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重要政治信號! 荷蘭關閉重慶領館 毫無預兆

台灣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換言之,荷蘭認知到,無需在重慶再有這個領事的功能。因為中國的經濟下滑也使得中荷之間貿易的一個需要其實已經跟過去有點不太一樣了。那當然也有可能是在於說,因為整個中國的投資的風險在升高,也使得其實中荷之間的經濟的一個依賴或是需求大打折扣。」

荷蘭關閉重慶領館或因商業活動有限西方外交人員:事前毫無預兆

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跌至30年來新低之際,荷蘭宣佈正式關閉駐重慶的總領事館,原因據報可能是在川渝地區的商業活動有限。

受訪西方國家駐重慶領事館人員向《聯合早報》透露,荷蘭閉館消息突然,事前毫無預兆,相信與中西方關係近期持續緊張有關,同時可能表明內陸地區對外資正進一步失去吸引力,因此加快撤資步伐。

荷蘭駐華使館上星期五(3月1日)在微信公眾號上宣佈,駐重慶總領事館當天起正式關閉,其原先負責的重慶、四川、陝西、雲南和貴州,由在北京的駐華使館負責。

中共外交部星期一(4日)表示尊重荷蘭的決定,稱每個國家都有權決定是否設立或撤銷駐外機構。

《聯合早報》記者星期二(5日)走訪位於重慶地標解放碑、設在一座商業大樓高層的荷蘭駐渝總領館,發現已人去樓空。

荷蘭駐渝總領館於2013年9月底開館,持續運營逾10年,末任總領事是2021年9月冠病疫情期間上任的外交官包適(Huub Buise,63歲)。

彭博社星期一引述知情人士稱,荷蘭代表上星期五在成都的外國商界人士聚會上說,關閉駐重慶總領事館是因荷蘭在該區域的商業活動有限。

《聯合早報》記者星期二(3月5日)走訪位於重慶地標解放碑、設在一座商業大樓高層的荷蘭駐渝總領館,發現已人去樓空。(王緯溫攝)

駐重慶西方總領館人員:事發突然令人措手不及

駐重慶的西方國家總領館人員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透露,荷蘭宣佈關閉總領館消息「非常突然」,駐華使館代表近日忽然到訪重慶對內通知閉館決定,讓領館人員相當吃驚並措手不及。

該領館人員指出,外資對重慶的直接投資近年持續下降,目前尚未恢復疫情前每年過百億美元(134億新元)的水平。西方國家近年持續關閉西南地區總領館,與經貿疲軟、領館開設費用龐大等因素有關,但「更多可能還是因為中國和西方國家整體關係緊張」。

川普政府2020年7月21日突然要求中國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中國三天後反擊,下令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館。

作為中國西南政治經濟發展重鎮,重慶直轄近27年來,實際上並未吸引太多國家前去開設領事館。在荷蘭閉館之前,埃塞俄比亞、丹麥曾先後在2021年9月臨時閉館、同年12月初正式撤館。

接近重慶官方人士受訪時研判,經貿交往萎縮是荷蘭閉館的主因:荷蘭近兩年與中國西南地區的人員交往不斷下降,荷蘭與重慶之間直飛中斷,駐渝領館活動也不斷減少,活躍度不似疫情前。

荷蘭是中國在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雙邊經貿關係密切,但因俄烏戰爭爆發,中荷近年在貿易和科技領域摩擦持續加劇,導致兩國出現分歧。彭博社指出,荷蘭決定關閉駐重慶領事館可能無關兩國在電動車或貿易的糾紛。

受訪者:荷蘭閉館不會過度衝擊外資信心

該人士指出,迫於美國的壓力,荷蘭目前無法對華出口先進光刻機設備等高科技,也因此難以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

但受訪人士也預期,荷蘭閉館不會過度衝擊外資信心,因為目前到重慶落地的外資,更多是看重山城良好的工業和製造業基礎,主要考量經濟收益。

目前駐渝領事機構僅剩10個,包括英國、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七國集團(G7)國家總領事館。

延伸閱讀:荷蘭關閉駐重慶領館評論:重要政治信息

荷蘭駐華使館最近證實,正式關閉駐重慶總領事館。媒體透露這是因為荷蘭在重慶的商務活動有限。評論人士分析,作為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荷蘭這一舉措不僅是政治上的重要信息,也從經貿上呈現出歐洲國家的認知。

在中國大量流失外國投資者之際,荷蘭關閉了在重慶的領事館。彭博社3月4日引述一位匿名人士的話說,荷蘭代表星期五在成都舉行的外商會議上表示,關閉駐重慶領事館是因為荷蘭在重慶的商務活動有限。

荷蘭駐重慶總領事館在2014年11月21日正式開館,旨在積極推動雙方種豬技術、汽車技術產業和交通物流產業3個領域的合作,幫助荷蘭公司開拓中國西部市場,尋找西南本地的貿易和投資夥伴。

10年後,荷蘭決定關閉駐重慶總領事館,顯示這些目標並沒有達到預期效益。不過之前在重慶市兩會上,市長胡衡華仍然唱好當地經濟,聲稱去年重慶市GDP增長超過全國平均。

台灣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換言之,荷蘭認知到,無需在重慶再有這個領事的功能。因為中國的經濟下滑也使得中荷之間貿易的一個需要其實已經跟過去有點不太一樣了。那當然也有可能是在於說,因為整個中國的投資的風險在升高,也使得其實中荷之間的經濟的一個依賴或是需求大打折扣。」

荷蘭是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不過由於俄烏戰爭,和中共補貼電動車的問題,中共與歐盟的分歧日益加深。面對中國電動車的不公平競爭,荷蘭的斯特蘭迪斯汽車公司(Stellantis)不得不削減成本。

旅美時事評論員藍述:「電動車作為貿易議題,實際上這個是不奇怪的。因為現在電動車上面有很多的這種電腦它和衛星相連接,然後這整個過程之中都牽扯到很多私人的信息,方方面面它確實是這種信息的收集,有可能威脅到荷蘭的國家安全。」

荷蘭情報機構去年在年度威脅評估中表示,中國是荷蘭經濟安全的最大威脅:「中國既利用合法投資、企業收購和學術合作,也利用非法信息數字間諜活動、招買荷蘭內部人員、秘密投資和非法出口」。該機構還指出,中共的主要目標是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目前荷蘭已經對中國實施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

吳瑟致:「疫情階段,前三到四年,歐盟已經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超越了美國,對中國來講確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經貿的一個收入的來源。那麼,荷蘭又是歐盟地區的第二大中國的貿易國,所以顯然荷蘭這樣的一個動作來說,從政治上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那從經貿上也呈現出許多的歐洲國家其實對中國的經濟相關的一個認知。」

根據中共當局2月公佈的數據,外國企業在2023年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暴跌82%,是1993年以來最低的年度數字。這顯示疫情期間的封控,和疫情後經濟復甦乏力,已經讓多數外商無意投資中國。而中共在去年7月實行的《反間諜法》,也加劇了外商的不安。

藍述:「西方國家以前跟中國做生意,它主要是希望中共在中國富有之後,它會搞政治體制改革。現在中共不但沒搞改革,而且它強大起來以後成了一個威脅。那麼對於西方人來講,現在你要來跟我做生意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你來跟我做生意是我們大家談怎麼賺錢,現在你來跟我做生意你是來要我的命的,對不對,它有安全考量了。」

除了經貿問題,最近另一件與中荷關係相關的事件,就是最近荷蘭國家廣播基金會(NOS)兩名記者在四川成都報道一場示威活動時,遭中共警方粗暴對待。對此,中共外交部聲稱並不知情。但評論人士認為,這對中荷關係也會有一定負面影響。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新唐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306/202640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