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最值得珍惜的,莫過於能給你帶來這種體驗的人

我有一個表妹,特別叛逆,因為從小父母經常吵架,對她也容易罵罵咧咧,於是她也變成一個很容易憤怒的少女,有時候又特別低落,還會逃課、打架,來發泄自己的情緒。她和我關係還算可以,偶爾會在我家住。一起睡覺的時候她跟我說,自己恨父母,也厭惡自己,覺得人生沒有希望。

她父母后來也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經常找她談話,希望「能和她把問題講通」——但是毫不起效。沒辦法,他們把她送出國上學了。

今年疫情政策放開後,我見到了快三年沒見過的小表妹,我驚訝地發現表妹像換了個人。她在家人面前不再總是一言不發,反而笑着跟大家聊家常。她不但畢業的時候成績不錯,還申請到了有名的大學。要知道她以前可從來沒有這樣溫和的一面。

後來我就再讓她來我家住。我問她,你不恨爸媽了嗎?她說,在國外她遇到了一個學校寫作中心的老師,本來是幫學生改作業的,一個老奶奶。老奶奶看出她剛去國外有很多不適應,每次改她的作業時,都給她準備茶水和點心,也會引導她和自己聊天。

她說,姐姐你不知道,我在那個房間裏經歷了非常不可思議的體驗。三年來每周一到兩次,她在那個房間裏沉默過、哭過,講起以前的事憤怒過、悲傷過。「在那個過程里,我感覺自己就好像是從碎片的狀態,被一點點重新拼了起來。我變得越來越穩定、平和、快樂。到最後,我覺得我已經是一個新的人了,可能就是被治癒的感覺吧。」

表妹的故事讓我想起了一個男生朋友,跟我說過類似的話。我從小見證他的戀愛經歷,他是個脾氣很暴躁的人,容易發火,有時候低落就不理人,上頭的時候會拼命地「槓」,他的每一任女朋友都堅持不了太久——當然他自己也很快就想放棄。但他後來結婚了,他說和他結婚的這個女孩治癒了他,讓他變得溫和,再也沒有那些不知由來的煩躁和憤怒了。

我想我的表妹和兄弟應該是經歷了非常類似的一種心理過程——這種心理過程可能是一個人能夠為另一個人提供的最有治癒力的一種體驗。

這個過程就是:被容納——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聊這種有着神奇療愈力的人際體驗。

「容納」與「被容納」,是人與人之間最治癒的體驗

其實有很多情緒不穩定、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人,本質上是沒有學會如何忍受和消化這些情緒。

在孩童時期,有一種現象叫做「tantrum」,英文詞典中的解釋是「an uncontrolled outburst of anger and frustration, typically in a young child(一種不受控制的憤怒和沮喪的爆發,通常出現在幼童身上)。」

也就是說,當小孩子感受到不舒服時(傷心、壓力、受挫、委屈、焦慮等等),ta們沒有能力把自己的感受言語化,也不知道如何靠自己去消化,所以ta們就把自己無法承受的負面感受發泄出來,並且無法控制自己的這種發泄行為。

而如果這個時候,父母能夠替孩子理解到自己的感受是什麼,接納孩子的情緒爆發,並且幫ta把自己無法表達的情緒表達出來,孩子慢慢地就能夠習得識別自己內在感受的能力。

實際上,「tantrum」這種現象也會出現在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身上。只要一個人還沒有學會承受和消化自己內在的負面感受,就還是有可能把負面感受表現為不可自控的情緒爆發。青少年可能把不被父母關心的失落表現為學校里的問題行為。成年人也可能把壓力下的焦慮表達為對身邊親人的遷怒和無端指責。

我的表妹還有朋友,曾經都有這個問題,突然爆發的情緒給自己和身邊人都帶去困擾。

但這個問題,卻很難被「講道理」解決。相反它要通過兩件事解決:1)消化掉那些在記憶中沒有被承認和消化的負面感受,2)提升忍受壓力/受挫感的能力,學會識別、忍受和消化自己的負面感受。

這兩件事,都可以通過「被容納」這個過程解決。

「容納-被容納」是一種動態關係。當我們將一些無法忍受或是無法處理的感受(比如難過沮喪、焦慮和恐懼)投射出去時,關係中的對方會充當我們的「情緒容器(container)」,來承接我們的感受。

這當然對做容器的一方有很高的要求。一個人只有情緒成熟度很高,才有餘力在處理自己的負面感受之外,還能出於愛,願意去「接住」別人的情緒,不去做出自己的反應、不去評價,而是保持一種共情性的「承接」。

在這個過程中,容器創造了一種情感鏡像驗證。而與此同時,容器也會將我們投射出的情緒溫和而有力地托住,還會幫我們消化和吸收掉這些情緒,再以我們可接受的、安全的方式傳遞給我們。

比如,當我們感到恐懼時,對方會看到我們的恐慌情緒,會允許和認可,還會幫我們歸納和命名,「你感受到恐慌是應該的,如果我是你,我也會有這種害怕的感覺」;還會與我們一起經歷這種情緒,「害怕也沒關係,我在呢。」

此時,我們的情緒和感受就被「穩穩地接住」了。同時,當容器二次處理了我們無法處理的情緒時,我們會發現直面這些情緒也並沒有那麼可怕,它並不是不可忍受的。對方接住我們的力量會感染我們,進入我們體內。因此,我們對感受的忍耐力也增加了。(心理學中有流派認為,當一種感受可以被言語化的時候,它就可以被處理了,哪怕依然會讓我們很痛苦,卻不再是完全不可忍受的。)

我們會在「被容納」中不斷驗證、識別和穩定自己的內在感受。最後,我們將逐漸學會怎麼和情緒相處,體驗挫折和容納情緒經驗的能力也會被提升。

這種相處模式早在母嬰時就會發生,就如同前文所說,幸運的孩子接觸到的第一個容納者就是ta的養育者(Bion,1985)。但很多其他親密關係(朋友、伴侶)在相處中也會出現「容納-被容納」的狀態。我們長大後遇見的某一個人,依然有可能給我們這種神奇治癒的體驗。

有治癒力的容納是有邊界的,失控、無邊界的過度容納反而有害

心理學家Bion指出,健康的容納必須有邊界。它包括以下兩種情況(Symington&Symington,2002):

丨容器與被容納者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在容納的過程中,被容納者的情緒和想法被穩穩地接住了,從不安全的狀態中體會到了內在的平靜與安寧;而容器享受着關係中的親密與被需要,ta的情感表達也變得更加細膩,內心也更加堅韌。這種相互促進的狀態毫無疑問是最理想的。

這種狀態的容納,並不意味着離開對方無法生存,而是親密的同時,維持着各自健康的空間和邊界。也許沒有一段容納關係可以時時刻刻處在這樣的狀態中,但有這樣良性的時刻存在是完全可能的。

丨容器與被容納者之間一方受益,而另一方未受影響

在這樣的狀態中,一方在關係中得到了治癒和成長,而另一方也維持着穩定,未受明顯影響。年齡/心理成熟度懸殊的兩個人,或者和心理治療師的專業關係中,這種單方面收益的關係更加常見,它也是健康的。

但心理學家Bion也指出,一旦容納失去了它的邊界,變得毫無底線,就會完全失去它的治癒力量,變成一種對雙方都有害的狀態。此時,容器與被容納者所產生的聯繫對彼此都有破壞作用。

比方說,渴望被容納的一方,完全否認自己對自己生命和情感的責任,寄希望於另一方完全替代自己解決自己的所有問題,認為對方為自己的情緒付出理所當然,甚至指責對方做的不夠。

而容器的容量是有限的,在長時間的情緒漩渦中,任何人都會沒有能力接住高強度的負面情緒,這種超負荷會讓ta將未被處理好的情緒能量再度投射回去。此時,惡性循環就發生了。

兩個人的情緒都會在這個循環中越來越差,就會變成關係中的混亂與不穩定因素,吵架、冷戰、矛盾等等也就因此發生。

必須再次強調的是:

沒有人能做到、也沒有人有義務全然地對另一個人的情緒負責,即便是最親密的對象。「容器」在關係中也不可能是時時刻刻的。如果是一段親密關係,則雙方至少在一定的時候交換角色,互為容器。

沒遇到願意容納自己的人?我們也可以學着做自己的容器

不是所有人都有我表妹或者我朋友的幸運,遇到那個願意容納、也成功地容納了自己的人。Ta們倆的治癒也發生在作為容器的一方想要放棄之前。

那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幸運,是不是就意味着沒有機會被治癒了呢?當然不是這樣,我們可以學着做自己的容器。

Step1:設置一個與日常生活空間有區別的「容納空間」

衣櫃、家裏的某一張椅子,點上香薰,播放治癒的輕音樂——當你覺得自己被負面感受埋沒,快要決堤的時候,你就把自己切換到這個私密並且安全的容納空間裏來。把手機關掉一會兒。

在這裏沒有人會評價你,你是安全的。

Step2:有一些自己排解內在壓力的小方法

在這個安全的空間裏,你可以先用一些具體的行為釋放一部分的壓力。比如說撕紙、摔打枕頭、玩破壞類的遊戲等。過高的壓力會讓我們沒有能力承接和理解情緒。

Step3:開始輸出內在感受

書寫、或者錄音,可能一開始你並不知道自己想說什麼,你只需要開始自由地、哪怕從幾個詞語開始,輸出自己的內在感受。

Step4:瀏覽自己輸出的信息,歸納、命名自己的感受。並告訴自己,你有權利有這樣的感受,你會陪伴你自己一起度過它。

Step5:最後你要用你喜歡的方法,安撫你自己,讓你變得更加放鬆。

撫摸柔軟的東西、泡澡、喝熱湯、做手工、擼貓等等,只要是能幫助你降低壓力感,舒緩你、讓你放鬆的事,都可以在歸納完自己的感受後去做。你會發現,其實你能夠調節過來。

這個五步的過程,能夠幫我們自己提升梳理情緒、表達情緒的能力,更能夠提升我們面對自己內在負面感受的信心。很多人的問題是畏懼內在負面感受,導致不願意去直面,反而用各種有破壞性的行為去逃避它。

當我們變得更加沉着鎮靜的時候,我們也就能夠忍受和消化種種負面情緒和壓力體驗了。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KnowYourself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01/1984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