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進出口下滑程度嚇人;大陸收官數據證實無法掩飾殘酷現實【阿波羅網報道】

中國進出口下滑程度嚇人 海關總署顛倒事實;2023大陸收官數據密集到 證實無法掩飾殘酷;中國面臨14年來最嚴重通縮;北京清華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不到一成;中國電動車這幾家要慘被歐盟盯上

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阿波羅網政經熱點。今天是美國時間1月13號,星期六。今天的主要內容有:

中國進出口下滑程度嚇人海關總署顛倒事實;2023大陸收官數據密集到證實無法掩飾殘酷;中國面臨14年來最嚴重通縮;北京清華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不到一成;中國電動車這幾家要慘被歐盟盯上。

下面請看詳細報道

1中國經濟收官數據密集傳來無法掩飾的殘酷現實得到證實

2023年中國經濟的收官數據密集傳來,中共官媒為有望完成原定5%的經濟增長目標而歡欣鼓舞的同時,一些無法掩飾的殘酷經濟現實也會隨着更多數據的出台而得到的證實。

去年12月,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滑0.3%,為這一指數走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持續下滑的最長一年畫上了句號,也為中國在這一年發生嚴重通貨緊縮加上了最後的一筆。

美國之音報道,12月的消費價格指數印證了專家們關於這項指數連續下跌三個月的預期。同月,中國的生產端成本指數--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下跌的幅度更大,為2.7%。中國的生產者價格指數此輪下跌的時間已經超過了一年,突出反映了中國國內外需求和商品價格的都處於非常疲軟的狀態。

出口去年同比下降4.6%,這是2016年來的第一次。出口曾經在數十年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期間與投資和消費並列為三大經濟引擎之一。

美國財經媒體彭博社引用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Raymond Yeung)的話說,「中國需要採取大膽措施,打破通縮周期。否則就會陷入逆向螺旋下滑之中。」

楊宇霆還指出,隨着價格壓力居高不下,企業要降低產品價格,農民工的工資要求也會降低。

法國勸業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林紫瓊(Michelle Lam)表示,「這些數據(12月份的CPI和PPI)並不能減少人們對中國通貨緊縮的擔憂。」林紫瓊還指出,房價的下滑可能會限制家庭開支,進一步加大物價的壓力。

2北京清華本科畢業生簽約就業率不到一成

清華大學近日發佈的《2022―2023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中稱,截至2023年10月31日,學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共有2603人繼續升學深造,佔比80.8%。共有491人就業,佔比15.2%。其中284人簽約就業,佔8.8%;207人靈活就業,佔6.4%。

中共官方宣稱的「靈活就業」,就是沒有固定職業,被認為是失業的代名詞。而中國大學所謂的「簽約就業」,也被揭露帶有很多水分,許多大學逼迫畢業生上報虛假的就業協議,否則就不給畢業證。

另外,清華大學深造和就業的本科畢業生人數總計佔比96.0%,說明剩餘的4.0%可能處於徹底的「無業」狀態。

報告中還說,2023年簽約就業的本科畢業生,赴北京以外地區就業比例高達69.4%,前往中西部、東北地區就業比例達25.0%。

上海復旦大學近日公佈的《復旦大學2022-2023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也稱,該校2023年應屆本科畢業生直接就業人數為583人,佔比僅18.07%;共有2278名畢業生選擇升學深造,佔比70.61%。

3中國進出口下滑程度嚇人!海關總署顛倒事實

中國海關總署公佈進出口的最新數據,以美元計價,去年十二月出口同比增長2.3%,進口同比增長0.2%。但這至少有部分原因是2022年12月的出口數據低落。當時疫情在全中國肆虐,中共當局實施了嚴厲的「清零」政策,出口額下降了近10%。

而且去年全年的數據,進出口出現雙下跌的情況,全年出口總值為3.38萬億美元,同比下降4.6%,進口總值為2.55萬億美元,同比下跌5.5%,全年的貿易順差8232.2億美元。

中共海關總署強調中國進出口規模是穩中有增,特別在電動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等「新三樣」產品出口表現突出。

自由亞洲電台報道,台灣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鄭政秉表示,中國去年十二月進出口表現,比市場預期好,與前一年十二月份的數據太差有關。又說,從數據看中國去年的進出口下滑程度嚴重,即使「新三樣」產品有一定成績,成為去年出口最好的亮點,但難有大規模的發展。

鄭政秉:「這個數字的確是看起來蠻嚇人,因為從2016年以來沒有看到進出口有這麼大幅度的下降,跟過去一直主宰全球資本能力已經都下跌了。少數的亮點就在它(中國)的電動車了,電動車表現之所以這麼好,跟俄羅斯市場和第三世界的市場有關,尤其它的性價比,對這個落後國家、被貿易禁運的國家是有吸引力。但是比性能、高端品質的歐美和日本的汽車市場,對中國汽車的接受度都很低。」

鄭政秉表示,海關總署對中國進出口情況的說法,幾乎是把所有不好的因素說成是好,甚至有顛倒事實,相信是配合不能唱衰經濟的政策,這樣做會進一步影響官方資料的可信度。

4中國正面臨14年來最嚴重的通貨緊縮

中共國家統計局周五1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雖然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但已連續第三個月處於通縮區間。

與此同時,中國去年全年的出口額同比下降了4.6%,這是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出口是中國經濟的一大支柱,出口增長動力下降,對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來說是另一個重大打擊。

澳新銀行(Australia&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td.,ANZ)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楊宇霆(Raymond Yeung)告訴彭博社:「中國需要採取大膽行動,打破通貨緊縮周期,否則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持續的通貨緊縮,也拖累了中國出口產品的價值,去年10月份,出口價格指數創下2006年以來的新低,11月僅小幅上升。

5中國電動車這幾款要慘被歐盟盯上了

路透社報道,兩名消息人士說,歐盟執行委員會調查人員將於未來幾周對中國汽車製造商進行檢查,以判斷是否對中國生產的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保護歐洲製造商。

調查涉及比亞迪(BYD)、吉利汽車(Geely)和上海汽車集團(SAIC),但不包括特斯拉(Tesla)、雷諾(Renault)和BMW等非中國品牌。

調查自去年10月起,持續13個月,旨在確認中國電動車是否因國家補貼而形成不公平競爭,加劇歐盟與中國的緊張關係。歐盟執行委員會、中國商務部及相關汽車公司尚未對此置評。調查員已抵達中國,1、2月間進行現場訪問,核實車廠問卷答覆。中國對歐盟進口白蘭地展開反傾銷調查,看似回應電動車調查。中國汽車在歐盟市場佔比增至8%,預計2025年達15%,售價通常低於歐洲車型20%。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14/200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