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這群「中國人」在緬北逃了350年

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的果敢緊鄰雲南省鎮康縣南傘鎮,雙方僅有百米之遙。20萬的總人口中,果敢族佔了近90%。最早來到這片土地的始祖,是一批追隨南明永曆帝朱由榔的官兵。|Wikipedia

作為華夏遺族的「果敢族」,在350年的歷史中,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逃亡。

「我們不是漢人,也不是緬甸人」

「我們不是漢人,也不是緬甸人,我們是果敢人。」

這是今天生活在緬北果敢地區大多數人的身份認同。但如果追溯果他們的源頭就會發現,果敢人的「根」在中國,他們的祖先絕大部分實際是中國的漢人。

如果你走在果敢老街會發現,這裏雖然隸屬緬甸,但卻通行人民幣,通用語言是漢語的西南官話,街道牌匾也幾乎都是中文。

果敢地區全稱是「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果敢(Kokang)是撣族語,「果」意為「九」,「敢」意為「戶口」,是指古代這個地區由九戶人家組成。

緬甸政府對部分果敢人「另眼看待」,在身份證背面特意註明:「持證人不屬於本國國民,也不能作為出入緬甸軍政府管轄區的有效證明。」沒有身份,沒有護照,沒有國籍,他們就只能在果敢周圍一帶的有限地域活動。

為何果敢人會遭到排斥?

果敢小城。|Wikipedia

逃至緬甸的明朝遺民

一切都要從李自成攻陷北京說起。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滅亡,南明建立。清兵入關後,南明永曆帝朱由榔為逃避清兵追殺,帶着上千漢族追隨者,於1659年從雲南逃入緬甸。

三年後,在清朝平西王吳三桂逼迫下,緬甸王交出永曆帝,永曆帝於同年6月被絞死於雲南昆明,南明滅亡。

但跟隨永曆帝入緬的漢人,則留在麻栗垻一帶。這部分明代遺民大多屬職業軍人,憨厚的土著人鬥不過這群來勢洶洶的「客籍」,自此一個漢人政權崛起於緬北高原,形成了今天果敢特區的雛型。

這一時期的果敢人還包括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商賈馬幫,他們因留戀緬北而長久留了下來,其中以雲南、貴州、四川人居多。

在昆明的明永曆帝殉國紀念碑。|Wikipedia

永曆帝事件過後不久,清朝雍正皇帝為了更好的控制該地,設立「木邦宣慰司」一職,命一楊姓將領為土司世守其地。

但畢竟鞭長莫及,楊姓土司逐漸對該地形成了實際控制權,他們不臣服清朝皇帝,依靠薩爾溫江這一天險傲然獨立,自我封閉了幾百年。

直到英國人到來打破了這一平衡。

果敢人反抗侵略

1852年,英國殖民者侵佔緬甸,中國開始失去對這片土地的控制權。

英國人發現這裏的土壤氣候適合罌粟生長,派人傳授種植技術,並指定東印度公司壟斷收購。緬甸的毒品生意由此而來。

1897年,英人與清王朝談判定界,訂立《中英續議緬甸條約》,勘邊定界後,果敢正式被劃入英屬緬甸。生活在果敢地區的漢族由此改稱為果敢族,漢語改稱果語,漢文改稱果文。

但果敢族並沒有在政治上得到過承認。原先統治果敢的土司成為了英國人的「警衛」,他們帶着英國人給的紅布,在街上巡邏維護治安。

清政府與大英帝國勘界石碑。|Wikipedia

二戰期間,日軍入侵緬甸,果敢人發現這是一個獨立的好機會。當時楊氏土司後人楊文炳眼看果敢人深受日本傷害,就在當地組建了一支「自衛隊」抵抗侵略。

1947年緬甸立國的「班弄」會議,因對緬甸抗日保土有功,楊文炳作為「果敢族」的代表參加了民族加盟緬甸聯邦政府的簽字儀式。

會議上,緬甸中央政府正式承認300年來不被接納的果敢族為其境內合法少數民族。

二戰中被打散的國民黨遠征軍的老兵們,因衣食無着,也被迫流落到果敢。至此,在緬北果敢一帶,人們的籍貫不僅有雲貴高原,還有湖南、湖北等地。

在整個北金三角地區,無論世事如何變化,漢文化的脈絡始終未被阻斷。

夾縫中的果敢人

但果敢人能真正實現地位上的平等嗎?

英國結束對緬甸的殖民統治後,緬甸就興起了一種「大緬族主義」——即以緬族為民族主體的大民族主義,排斥以果敢族為主的其他少數民族。

緬甸中央政府始終沒有放棄對少數民族的同化,這也是果敢地區乃至整個緬北戰爭不斷的原因之一。

1959年楊氏以和平結束土司制,放棄世襲權為代價,換來了果敢政治的平等地位。但1962年緬甸政變後撕毀了協議,開始在果敢推行「緬甸化」,引起了果敢人強烈反對。

1968年,彭家聲組建了「果敢同盟軍」與緬甸中央政府對抗,迫使緬甸政府承認果敢的高度自治權。他的理由是:「果敢需要果敢人自己統治」。

轉變發生在2009年,緬甸軍方以果敢槍械修理廠製造毒品為由,向果敢調派軍隊,再次與果敢形成對峙局面。彭家聲向全球華人發出呼籲:「願以同根同族為念,出錢出力,以救我百姓;發言發聲,以壯我軍威!」

這場戰爭最後的結局以彭家聲敗北結束。但數十年來,果敢人的自治地位大體得到保證。

曾統治果敢地區數十年的彭家聲,被視為緬北果敢民族的英雄,直到2009年彭家聲在與緬軍的交火中戰敗後,才逐漸邊緣化。|Wikipedia

350年前,他們在異域蠻荒、永無休止的戰爭、政治和毒品中遠離了祖國。350年後,還在爭取平等的他們該該何去何從?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01/1984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