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本溪28億外包除雪卻除不淨?越鬧越大

前幾天大雪紛飛,各個城市都被披上了銀裝,雖然很美,卻也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這個時候就要說到除雪工作了。

就在這個時候,本溪市就傳出了一則消息,原來本溪市的環衛工作竟然外包花費了28億,而現在的情況就是,下了五天的雪,卻依舊沒有看到環衛工人的身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現在是全民自媒體時代,普通百姓身邊有什麼新鮮事,他們拿起手機就可以曝光出來。

自從下雪以後,很多人吐槽自己的城市除雪不力,導致路面結冰,直接變成滑冰道。

遼寧本溪下雪以後,因為相關部門沒有及時清理路面積雪,市民們開始有怨言。

本溪是山城,他們大部分的街道都有坡度,下雪如果不及時清理,道路會很難走。

許多市民反映,路面結冰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他們擔心老人和孩子在這樣的路面上行走會摔倒。

居民們發現,除雪車輛和人員的實際投入與本溪市住建局公佈的數據不符,清雪效果遠遠不及預期,積雪沒有被徹底清除,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冰塊,對行人和車輛的安全造成了威脅。

環衛工人也表示:他們缺乏足夠的除雪工具和物資,如鹽、沙子等融雪劑,而且除雪機械經常出現故障,沒有得到及時維修,這些都嚴重影響了除雪工作的進展。

拖拉拉幹了5天,直到21日仍有部分街道小巷的積雪未被清理,給人們出行帶來極大不便。

一名快遞員抱怨道:今年除雪確實不咋地,送貨特別難,都摔了好幾跤了!

按照道理來說,鏟雪多年,雖然在進行改革,2023年屬於改革第一年,艱難,但不至於區別這麼大。

街道鏟雪一般屬於官方的招標項目,憑藉實力獲得。

延伸閱讀:

本溪除雪,越挖越驚心

來源:梳子姐燕梳時評

潔白的雪花,只能暫時掩蓋不堪的污泥,雪化之後皆是骯髒。

今年本溪下的雪並不比往年大多少,可是雪還沒除淨鬧劇就不停上演。

市民發現,積雪清理工作特別緩慢,雪後數天道路積雪未能及時清理,特別是市區內陡坡道路變成滑梯,出行非常危險。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政府接着發通知,要求「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商戶、物業小區」24小時內清除門前積雪,不按時完成任務的予以處罰。

這個蠢招徹底把老百姓惹惱了,倒逼着大家深挖除雪不力的真正原因在哪裏。

不挖不知道,一挖真氣人。原來本溪市主城區環衛作業外包給「供銷環境科技(本溪)有限公司」,合同總金額28億元,合同期限24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家公司竟剛剛於11月14日成立。

更有意思的事情在後面,當矛頭對準環衛作業外包時,當地政府給出的解釋是「公司機構化除雪設備尚未全部到位」「市職能部門監管不到位」,設備不到位你就把工程包給他們了,這到底是啥邏輯?

更更卑微的是,關於「下場雪怎麼掃」,已約談企業負責人,要求企業快速配足配齊機械設備,增強服務保障能力,及時完成每一場除運雪任務。

這樣無能的企業還有約談的必要嗎,他們還有資格繼續為本溪市民服務嗎?難道別的企業就幹不了掃雪的活嗎?

寫到這裏,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無比好奇,連設備都沒到位就可以中標,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如此厲害。

原來供銷環境科技(本溪)有限公司是一家國企,總部位於北京,寫到這裏相信不用再多說什麼具體的了吧。

有位經濟學家說的非常好,國企的創造力和效率與他們所佔有的資源難成正比,這應該沒有冤枉他們中的大多數。

我們篤信,國企業必須做大做強做優,為國民經濟發展、為全民利益提供堅強保證。

不能忽視的是,這種強與大並不是以賺錢多少、體量大小為唯一衡量標準,更重要的是有沒有引領科技創新的能力。

如果一家企業只是依靠自身的特殊地位賺錢,而在科技進步上的貢獻率不高,那麼這種錢賺得越多,對社會的傷害就越大。

試想,遠在北京的大國企,連本溪小城市的環衛工程都不放過,更不堪的是竟然沒有本事和實力把活干好,條件不具備就能中標,這樣的市場公平度讓人如何放心,民營企業如何存活?

我始終強調,無論哪個層面的國企,一定要劃出界限,一定要注意吃相,不能什麼好處都占,什麼利益都吞。

增效益、增動力!國企不要躺在政府的懷抱里要飯吃,要找市場,不找市長。

最典型的還有安徽宿松縣「雲夢澤事件」,天然湖泊本來屬於公共資源,老百姓來釣個魚天經地義,一紙文件就劃給縣屬國企,不許別人釣魚,自己拉着絕戶網抓干撈淨,這樣的企業究竟是在維護誰的利益?

寫這個話題是有極大風險的,沒必要再往深處探討了,道理一點都不複雜,就是國企和民企需要有大致清晰的行車道,不能哪個車道都想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掃大街、運垃圾、除積雪這種事,能不摻合就別摻合了,尤其是總部設在帝都的大國企,搞點科技含量高的項目不香嗎,何苦去搶別人手裏的窩窩頭。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網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29/1997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