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知情也是罪過

作者:

《北洋畫刊》刊登的趙太侔與俞珊結婚合影

青島的街道名稱中,有條路叫黃縣路。

兩千多年前,秦設齊郡,始置黃縣,黃縣作為山東省下屬的一個縣,是中國最早的縣治單位之一。

青島建市,就採用黃縣的縣名作了一條馬路的名稱,取名黃縣路。這條半里多長的馬路幽深、靜謐,顯得異常安靜。整條路上,呈現出典型的青島風情:綠樹紅瓦,庭院裏樹木掩映,花草爭艷,人文薈萃。

老舍故居,位於黃縣路12號,是幢二層樓房,坐北朝南。上世紀1930年代,老舍任教於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時,曾在一樓居住,創作了著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當年老舍經常到黃縣路南頭的菜市場,找洋車夫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

黃縣路上還居住過臺靜農、趙太侔、楊振聲。楊振聲當年任國立青島大學的校長,趙太侔任教務長,後來接替楊振聲擔任了校長。

臺靜農在黃縣路居住期間,經常約老舍先生到一家酒館喝酒,喝的是青島周邊出產的本地酒,臺靜農到晚年還念念不忘。

這黃縣路最值得一說的還是4號樓,由鄧初、楊振聲、趙太侔三家合租。

4號樓是一個帶院的三層小樓,古樸典雅,樓對面是一片小樹林,樓下停放一輛小汽車,用於公務。鄧楊趙三家居住的情況是:一層住鄧初夫婦和幼子;二樓住楊振聲、趙太侔,二人合用客廳,在此接待客人。三樓住孩子。楊振聲的三個兒子住一間;鄧初的兩個女兒住一間;第三個房間住的是楊振聲女兒楊蔚。

李雲鶴(即後來的江青)初來青島時,與楊蔚住一個房間。李雲鶴1929年考入趙太侔任院長的山東省立實驗劇院,二人遂成師生。1930年初,因中原大戰和經費短缺,實驗劇院停辦,李雲鶴跟隨實驗劇院教務主任王泊生組織的晦鳴社北上平津演出京劇,因一口諸城腔,不受待見,無奈中又回到濟南。在生活困頓之時,她想起恩師趙太侔,於是來到青島。趙太侔安排她在圖書館工作。為了減輕李雲鶴的經濟負擔,趙太侔與楊振聲和鄧初商議,將她安排在黃縣路4號暫住。

比李雲鶴早來的,是另一位知名女性俞珊。她是南國社創辦人、戲劇家田漢的女弟子,因演出話劇《莎樂美》《卡門》紅極一時,連大詩人徐志摩都成了她的超級粉絲。俞珊來青島後,經梁實秋安排,在青島大學圖書館工作。原本平靜的校園,因俞珊的到來,引起軒然大波。學生們紛紛湧入圖書館,只為一睹芳容;教授們也暗流涌動,大獻殷勤。當時痴迷俞珊的名教授,就有聞一多、梁實秋、徐志摩,就連沉默寡言的趙太侔,也加入了追求的隊伍。

那段時間,住在趙太侔樓上的李雲鶴,也格外崇拜俞珊。她雖然只比俞珊小7歲,但一口一個師母叫得很甜,目光中還流露出尊敬、羨慕的神色,再加上彼此對京劇和話劇都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兩人談得十分投機。李雲鶴也因此結識了俞珊的弟弟俞啟威,二人一見鍾情,很快墜入愛河。俞啟威當時在國立青島大學物理系讀書,但主要精力卻用來從事學生運動。

兩個月後,李雲鶴搬出黃縣路4號,與俞啟威在外面租房同居。再後來,李雲鶴參加俞啟威成立的海鷗劇社,成為劇社的台柱子,參加演出了話劇《月亮上升》《世界工廠》,成為一名骨幹演員。

一對情侶,情感與革命,兼而有之,正是美滿幸福的時候,卻不料俞啟威身份暴露,被警方逮捕。情急之下,俞珊找到校長趙太侔,請求幫忙營救自己的弟弟。趙太侔答應幫忙,但條件是事情辦成之後,希望俞珊嫁給自己。

為了救弟弟,俞珊義無反顧地答應了。

俞啟威被捕後,考慮到與他同居的李雲鶴的安全,俞珊要她「另尋出路」。恰逢此時,上海明星公司導演史東山到青島物色演員,趙太侔和俞珊二人便推薦了李雲鶴。李到上海後,以俞珊表妹的身份借住在田漢家,並通過田漢的關係,從此以藍苹的藝名活躍在大上海演藝界。這段往事,數十年後,成為趙太侔、俞珊兩人死於非命的誘因。

此是後話。卻說趙太侔憑藉自己的身份和人脈關係,將俞啟威保釋出獄,又拿出一筆盤纏,將其護送至安全區域。俞珊也兌現承諾,嫁給了趙太侔。

1933年12月,兩人結婚的照片刊登在《北洋畫報》上,一張是《俞珊女士新婚倩影》的單人照,一張是《蜚聲戲劇界之名閨俞珊女士與趙太侔君新婚儷影》。兩人婚後育有一雙女兒,也算琴瑟和諧。但兩人畢竟相差19歲,一個活潑好動,一個少言寡語,很難長期和諧相處。

而鄧、楊、趙三家,也因各自的變動,各奔東西。1932年9月,楊振聲辭去青島大學校長職務,到北平編中小學教材去了。1933年底,趙太侔和俞珊結婚,另行租房居住。再後來,鄧初夫婦幼子得猩紅熱夭折,鄧初夫婦悲痛欲絕,每每睹物思人,不堪承受,也搬離了黃縣路4號。

但生活依然在繼續。1936年3月,趙太侔因處理學生運動失當和辦學經費的壓力,辭去校長職務。夫妻二人去了北平,趙太侔到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任職。「七七」事變後趙太侔帶着一家輾轉來到重慶,在國民政府教育部任職。

1945年抗戰勝利,趙、俞二人維繫了12年的婚姻突然解體,原本該一道返回青島,俞珊卻提出了分手。

第二年,趙太侔獨自回到青島,再次出任國立山東大學校長。1949年青島解放,在一份填寫的職工登記表中,趙太侔的「婚姻狀況」欄寫的是:「結婚趙俞珊,分居已久,現在何處不詳」。但在1965年填寫的職工登記表中,則寫的是「愛人俞珊,54,中國戲劇學院職員,不同居」。這似乎表明二人仍存在夫妻關係,只是不住在一起而已。

分手後的俞珊去了上海,卻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直到1960年代,才在好友田漢的幫助下,在中央戲曲研究院謀求了一份工作。田漢時任文化部藝術局局長,他替俞珊安排的這份工作,不用上班,但每月能按時領到一份工資。

1966年文革興起,俞珊受到衝擊,被紅衛兵抄家、批鬥、剃陰陽頭。戲曲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有次去看她,她已經完全沒有了昔日的風采。工作人員回憶說:「當我們離開她家時,她左手捂着被強行剃成的『陰陽頭』,右手又抓了一撮茶葉塞進嘴裏,不停地咀嚼起來。因為不被允許喝茶,她只好吃茶。」

俞珊死於文革正盛的1968年,年僅60歲,她是否死於非命?死在何處?均無人能夠回答。也就是這一年,她曾經的夫君趙太侔,也在青島投海自殺。這年的4月26日清晨,青島棧橋附近的海灘,發現一具老人的屍體。經公安機關查實,死者的名字叫趙太侔。

兩人的死因都是一個謎。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都是李雲鶴歷史的知情人,其蒙難之日,正是旗手飛黃騰達、叱咤風雲的時候。

2024-02-13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漢嘉女1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214/2017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