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容庚說:我賣的是假古董

作者:

1923年北大國學門師生合影,容庚為中間一排左起第9人

說到古文字學家容庚,一般讀者可能聽都沒聽說過,但他卻是1955年中山大學首批一級教授。當時中大一級教授只有三人:姜立夫、陳寅恪、容庚。他是其中之一。

此人在專業圈內,大名鼎鼎,不可小覷。

1922年,他28歲時北上求學,經過天津時,手持鄧爾雅寫的介紹信去拜見羅振玉。羅振玉當年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學者。

羅振玉看到容庚撰寫的《金文編》後,肅然動容,沒想到一個中學生竟能寫出如此大作,於是立即寫信給北京大學的馬衡教授,稱讚容庚在研究古金文方面,「可造就也」。

這位馬衡教授也是非凡人物。但凡了解抗戰時期故宮博物院南遷歷史的讀者都知道,馬衡是抗戰時期故宮博物院院長,是國內極富盛名的金石考古學家。

馬衡收到羅振玉的信後非常重視,但他不知道容庚到北京後住在哪裏,結果大費了一番周折,才找到已經考進朝陽大學法律系的容庚。馬衡讀了容庚的《金文編》後,也對容庚的研究水平高度認可,決定免除考試,破格錄取只有中學學歷的容庚,作為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的研究生。

北大國學門的研究領域,就包括金文和古文字。

我們一般人可能對金文、古文字不太了解。金文就是鑄刻在商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之所以叫「金文」而不是「青銅器文」,是因為周朝把銅叫做金,所以銅器上的文字便稱為金文。

而古文字,就是老祖宗用過的字,但今天的人已經不認得了。容庚的本領,就是認得它,並讓大家也認得它。

在北大求學時,容庚一邊學習,一邊繼續修訂完善他的《金文編》。在名師的指導下,數易其稿,最終在1925年完成了《金文編》的寫作。羅振玉將書稿推薦給商務印書館出版,書館擔心研究金文的人很少,收不回成本,不願出版。羅振玉獲知消息後,決定由他經營的書店「貽安堂」出資印刷發行。

《金文編》出版後,為研究商周文字開闢了一條方便之路,是我國第一部專科性的金文大字典。

民國十五年(1926),容庚研究生畢業後,留在北京大學擔任講師,第二年轉入燕京大學任襄教授、教授,並擔任《燕京學報》的主編。

抗日戰爭勝利後,容庚舉家南歸,在廣州嶺南大學擔任教授兼中文系主任,主編《嶺南學報》。1952年院校調整後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在研究學問的這條路上,容庚得到過羅振玉、王國維、梁啓超等前輩學者的無私幫助。到後來他做了導師,也以同樣的無私幫助自己的學生。有學生需要資料,他找到後當晚就踩着自行車給學生送到了宿舍。

他86歲時,仍堅持每周兩次去學生宿舍輔導學生。每去一次學生就在牆上刻一槓,直到「正」字排列成行。他的學生陳初生曾寫下這樣的詩句:「八六高齡樂育才,殷勤傳語寄情懷。牆頭正字應猶在,記得先生數度來。」

在弟子眼中,容庚生性耿直,遇事敢怒敢言,秉公而行,絕不屈服權勢,1955年批判胡適,許多知識分子群起跟風。容庚過去曾與胡適圍繞《紅樓夢》研究有過激烈辯論,此時他非但不落井下石,反而公開反對批判胡適,他說學術爭鳴和政治批判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以後的歷次運動,他總是怎麼想就怎麼說,他曾告訴大弟子曾憲通:「我說的話,是人人心中所有,卻人人口中所無。」像他這樣直來直去,口無遮攔,早夠右派標準了,幸虧領導大量,把他保了下來。他倒好,還一次又一次地跑到中文系黨委辦公室去,指點領導說,這個教師不是右派,那個教師也不是右派。說得黨委書記心煩,威脅他說:「你都自身難保了,還管別人。再說,連你也一起打成右派。」

有一次,有人在批斗大會上揭發容庚,說他解放前把貴重文物賣給美國人。他聽了毫不隱瞞地回答說:「有這事!但那個鼎是假的,我把假古董賣給美國人了。」此話一出,批鬥者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哄堂大笑,對他的批鬥會也就開不下去了。這個老實人,也知道如何機智應對。

文革後期,批林批孔,有人勸容庚認清形勢,寫文章批判孔子。容庚說:「我寧可去跳珠江,也決不批判孔子。」

容庚是個很單純的人,單純得如同不太懂事的小孩。有段時間,他和本系另一位教授比賽誰先入黨。容庚宣稱:「你講政治第一,我講業務第一,看咱倆誰先入黨。」比賽結果,講政治第一的教授順利進入組織,容庚卻被拒之門外。

1960年代初,為了修訂自己早年的名著《商周彝器通考》,容庚帶着弟子曾憲通等人跑了全國不少地方。出發前,容庚找康生出具了一張介紹信。每到一地,都手持介紹信先去拜訪宣傳部。容庚習慣的開場白是:「我們來黨部報到。」這個稱謂是一個不小的政治錯誤,曾憲通提醒他,國民黨時期才稱「黨部」,現在不興這樣叫了,要稱宣傳部。但容庚根本不懂這些,每次一進辦公室,他照樣脫口而出:「我們來黨部報到。」最後弄得沒法,只好不去拜訪了。

在弟子曾憲通的記憶里,容先生話不多,不屬於滔滔不絕善於言辭的那種學者。他來上課,總是用白布巾裹着幾部線裝書,在講桌上打開,轉身在黑板上寫一個古字,站在一旁,問台下這是什麼字,然後根據學生的回答,引經據典加以評析。

1983年容庚病逝於廣州,終年89歲。

容庚出生於東莞的兩大名門望族,祖父容鶴齡是同治二年(1863年)進士,外祖父鄧蓉鏡是同治十年(1871年)進士。容庚有個四舅鄧爾雅,對他影響極大,鄧爾雅青年時留學日本,專業美術,詩、書、畫、印兼通,尤善治印。鄧家治印到鄧爾雅已經傳了11代,鄧爾雅曾說:「我家篆刻尋常事,不斷相傳有印人。」

容庚受舅父影響,自中學畢業後,便一邊在東莞中學教書幫補家用,一邊編寫《金文編》,歷時5年完成了4冊的《金文編》初稿。《金文編》裏收集了很多商周到秦漢時期的文字,一直到現在,《金文編》仍然是很多古文字工作者案頭的必備之書。當這部書還在被研究者查閱時,他就還活着。

2023-12-08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漢嘉女1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28/1996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