個省份,淪陷區已經把整個福建給合圍了,但楞是沒有攻打福建,只是把福建沿海的那一片鹽鹼地給佔了。

這種圖上最靚的那個就是福建,在哪裏相信你一眼就看得出來。

福建,兵家不爭之地

日軍已經把福建給合圍了,海路和陸路援助均已徹底斷絕,為什麼福建能硬抗到抗日戰爭勝利都沒被日軍攻佔?

因為日軍攻擊力度太弱,嘗試性的攻擊一下之後就撤了,對福建圍而不打,在戰略上定的計劃是熬到福建自己投降,不打算主動軍事攻擊。

這麼做的原因首先就是福建除沿海的那一小片地形還算平坦,全省都是山,山地丘陵地形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

如果你是日軍指揮官,看到下面的地形圖,我相信你也只想碰那片綠色的平原。

Image

除了山多,福建的交通還差,在解放前基建基本為零,別說大軍入侵福建腹地,就算是本地人都很難在山脈間穿行,福建各地的隔絕已經到了每隔幾十里地就完全聽不懂方言的地步。

方言眾多還帶來了另外一個效果,那就是日軍聽不懂福建話,必須每隔幾十里就換一個嚮導,這會極度的阻滯日軍的行軍速度。

古代文人吐槽福建說:「山相屬無間斷,累數驛乃一得平地」,民間又雲「山嶺高、山路長,半世光陰路上忙」。

如果日軍當年想侵略福建,只要大軍進去了,那恐怕等抗日戰爭都打完了大軍都還陷在裏面出不來,光行軍需要花費的時間就是個天文數字。

除道路條件極差,大軍難以通行之外,福建的關隘還特別多,據《福建通志》記載,1949年前全省境內共設有89關、376隘、158寨。

日軍的機械化部隊進不來,甚至火炮都運輸困難,就這麼一關一關的打下去,得花多少時間?

在難以通行和關隘特別多之外,1949年前福建的土匪還特別多,其中很多山大王那是誰也不服,絕不是一紙政令就聽話的,日軍來了也得先把他們挨個打服才行。

為防範土匪,福建還修建了大量的土家圓樓,其中囤積大量軍火,具備極強的防禦能力,除了防土匪也能防日軍,這麼一個村寨一個村寨的打下去,日軍是肯定不願意的。

Image

當然即便如此,如果日軍鐵了心要打,那福建一定是扛不住的。

但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不僅造成了福建易守難攻的情況,還導致福建的糧食產量極低,即便佔領了也無法給日軍提供多少糧食。

不僅糧食少,福建還沒什麼煤鐵資源,也沒有工業。

雁門關難打,但好歹打下雁門關之後有巨大收益,雁門關之後無險可守的土地全部都是囊中之物,佔據這裏可威脅整個中原。

但福建關隘的難打,那是純粹的難打,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打下來之後也就只是打下來了而已,後面還是山和關隘,再打下來之後還是山和關隘,除此之外啥都沒有,也威脅不到誰。

中國有的地方盛產糧食,有的地方盛產煤鐵,而福建盛產的則是關隘。

日軍對純粹的關隘沒有興趣,更別說這個地方還全民皆兵。

單論防禦力,連川蜀地區都不如福建,打破川蜀的幾個重要關隘後就可以進佔其核心平原,而福建是關隘連着關隘,只有無窮多的關隘,沒有啥核心平原。

而且從歷史來說,福建一地沒有爭霸天下的能力,單純的福建雖然易守難攻,但無法獨立存在,也很難對周邊地區形成軍事威脅,是一個防禦力天下無敵但攻擊力很弱的省份。

清初地理學家顧祖禹曾說:

「福建偏居海隅,地勢艱險。如果據閩爭天下,則福建的兵力和錢糧不足以實現這一目標。」 

所以日軍的戰略打算是先打下四川和重慶,逼迫國民政府投降,等天下大勢已定後再用極小的代價佔領福建。

強行佔領後收益極大的地方,會形成一個個的兵家必爭之地。

強行佔領後得不償失的地方,會形成一個個的兵家不爭之地。

福建因特殊地形成為了兵家不爭之地,這不是啥好事,因為這種交通極差的地形導致福建腹地的百姓非常貧窮。

道路差到連軍隊都開不進來的地方,發展經濟有多困難可想而知。

福建是中國綠化率最高的省份,因為全省8成的土地都是山,既不能種糧食也不能開工廠,甚至都無法建房子住人,開發成本高上天,最後只能當風景區搞綠化。

福建,兵家不爭之地

所以千百年來福建的兒女都熱衷於海貿和下南洋,因為自然地形限制了其發展,只有從海上才能博出路。

福建的山脈地形保護了這片土地千百年來免遭戰火,但也限制了這片土地的經濟發展。

中國富裕後,花費了巨大的代價為福建修建基礎建設,用無數的高架橋和隧道硬生生的貫通了整個福建,結束了福建進出困難的情況。

在崇山峻岭中,福建人硬生生建造出了繁華的城市。

福建,兵家不爭之地

如今的福建已經建造出了多個交通樞紐,曾經的天塹已經被逐個打通,曾經沿海的鹽鹼地已經被全部開發成了工業區,如果再爆發戰爭那未必還是兵家不爭之地。

但是我覺得,寧可要交通便利,也比成為兵家不爭之地要好。

經濟發展和富裕生活,對福建老百姓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遠方青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312/202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