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外貿出口 這天已經變了…【阿波羅網報道】

據路透社報道,如果目前的國際貿易趨勢持續下去,到2025年,美國將超過中國,成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阿波羅網李冬琪報道/出口、投資和消費一直以來都是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在其中,出口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最初,出口佔中國GDP的比重超過30%,但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對出口的依賴逐漸降低。到目前為止,出口在中國GDP中所佔比例已經降至約20%左右。

然而,在消費和投資持續疲軟的情況下,出口自然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換個角度看,對於擁有14億人口的大經濟體來說,經濟發展當然不能單純依賴於某一方面,全面開花才是最佳選擇。

然而,眼下外貿出口正在發生變化,其中最主要的變化發生在歐美市場。

路透社報道,如果目前的國際貿易趨勢持續下去,到2025年,美國將超過中國,成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德國對中國的進出口在2023年達到2530億歐元,約合2720億美元,意味着中國已連續八年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然而,美國的貿易額同樣在2023年達到2523億歐元,與德國的差異非常小。

德國對美國的出口持續增長是美德貿易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德國工商總會外貿主管特萊爾表示,目前沒有跡象表明中國對德國製造產品的需求將大幅增長。這也意味着,根據美德貿易的增長趨勢,到2025年,美國將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2023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減少約9%,降至970億歐元,尤其是汽車和化工產品的下降較為明顯,同時從中國的進口也下降了約五分之一,降至不到1560億歐元。

中德貿易變化的背後,離不開德國提出的「供應鏈多樣化」戰略,而美德貿易的比重不斷增加。自2015年以來,美國一直是德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德國也在美國有大量直接投資。由於地緣政治局勢不斷變化,同時美國的經濟表現強於預期,如果這些趨勢在2024年持續下去,美國將取代中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這已經不是中國第一次失去歐美市場最大貿易夥伴地位。除了地緣政治複雜因素之外,中國生產領域的通縮和國際市場需求下降也導致中國製造業中小型出口商的生存變得艱難。這些出口商因業務收縮不得不相互競爭降價,展開「無情的價格戰」。當價格被壓縮到極致時,對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並不是一個好的消息。

另一方面,美國和歐洲等地區的利率上升和貿易保護主義也導致國際市場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不斷下降。這種價格和利潤被擠壓的情況在出口行業中已經相當普遍。

根據中國商務部數據,2022年,中國在出口相關行業就業人數約為1.8億人,而最近的調查顯示,中國製造業活動連續第四個月收縮,而出口訂單則連續第十個月下降。這些數據都表明,外貿出口不得不承受更大的變化。

出口減少所帶來的代價是1.8億相關就業人員的失業。在中國整體就業市場規模中,這佔了相當大的比例。因此,出口對中國經濟乃至就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不僅僅是德國,美國也面臨同樣的情況。

在過去二十多年裏,中國一直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國,但是在2023年,墨西哥首次超過中國,成為美國的主要進口來源國。這一轉變也印證了美國財長耶倫所說的「友岸外包」。

友岸外包是指美國採取更加友好、更靠近的國家進口產品的策略轉變。墨西哥首次超過中國進口美國產品要追溯到2002年,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了。

自2018年以來,特朗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拜登上任後保留了這些關稅,這也導致了中國對外貿易份額的下降。這背後也反映了美國的友岸外包和製造業回流。新冠疫情之後,美國也更傾向於從更靠近美國的地區供應。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的最新數據,2023年美國從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價值增長了近5%,超過了4750億美元,而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價值下降了20%,至4270億美元,使墨西哥首次成為美國最大的商品進口國。

由於勞動力成本、貿易壁壘和地理位置的優勢,墨西哥再度成為美國投資的主要目的地。相比之下,墨西哥製造業的優勢已經越來越明顯。

隨着中國人口紅利在2015年左右見頂,加上貿易關稅壁壘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在墨西哥建廠,如比亞迪、特斯拉等。除了墨西哥的人力成本優勢外,貿易關稅同樣也是一個重要優勢。這些因素讓中國製造業出口面臨更加艱難的局勢。

製造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經濟佔比上看,製造業佔中國GDP的比重約為20%,從就業人數來看,製造業佔中國就業人口的五分之一,也是一個很大的比重。

在就業和GDP上,製造業都能夠提供重要的支持。面對宏觀經濟的更多不確定性,出口貿易仍然是中國經濟2024年着重發力的一個點,這是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阿波羅網李冬琪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213/201745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