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中共如何防止軍隊叛變?

軍事制度存在不可能三角

最近和幾位歷史大咖們一起討論了古代王朝的更迭問題,我們一致認為,無論哪一種覆滅,說到底都是軍事制度的覆滅。

再直白地說,無論皇帝如何統治,只要軍隊不出問題,農民起義還是外敵入侵,都不會構成王朝覆滅的真正原因。起義和外敵對一個大一統王朝的覆滅,都只是誘因,本質原因是軍事制度的失敗。

因為一個統一大帝國,在紙面實力上是一定優於周邊國家的,而成建制的官方武裝力量,相比鬆散的農民組織,有天然的優勢,軍事制度不失敗,統治就不會終結。

軍事制度失敗主要有兩種情況:1.軍隊的戰鬥力很弱,弱到不能鎮壓起義和外敵。2.軍隊戰鬥力強,但是不忠誠,源源不斷製造內亂。

我們來盤點一下古代中國各王朝的覆滅情況:

從周朝開始,亡於無法控制的地方諸侯,被秦滅;漢朝,末期農民起義中央無力鎮壓,下放募兵權給各地太守導致天下大亂,曹氏篡權;隋朝唐朝均亡於地方軍閥;宋朝亡於無力抵抗經濟體量和技術遠不如自己的外部民族入侵;元朝表面上是被農民起義推翻,但深層原因是繼承制度混亂導致內部戰事不斷;明朝和宋朝同理;清朝在無力抵抗外部入侵時進行了軍制改革,導致北洋軍閥崛起.....

總結起來,中原王朝在體量上對外敵都有優勢,但是要麼亡於軍隊戰鬥力不足,要麼軍隊戰鬥力起來了,但是軍閥也出現,開始內亂。

我們再進一步研究軍事制度你會發現人類古代主要有四種軍事制度:1.基於封建體制的貴族兵制度。2.基於中央集權的常備軍制度。3.下放兵權給地方的募兵制度。4.基於民主共和制的公民兵制度。

對於中國來說,貴族兵制度在秦漢之變後就沒有了,公民兵制度壓根沒出現過,這是屬於羅馬共和國和古希臘的特色兵制。

這兩種兵制在軍隊忠誠度和戰鬥力兼顧上,是古代最好的兩種兵制,比如羅馬共和和雅典城邦時代的幾百年裏,軍隊戰鬥力不僅爆表,也很少出現叛變。

中世紀封建領主雖然經常挑戰國王的權威,但沒出現過推翻國王的情況,因為兩種兵制的士兵都相當於國家的股東,公司倒閉了對他們沒有好處。

但兩種兵制存在的條件比較苛刻,公民兵需要大量有產農民,封建制則需要有強大的法統,不然就會墮入秦制改革,以下犯上。

兩種軍制也存在另一個缺陷:軍隊不是常備的,調動時需要時間。長期不在一起統一進行軍事訓練,打起仗來容易各自為戰,這就是為什麼羅馬在共和時代,首都都會被高盧蠻子洗劫的原因。

但是常備軍和募兵制,則會帶來軍隊戰鬥力衰竭和頻繁的動亂,這也是古代中國朝代更迭更快、社會大幅動盪的原因之一。因為兩種制度都無法解決一個根本問題:如何讓軍隊在忠誠的同時保持戰鬥力。

古代中國的中央政府和軍隊,是一個極端矛盾的存在。一方面皇帝希望有一支強大的軍隊為自己鎮壓叛亂、抵抗外敵,一方面又不希望軍隊做大做強、自成體系。

為此,中原王朝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禁止地方擴張軍隊、頻繁更換將領、弱化武將地位、在軍隊安插文官分權等等措施。這種制度在宋朝趨於完善,在明朝更是因特務機構的存在被發展到巔峰,宋朝和明朝也是唯二沒有出現大規模軍隊叛亂的王朝。

但這就帶來新的問題——軍隊戰鬥力不能保證。軍隊要能打,需要兵源優質、將領和士兵信任感強、軍隊管理嚴格,這些都需要將領有充分的自主權,不能被不懂行的文官胡亂掣肘。

但如果你給了將領這些權力,就會助長他們的野心,募兵權是武將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權力,一旦將領能決定軍隊的人事調動,軍隊就很有可能成為他自己的私人武裝。

所以你看,宋朝、明朝最能打的武裝力量是誰?一個是岳家軍、一個是戚家軍,他們和中央部隊最大的區別在於有一定的自主權,所以能打。但最後這倆人的下場都很悽慘,也給後面的野心家發出一個信號:有了兵權如果不推翻朝廷,就會被朝廷清算。

所以古代無論是任何兵制都面臨着一個不可能三角:軍隊穩定性、軍隊忠誠和軍隊戰鬥力。你要忠誠和戰鬥力,就搞不了常備軍;你要穩定和戰鬥力,軍隊就容易叛變;你要忠誠的常備軍,軍隊就沒戰鬥力。

但是在今天我們會發現,除了在那些開化程度比較低的國家存在着反覆的軍事叛亂,進入21世紀,大多數國家基本都杜絕了軍隊干政的現象,尤其像美國這樣擁有全球第一軍事戰鬥力的國家,已經解決了「不可能三角」,從沒出現過一次軍隊叛變,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種改變主要源於三種現象:1.教育和觀念的改變。2.經濟的多元性。3.封閉結構的打破。

現代義務教育制度,讓公民更容易塑造國家共同體和反戰的共識。多數發達國家的士兵學歷水平有了明顯提升,美國大學生比例為90%、法國為80%,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軍隊出現叛亂的可能性越低。

中國軍隊也吸取了這種經驗,在2011年開始擴招大學生,至今新兵大學生比例已達到80%。從過去「好男不當兵」的固有觀念,到現在軍隊的高素質人才比例越來越高,軍紀水平明顯提升。

現代社會經濟愈發多元,導致軍隊叛變的機會成本太高。在物質貧乏的時代,從軍對於社會底層是上升的階梯,掌握暴力資源意味着可以從社會攫取巨大利益。

但進入現代社會後,各行各業的經濟機會讓掠奪帶來的收益相對下降,而統治成本大幅上升。我們能看到越是在經濟發達的國家,軍隊越趨於穩定。

另外,兩次世界大戰和核武器的發明也深深影響了人們對戰爭的認知。現代戰爭對經濟的破壞和過去無法相提並論,學習、創業、從政帶來的階層躍遷機會要比戰爭大得多。

最後,現代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貿易交流和教育普及,將過去彼此封閉的地理單元重新打通,人們的仇恨和偏見隨着交融愈發減輕。

根據歷史經驗,士兵群體與所轄地區接觸程度越低、文化越割裂,越易有出格行為。當年震驚世界的紅色高棉大屠殺,就是因為紅色高棉的部隊主要來自於極度貧困封閉的山區,和城市沒有一點交集,才會如此殘忍。

這三個主要因素使現代國家軍隊叛亂事件大幅下降,這也是一個國家軍隊建設應該努力的方向。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麟閣經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201/2012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