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他們心中,都有一座柏林圍牆:讀《情感堵塞——民主德國的心理轉型》

作者:

引子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當聆聽着由唐人杜牧的詩文改編、平行世界工作室出品的國風歌曲《阿房宮賦》時,我不由心潮起伏。竟情不自禁地,走到書架前,取下了朋友推薦給我的一本書:《情感堵塞——民主德國的心理轉型》。心理轉型……嗎?

第一次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時,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來:自從去年開始關注《中國民主季刊》這類的雜誌後,我最常聽到的一個詞,就是「民主轉型」。難道,難道這類的問題,也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和解讀嗎?

懷揣着自己的問題,我開始翻閱起了這本從舊書店淘來的、沾染了幾分歲月痕跡的書冊。

鑄造在心田上的柏林圍牆

1989年11月9日,在這一關鍵的時間節點上,那麼多的人民,終於擺脫了「大集中營」的束縛……是啊,存留了30多年的柏林圍牆,已然倒塌。但,東德人心靈深處的那座高牆呢?是的,從中,我們不難發現,身體雖然走入了開放社會的他們,內心卻依舊封閉。其間,有着太多太多的人,迷失在茫茫黑夜裏;有着太多太多的人,找尋不到存在的意義……

正因如此,他們,「飲鴆止渴」,乃至將曾經的地獄,美化為天堂……故此,他們的心靈,仍然備受煎熬。

唉,寫到這裏,我不由想起了某部原耽小說里出現過的一句話:「我見諸君多有病。料諸君見我應如是。」

原來啊,在不知不覺間,那兒的人們,他們的身心與靈魂早已被畸形的文化與制度所塑造;套用一句日譯短語,如今堪稱「人間失格」……

或許,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並不是自己死去了,錢沒花完;亦不是自己仍活着,但錢不知所蹤。而是魯迅先生所言的:夢醒了,卻發現自己根本無路可走。

那些來自東德的人們,或許可以做身體上的「逃亡者」,可是,卻很難做心靈上的「逃亡者」。相比之下,那份心靈上的自由,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更是彌足珍貴的……

也論「國家教育的壓制」

看哪,從剛剛開始記事的3歲起,這些來自東德的小孩子,就被送進了當地的幼兒園。和小時候的我一樣,他們啊,也無比不安,甚至緊緊地抱住爸爸媽媽的腿,撕心裂肺地哭喊。可是,明明是最愛他們的爸爸媽媽呢,卻真心認為,唯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孩子更好地適應未來那更多的「集體生活」。

我,一個年輕的女孩。書中提到的東德,於我而言,已經是一段久遠的歷史。電影裏的符號,或是小說中的背景,顯得如此陌生,恍如隔世。

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加之閱讀了眼前的這本書——我越來越覺得,在我生活的地方,幼兒園並非孩子們的好去處,僅僅是部分人謀取利益的地方而已。進一步擴大範圍的話,其實現在的學校,也不是孩子真正能「受教育」的地方,只不過是這個複雜社會的縮影罷了——畢竟總會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暗處掌控着。我們當中,那些比較幸運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全身而出;可仍有更多的孩子在被扭曲着,在被戕害着……

當然,我覺得吧,我自己呢,大概率是一個孤陋寡聞的女孩子。已經是二開頭的年紀了,卻一直沒有看到更為高級的造才的學校。在那片滿含着我的歡笑與淚水的土地上,會讓孩子健康成長且學到一生受用的真本領的學校鳳毛麟角。養育孩子更多的責任,漸漸地歸還給了爸爸媽媽……我由衷地希望,像我這樣的年輕一代,真的能夠如傳說中的鳳凰一般,浴火重生,成為那綻放着萬丈光芒的鳥兒……

再談「討好型人格」

試問,你的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他們根本不會和別人產生任何衝突;他們非常害怕和別人發生矛盾,擔心別人不高興;他們總在關注別人、迎合別人:大多數時候,沒有一定的原則和底線……好像,對他們來說,活成真實的自己,是一件無比奢侈的事情。這,就是很多朋友並不陌生的一個概念:「討好型人格」。

那麼,為什麼我們身邊的討好型人格有這麼多?究其原因,是由於一直都在被教導:「你,要學着為別人着想,不能以自己為中心而活。」

這本書中所描繪的東德人,不就是這樣嗎?

孩提時代,他們所接受的愛,往往都帶着條件:聽話、懂事、考試排進多少名、得到老師的誇獎……因而,他們還沒有來得及成長,就被動地開始學習這樣一門功課程,即如何讓父母、老師真正地對自己滿意,因此,他們格外敏感、格外自卑,毫無安全感可言。

所以當柏林圍牆倒塌後,在原來的東德社會,人們的心靈深處,普遍存在着濃烈的「被拋棄感」。就像一台機器不再工作甚至被拆散時,機器上的螺絲釘也隨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因此他們總在試着拼命地抓住一點什麼,以此形成一種存在感。

譬如那些東德士兵,對穿越柏林圍牆的人們,曾發射出罪惡的子彈;還有那些為秘密警察工作的東德人,曾暗中揭發過自己的同事、鄰居,甚至親人。

「來啊,互相傷害啊!」這句看似無厘頭的網絡流行語,不正好象可以描述東德政權一手炮製出來的這樣的社會風氣嗎?

這一切,正如溫水煮青蛙。體制內的東德人在漸漸升高的溫度中,莫名地感到舒適,甚至,拒絕任何形式的變革。可是當變革突然到來,當他們有了選擇的自由而可以不再做「聽話的孩子」的時候,他們卻茫然了。

結語

身為一名心理學領域的專家,作者馬茨,致力於找尋帶領人們能真正走出這類心靈上困境的方法;他也希望,處於這種心靈困境的人,能夠真正做到去健康快樂地生活……

是的,「心理轉型」,肯定,不僅僅適用於像德國這樣進行了體制轉換的國家。無疑,它,就在你我身邊!它,猶如向着朝陽的常青藤的觸鬚,每一次的拂動,都是生命信息的傳遞!我相信,每一個經歷了大的變革的人們,他們的身體和心靈,都會在這樣的心理革命與心理轉型中再度年輕!

作者筆名:榆樹上的荔枝花,是青年寫作者。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228/202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