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今年,這群人真倒霉 但要尋找機遇和紅利

大家最近應該都發現了,今年返鄉過年後,羨慕老家生活的聲音越來越多。

在這些羨慕的描述中,老家生活被蒙上了一層濾鏡:

1、工作穩:很多都在TZN(中共獨裁體制內),沒有35歲焦慮,待遇也好,有事情還能幫到親戚朋友,飯桌上都更有話語權。

2、壓力小:房子買的時候價格低,不是全款就是提前還貸了,家裏有老人帶孩子,生活教育養老成本都不大。

3、消費好:如今的消費是品牌下沉,大城市消費降級,但是小縣城卻在消費升級,小鎮生活方式接軌一二線,一點都不差。

4、設施新:隨着這些年地方負債式發展,各種基建大興土木,小縣城甚至是農村的基礎設施都得到很大提升,生活便捷度也接近大城市。

對比之下,逃離小鎮紮根大城市的人顯然更加失落。

大城市的房貸、就業、教育、生活成本…一下就捉襟見肘了。

這群人主要就是85-95後的小鎮青年。

從宏大敘事來看,這是必然的結果,因為這些人夾在了中間:

兩頭的紅利都沒有吃上。

過去三十的紅利主要有兩個:

城鎮化帶來的房地產紅利以及全球化帶來的職業紅利。

房地產紅利太早沒吃到:

多數人通過高考進城的時候,2008年中國的房地產運動已經開始第一波。

沒有趕上第一波,如果能在2015年第二波房地產運動之前上車,已經算幸運了,但很可能在之後的第二波中給埋了,回吐之前的紅利。

如果直接在第二波上車的人,沒有吃到之前的紅利,更沒有六個錢包托底,妥妥的失落。

職業紅利吃到了但太晚:

2001年加入WTO之後,大學擴招,加上行業分工,互聯網經濟崛起,各種專業的人才脫穎而出,在收入上甩開社會平均水平一大截。

前後基本上有兩波職業紅利:

進外企和進互聯網大廠。

這個過程持續了15年,然後產能開始過剩,全球化逆轉,行業整頓之後,外企高光不在,專業人才開始面臨35歲危機。

與此同時,隨着城鎮化的推進,土地收入和地方負債式發展,城鄉的差距越來越小,TZN的待遇水漲船高,而且穩定性更是大城市不能比的。

這一升一降,落差就來了。

這種趨勢也不是今年才有的,前幾年就有很多人紛紛逃離北上廣,紮根二三線,甚至重新回到老家。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專有名詞:

階層旅行者。

特別適合用來分析這個群體,他們從老家奮鬥出來跨越了階層,但是最後沒有守住階層,重新滑落了下來。

這個過程就跟旅行一樣,看過了,體驗過了,但是最終沒能保有。

從群體來看,這很符合中國85-95後小鎮青年群體。

從階層來看,這很符合中國的所謂新興的中產階層。

今年,這群人真倒霉

資料圖

而這兩個重合之後:

由小鎮青年起家成為城市新興中產的85-95後就是當下最失落的群體。

而這個群體正在通過集體的自嘲訴苦來實現自我和解,這次過年的變化就是證明。

在可見的未來,這種自嘲應該還會繼續。

出路在哪裏?

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進TZN(編者:體制內),其實不然。

如果進TZN是出路,大多數人當初根本就不會選擇去城市。

出路不在存量,而在於增量。

應該跟着經濟轉型的線索去重新發現紅利:

城鎮化的紅利不在了,逆城鎮化的紅利有沒有?

全球化的紅利不在了,但是出海的紅利有沒有?

製造業的紅利不在了,內需服務業的紅利有沒有?

……

中產,不應該這麼滑落下去,應該再強大一些,對這個社會才是好事。

收起自嘲和悲觀,尋找機遇和紅利。

就這樣。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中產先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224/2022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