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不作不死的齊湣王

—千萬別攔他

作者:

「濫竽充數」的成語故事,給人一種錯覺,仿佛齊宣王是好糊弄的君主,南郭先生才能混在樂團里充數;而齊湣王精明,不容易糊弄,於是南郭先生混不下去,只好選擇逃走。

其實,就算這個出自《韓非子》的寓言歷史上真的發生過,也只是父子倆欣賞口味不同,非關智商。因為,歷史上的齊宣王,有「世之賢主」之稱,而他的兒子齊湣王,才是齊國歷史上最濫之竽。

本來,齊湣王上位時,承威宣盛世之餘烈,其祖其父留給他的,是所有諸侯都羨慕嫉妒恨的一個強大國家。用蘇秦的話來說,當時的齊國「德博而地廣,國富而用民,將武而兵強」(《戰國策·趙策二》)。

當其時,齊並非一國獨大,因為秦、楚也很強。但齊湣王上位沒多久,便派曾經在宣王時代創下50天滅燕紀錄的大將匡章,率齊、魏、韓聯軍,大破楚軍於垂沙(今河南唐河),殺了楚將唐昧。經此一役,楚盛極而衰,退出一線爭霸行列,並派王子到齊國當人質。秦昭襄王為討好齊國,也派他弟涇陽君到齊國當人質。

三年後,齊相孟嘗君又發動齊、韓、魏聯軍伐秦之戰。此戰還是由匡章任主帥,三國聯軍一度打進函谷關,逼得秦國割地求和。這是戰國史上秦國的至暗時刻,也是齊國的高光時刻。幾年後,秦昭襄王派人來拉攏齊湣王說,天下英雄,唯齊王與孤耳,稱王已配不上齊秦的豐功偉業,不如我們都稱帝吧,齊王為東帝,孤為西帝,我看誰敢不同意。

齊湣王也就樂呵呵地接受了。

不過這次稱帝也就過一下癮,沒多久就在蘇秦他弟蘇代的勸說下取消了。雖然帝號取消,但當時天下局勢,依然是西以秦為強,東以齊為霸。

這一手好牌,齊湣王是怎樣把它打爛的?

直接原因,是悍然滅宋。

宋國不大,但有錢,是七雄垂涎三尺的一塊肥肉,也因此,各大強國都有所忌憚,不敢貿然行動。偏偏齊湣王野心膨脹,不管不顧,於公元前286年興兵滅宋,把宋併入齊的版圖。按《史記·田齊世家》的說法,滅宋之後,齊國還「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並周室,為天子。泗上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諸侯恐懼」。往南,逼得楚國割淮北之地;往西,韓魏趙三晉被打得沒脾氣;齊湣王甚至想把名存實亡的周王室也滅了,自己當天子。這時候,應該是齊國也是齊湣王人生中最後的輝煌,鄒、魯等小國都患了恐齊症,不知道啥時候就厄運臨頭。

小國懼,大國怒。所謂眾怒難犯,齊再強,也敵不過多國合縱。果然,齊滅宋第二年,秦就興兵伐齊,一舉打下了九座城;再過一年,秦又聯合燕、楚、韓、魏、趙,六國聯合攻齊,齊軍被全面碾壓,潰不成軍。

六國之中,秦、楚、韓、魏、趙五國教訓了齊國一頓,目的達到就退兵,可燕國大將樂毅為了報之前齊宣王滅燕之仇,單軍直入,攻進齊都臨淄,齊湣王倉惶出逃,國中寶物盡被燕軍掠奪一空。

到此為止,如果齊湣王能面對現實,幡然悔悟,說不定還有翻盤機會。

他偏不,逃亡路上繼續作。

先是逃到了衛國。衛嗣君把齊湣王當成衛國人民的老朋友對待,甚至把宮殿讓出來給他住,還向齊湣王稱臣。可齊湣王不但不珍惜,把衛嗣君呼來喝去真當小弟對待,惹怒了衛國人,群起而攻之,只好繼續逃亡。到了原來很怕他的鄒、魯等小國,國君對他也恭恭敬敬的,他一點都不吸取教訓,對這些小國之君頤指氣使,把人家最後一點敬畏之心都搞沒了,說我國人民不歡迎你,你走吧。

只好又逃到另一個附庸小國,莒。

對齊國來說,莒應該算是福地。當年姜齊桓公也曾在莒忍辱負重,勵精圖治,終成一代霸主。當齊湣王也逃到莒的時候,轉機再次出現:楚國出於制衡的目的,不希望齊被滅了後秦國一家獨大,轉而派大將淖nào齒率軍到莒,幫齊湣王對抗燕軍。

歷史,給了齊湣王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但他愣着靠着自己的天賦異秉,把這根救命稻草搓成一根上吊用的繩子——楚將淖齒忍無可忍,把齊湣王殺了。

關於此事,《史記·田齊世家》只有一句:「淖齒遂殺愍(湣)王而與燕共分齊之侵地鹵器。」但《戰國策·楚策四》裏,孫子給春申君的信上,舉了幾個死得比較慘的君王為例,其中有:「淖齒用齊,擢閔王之筋,懸於其廟梁,宿夕而死。」說齊湣王被淖齒吊在樑上,剝皮抽筋,慘叫一天一夜才死去。

幾千年歷史,慘死的君王不少,但沒人慘得過齊湣王。

是什麼讓他死得這麼慘?

滅宋犯眾怒只是客觀誘因。綜合史料,還是那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首先,自恃大國,專橫跋扈。

從他逃亡路上的表現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多麼豪橫的君王,都逃亡了,還是把誰都不放在眼裏。《呂氏春秋》還記載,當齊湣王發兵攻宋時,燕昭王為討好齊國,派大將張魁率軍協助,可齊湣王竟把張魁給殺了。後來六國攻齊,其他五國見好就收,只有燕國不滅齊不收兵,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第二,窮兵黷武。

《戰國策·趙策二》,蘇秦對秦王說,齊湣王最威風時,「逼韓威魏,以南伐楚、西攻秦,秦為齊兵困於崤塞之上」,韓、魏、楚、秦,都曾被齊軍打得沒脾氣,只是十年之後,這幾個國家還堅挺着,而齊國已成為一片廢墟,究其原因,「是則伐楚攻秦而後受其殃也」。太好戰了。

如果說,以上兩點還是對外失策,導致四面樹敵,那麼,對內的高壓,才是齊湣王死得很慘的根本原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周厲王之後,齊湣王是第二個以言入罪的君王。《戰國策·齊策六》載:

齊負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議,閔王斫之檀衢,百姓不附;齊孫室子陳舉直言,殺之東閭,宗族離心。

臨淄郊區有一個叫狐咺xuān的齊國百姓妄議朝政,齊湣王就在街市上公開把他砍了頭,導致民心離散;齊國公室有一個叫陳舉的,直言批評,齊湣王也在臨淄東門把他公開處斬,導致公族離心。朝野間自上至下,都對齊湣王不滿,結局也就註定了。

第三是賞罰不公。

《戰國策·齊策六》同時記載,燕國大軍壓境,齊將觸子率軍迎敵,一戰而敗,觸子就駕着戰車逃亡了。另一大將達子收拾殘兵,鼓舞士氣,抗擊燕軍,戰爭正激烈時,達子替士兵們向齊湣王求賞賜,齊湣王不肯給,於是軍心渙散,達子大敗而逃。

不肯給死戰的士兵們一點賞賜,結果就是齊國所有的金銀財寶全都落入燕軍之手。

第四,對百姓疾苦漠不關心。

還是《戰國策·齊策六》載,當楚將淖齒被派去救齊時,看到齊湣王那副德性,忍不住問:「齊國某一個方圓數百里的地方,前不久天下血雨,大王您知道嗎?」

齊湣王說不知道。

「齊國還有另一個地方土地裂開,地下水湧上來,大王您知道嗎?」

齊湣王也不知道。

「有人在王宮前面痛哭,官員去到那裏,卻見不到人,一走開,哭聲又起,大王您知道嗎?」

齊湣王說沒聽過。

淖齒忍無可忍,說:

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當闕而少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無誅乎?

天下血雨,地裂出水,人在宮門前哭,這是天、地、人不約而同向你示警,你卻一點都不引以為戒,我怎能不殺你。

齊湣王死後,齊雖有田單復國,但還是就此一蹶不振,齊湣王的兒子齊襄王、孫子齊王建,不但沒能復興齊國,還一步步龜縮,對秦國蠶食東方各國袖手旁觀,終於在幾十年後被秦國正式滅掉。

對齊湣王這樣喜歡作死的君王,《呂氏春秋·行論》教了一招很陰險同時也是很管用的:

齊湣王殺了燕國派來協助他攻宋的大將張魁,燕昭王大怒,擬發兵攻齊,被大臣凡繇yáo勸止。凡繇支招說,請大王穿上喪服住到郊外去,同時再派使臣到齊國去向齊王謝罪,說齊王既然殺了我們派去的將軍,肯定是我們用人不當,現在我們知罪了,願意再換使臣以示請罪。

燕使到齊國時,齊湣王正跟百官喝酒,命燕使上殿。等燕使把燕王的話轉達,齊湣王又假裝聽不明白,令燕使再大聲複述一遍,以此來羞辱燕國,向百官炫耀威風。然後,齊湣王再派級別最低的使臣去傳達他的意思,請燕王回宮裏住,以此羞辱燕王。

《呂氏春秋·行論》最後說,「湣王以大齊驕而殘」,齊湣王憑藉着大國之力,傲慢驕橫,這正是齊國被攻破的根本原因。《詩經》裏說:「將欲毀之,必重累之;將欲踣之,必高舉之。」想毀滅誰,必先讓他負起重任;想搞倒誰,必先把他高高捧起。

這跟「上帝欲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有異曲同工之妙。換句更通俗易懂的話說,知不配位者,如果他想作死,千萬別攔着他;甚至,你希望他摔得有多慘,就把他舉得有多高。

2023-11-21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後代聊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28/198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