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法媒:財新年末遭遇:李克強照片犯忌胡舒立微博清空

作者: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讓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可以想像的是,常有文章「出彩」的中國知名媒體『財新周刊』,年末這段日子並不順利。

2023年最後這一天,習近平主席要發表新年賀詞,『財新周刊』發出『2023終有一別』,盤點年內逝世的中外人物;包括前總理李克強、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率先向媒體披露SARS真相的軍醫蔣彥永、「中國民間防艾第一人」高耀潔等等……

10月底去世的前總理李克強的黑白照片排在了首位,肅穆,醒目。這位猝逝的前總理,十年委曲求全,也曾試着在清零後期「搶救經濟」,說出改革開放不可阻擋,猶如「長江黃河不會倒流」一樣,「以及六億人月收入只有千元」的大實話,以及臨別時發出讖言般的警告:「人在做,天在看!」他猝逝後,民間懷念不斷。

財新周刊只是刊載了照片,當晚,『2023終有一別』就被刪除,而且,財新傳媒社長胡舒立的微博也被清空,原因不明。網民在評論區留言眾多,其中有句云:「財新有心,人間有暖」。

在差不多「萬馬齊喑」的中國,財新被視為是一家難得的敢言媒體,在夾縫中尋求突破,在嚴控中打擦邊球。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1978年12月28日,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在中共11屆三中全會上啟動改革開放,告別毛時代的「閉關鎖國」。12月25日,『財新周刊』發表社論『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引述鄧小平當年關於改革開放的講話,強調「只有繼續堅持實事求是,才能進一步解放思想」。社論有感而發,官方當年吹噓「形勢大好」,「越來越好」,事實是「民生凋敝,貧窮落後」。

社論認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之所以能夠撥亂反正,並奠定此後中國經濟騰飛基礎,一條根本經驗就是遵循了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這一經驗,對迄今發展而言,是不爽的法寶,對今日之改革,則是前行的指南。社論說,只有實事求是,才能收拾亂局,直面挑戰;才能解放思想;才能勇敢調整對外政策,與世界接軌;才能平反大量冤假錯案;也才能解決改革遇到的問題,及時糾正某些不當政策。

社論指「當前,中國民營經濟增長乏力,社會預期轉弱,財政金融風險顯露,社會保障問題日益嚴峻等等,不僅事關國計,也波及民生」。有分析指,官方要求「唱響」中國經濟,這自然會被看作是與中共中央政治局「經濟回升向好」的結論唱反調。

文章若放在多年前可能一點也不會讓人覺得新奇,但與時下一派崇毛、「唯習獨尊」的氣氛格格不入。眼下的官方思想不是「解放」,而是「兩個維護」,「兩個確立」。黨刊『求是』幾日前已為此定調,強調毛澤東的遺產「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恆價值」,原來「崇毛」是為了「尊習」:「我們黨又有了習近平總書記這樣一位眾望所歸的黨的核心、人民領袖、軍隊統帥……」

在改革開放45周年之際,官方沒有任何相關的活動,卻在為毛的130周年冥誕大肆張羅。財新社論被刪除後第二天,習近平率領全體高官朝拜「毛主席紀念堂」,高調讚頌毛澤東,被觀察人士形容「借鍾馗打鬼」。

這篇文章刪除剛剛一周,『2023終有一別』也被刪除,中央社分析認為:也許這兩篇文章都觸及到了官方如今的「不合時宜」。改革開放,一如撥反當年的「兩個凡是」,不容於現今的「兩個維護」;儘管李克強是弱勢總理,但作為一種不滿現狀的「人民的總理」的心靈寄託,也成為官方「眼裏容不下的一粒沙」。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04/1999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