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俞敏洪兒子的故事告訴我:那些一夜開竅的「普通」孩子,背後都站着這樣的父母

最近刷到俞敏洪老師的一段分享,特別受教。

在他家,兒子的學習能力遠不如女兒,從小喜歡玩,學習成績中等。

結果有一天,他突然醒悟過來,意識到讀個好大學好專業對自己未來特別重要。

於是開始發憤圖強、努力學習,最後靠自己成功換到一個不錯的專業。

整個過程,完全就是「普通孩子幡然醒悟逆襲成才」的故事,勵志又暖心。

雖然俞敏洪老師總說自己沒做什麼,全是兒子的能耐。

但仔細深究,恰恰是他沒做什麼,才有機會打開兒子主動的按鈕,收穫令人滿意的結果。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的任何一個表現,基本上就是父母的水準。」

孩子一夜開竅醒悟,或渾渾噩噩不思進取,很大程度都和父母傳遞的觀念、教育的方式有關。

讀懂了,孩子才有救。

孩子是棵樹,

80%父母卻施肥過度

前幾天,在小區的家長群里,看到有鄰居詢問:「誰家高中教材可以借用的,想給兒子補習。」

這鄰居我熟悉,他家兒子今年剛上初一,稚氣未脫,感覺還是個小孩,怎麼就超前教育了。

一問,鄰居就是覺得兒子學東西慢,怕以後跟不上學校老師的進度,就想利用寒假提前給兒子看看高中的書。

這提前三年未雨綢繆,着實令人費解!

可身邊,這樣的家長確實不少。

一位同事嫌公立幼兒園不教漢字拼音,幾個月前已經給女兒報名寒假的幼小銜接識字課;

另一位同事說春節安排好全家去國外遊學,月底提前去,提前學一周語言課,快點適應環境;

還有我的閨蜜,想着明年女兒準備三年級,擔心別的孩子都做過英語啟蒙,花五位數買了一套外教1對1課程。

難怪有人說,當代的父母花錢如流水,孩子就是吞金獸。

說到底,還不是想着孩子早點學到新東西,趕在別人前面搶跑,便不惜重金砸錢給孩子鋪路。

可如此操作下來,孩子受得了嗎?

每次看到這些焦急的父母,還有兩眼呆滯、精神不振的孩子們,我心裏實在忍不住發問。

理解父母想讓孩子「成龍成鳳」的心情,也不反對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但總是逼孩子學習、用力推孩子讀書,到頭來很有可能一場空,傷害孩子成長的根基。

於宏華醫生從醫多年,接觸過大量抑鬱住院的孩子,發現這樣的現象:

如今很多父母被社會的競爭壓力所裹挾,對孩子的教育日益功利化,缺少溫情和包容。

因為評價標準單一和功利性教育,讓孩子產生更多的自我批評,導致孩子抑鬱、情緒不穩定。

俞敏洪老師也說過類似的話:

「孩子的成長過程像一棵樹,澆了大量化肥可能會迅速成長,但到後期會衍生病態。」

或許在教育的前期,父母的高期待、高要求,能推動孩子向前挪一步兩步一百步。

但推久了,本來燃料不足的孩子越學越累,越讀越迷茫,他實在沒有動力督促自己提升。

一旦看不到自己學習的意義和價值,不滿被父母推着走,他只會死死地賴在原地,壓抑自己的成長,甚至自我放棄。

孩子開竅晚,不代表他不行

想想,那麼多父母喜歡雞娃、卷這卷那,無非就是焦慮、擔心。

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別人一比,不精明、不靈活,學習又吊兒郎當,簡直無法坐視不管,恨不得把書塞進孩子的腦袋瓜里。

可孩子的成長,就像花期一樣,有的快有的慢,有的早早展示出自己的天賦,有的大器晚成。

《我的二本學生》中,有個叫冉辛追的孩子。

出生在甘肅一個普通家庭,爸爸在郵局工作,媽媽下崗在家,全職照顧他。

因爸爸工作的緣故,全家頻繁變動居所,小學六年換了3間學校,中學更是輾轉好些地方。

這間接影響到他的學習狀態,雖然中考超常發揮考上高中實驗班,但一去,就是全班倒數第一。

後來高二分班,他選擇文科,才一點點逆襲順利考上一所二本院校。

到了大學,他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開始思考自己喜歡什麼,能做什麼。

突然有一天,他意識到自己喜歡文學,想跨專業深造,甚至放棄和其他同學一起找工作的機會,投身到考研大軍當中。

備考期間,他目標特別明確,非復旦大學不可。

經過三次考試,他終於逆襲成功,成為一名復旦學子,成為所有師弟師妹口中的「傳奇」。

心理學家喬治·拉伯薩特說過:「人都是帶着一堆潛能來到這個世界。」

十根手指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孩子和孩子之間有差異,再正常不過。

開竅晚,只是說他的智力、思維開發得晚一些,隨着時間的推移、學習和生活的積累,孩子總會變化和發展。

就像前年從中專生,一路逆襲考研上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的張煥騰。

中考失利,心有不甘的他,意識到要好好學習才能走出小地方,於是拼了命努力。

考上醫高專後,他每天10點睡覺,早上6點起來學習,上班不帶手機,沒有課的時候就泡在圖書館。

憑藉優異的成績,他如願考上心中的目標名校。

其實,再慢的孩子,都有努力向上的內驅力。

只是有時候他發力得晚一些,就需要身邊人耐着性子等一等,靜候花開。

放下總想「催熟」孩子的期待,這樣反倒能看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厚積薄發的孩子,成長起來更驚人。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

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分享這麼多「自我醒悟」的孩子的故事,有人也許會問:那是不是乾等着就行?

探究俞敏洪老師的兒子,以及冉辛追、張煥騰的成長曆程和家庭教育,會發現:

這些一開始並不起眼,卻突然開竅爆發的孩子,背後都有懂得默默托舉的父母。

1、早期陪伴中,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成長觀

像俞敏洪老師,總會提醒兒子:「我的錢是我的,以後你不能靠我,想要和我一樣,自己去掙錢。」

這無疑就是提醒孩子,要養成獨立自主的思維,未來的人生得靠自己去爭取。

而冉辛追的父母,從小就注重對他的教育,見他喜歡看書,省吃儉用也給他訂閱報刊雜誌,就是告訴他: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不管物質生活條件如何,做父母的總要早早為孩子打好認知根基。

因為孩子成什麼樣的人,和小時候接受的觀念有關。

三觀正,根基穩,孩子的未來才有爆發的可能。

2、允許孩子有探索的空間,不干涉孩子的決定

教育專家孫瑞雪說:「父母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但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不干預,不是坐視不管,孩子做什麼決定都隨他。

而是孩子在自己喜歡的、有熱情的方向探索時,父母要給足他空間,不催促、不亂給意見。

允許孩子有試錯的機會,他才能慢慢校正自己發展的方向,在屬於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有信心。

3、關鍵時刻給予指導和提醒,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別忘了,孩子畢竟是孩子,必要時做好孩子的軍師,幫他打開思維的按鈕,引導他更好地走下去。

大V@北大雲龍遇到過一個爸爸,他孩子初中學習不好,上高中後成績也不溫不火的。

後來法國留學的侄子來家裏做客,聊起國外的風土人情和自己拼搏的經歷,孩子被吸引住了,表示想要到國外見識世面。

這位爸爸一聽,立馬抓住機會引導孩子:「你不會說英語,到國外怎麼謀生?」

在旁的侄子也順勢提醒:「英語是最起碼的要求,在國外全靠自己謀求生存,一定要學習再學習。」

打那以後,孩子的學習主動性明顯提高,後來順利考上外國語學校。

所以,要時常關注孩子的動態,看看有什麼事情能觸動到他。

有了激勵孩子努力向上的「東風」,他的成長萬事俱備,總有爆發的可能。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不能總是牽着孩子的手走,而是要讓他獨立行走,使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

的確,孩子的人生終究是自己的,什麼樣的成長模式適合他,只有他才知道,父母急不得。

最重要的,是好好陪着他成長、探索,讓他感受到來自父母支持和信任的力量。

允許孩子按着自己的規律來生長,耐心等待,相信一定能夠等到他花開驚艷全場的那一日。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校長傳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207/2014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