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為什麼要上大學?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前幾年高考前夕,一段高三學生的演講火遍全網,特別是其中一句「我就是一個鄉下的土豬,也要立志拱了城裏的白菜」更是引起巨大爭議。對其同情、維護者有之,圍攻、反對者亦有之。

一個與之相關的問題被大家關注:為什麼要上大學?

按照那位同學的說法,上大學是為了「改命」——高考改變命運。

這句話沒有錯,也是中國人的樸素認識。

但問題是,你要改的是什麼「命」?

你渴望實現的又是什麼「命」?

是從農村或小鎮遷移到大城市嗎?

是通過「升官發財」實現所謂的「階層躍升」嗎?

如果只是要「立志拱了城裏的白菜」,一門心思往上爬,即使真的改了「命」,也不過是《紅與黑》中的於連,而且是沒有覺醒之前的於連。

上大學不是為了求富貴

支持「土豬說」的人認為,「拱城裏的白菜」無可厚非,至少它表明了一個身處社會底層的年輕人立志奮鬥的精神。

這到底是不是一種奮鬥精神,其實,梁漱溟先生早在八十多年前就把這個問題點破了。

他勸誡當時的青年,焦慮的根子在於錯把欲望當志氣,「自以為有志氣的,往往不是志氣而是欲望。」實際上,古人把「志」和「欲望」區分得很清楚。「志」發自內心,「所謂立志者,志誠一心,以道自任。」

孔子教育學生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經常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志——「盍各言爾志?」

《論語》裏記載了多次這樣的場景——至於他自己的志向則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欲望」指的是滿足身體感官等動物性需求的外在之物。人可以有欲望,但必須要有念頭真切的大志去支撐它,約束它,給欲望之馬套上一個轡頭。否則,如果只有「欲望」而無「志」的話,那就很可能沒有邊界了。

為了滿足欲望,人們就要去追求富貴。但中國人很早就對富貴有了深刻的認識,並且把它和所謂的「命運」聯繫在了一起。誰能得到富貴呢?怎樣才能得到富貴呢?富貴是依靠才華、努力和奮鬥就能求來的嗎?還是要依靠投機鑽營、溜須拍馬和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呢?

為什麼那麼多滿腹經綸的蓋世之才總是命運多舛,懷才不遇?又為什麼那麼多大富大貴之人其實不過是「金玉在外敗絮其中」?

在孔子看來,富貴其實是求不來的,人可以得到富貴,但必須講求「仁義」。如果是「不義而富且貴」,那就「於我如浮雲」,沒有任何價值。孟子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思想。

他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像榮華富貴這樣的「求在外者」,「得之有命」(前提也要「求之有道」),是無法由自己掌控的,求了也沒用。更發人深省的是,他深刻地指出,富貴這種東西,「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非良貴也」。但是,仁義禮智信這些「求在我者」的內在人生追求卻可以靠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修行而得到,從而「人人皆可成堯舜」,這就是大志向了。

今天,面對物慾橫流,重溫孔子、孟子這些振聾發聵的論述,對於我們而言具有特殊和重要的意義。它會點醒很多沉溺於功名利祿而無法自拔的依舊在荒野中遊蕩的靈魂。

特別是,它能幫助我們重新思考教育的目標、功能和意義。

坦率地說,當下很多人對於教育的理解是狹隘的,甚至鄙俗。我們把一個人受教育的過程簡化成了一個等式:教育=上名校=成功=社會地位高。但是,它們=幸福嗎?

其實,朱熹早就用一句話講清楚了:「蓋力求所欲,則所欲者反不可得;能反其本,則所欲者不求而至。」

上大學要獲得四個「識」

如果不為求富貴,那麼,人為什麼要上大學呢?

我在大學求學、工作了近三十年,在我看來,大學對人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在於:一所大學塑造了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氣質格局、生活態度和價值觀。

它從根本上定義了一個人的人生。

概括說來,上大學最重要的是要獲得四個「識」:知識、見識、膽識和認識。

第一個「識」是知識。

這裏所說的知識既不是你從知乎或者百度上搜索到的可以「長知識」的內容,也不是你為了顯示自己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而死記硬背下來的幾百首古詩詞,甚至不是你在數學、物理、化學和工程等課堂上和教材里學到的公式和定理。

「知識」是一個外來詞,是Knowledge這個英文字的日語翻譯,後來被借用於中文,成為人們普遍接受使用的詞。實際上,它在中文語彙里很難找到相對應的概念和意義,也很難被準確地理解(古漢語中的「知」和「識」的含義和現代漢語中的「知識」基本無關)。

可以說,英語中的Knowledge一詞有着深遠而複雜的意蘊。

在古希臘傳說中,普羅米修斯從奧林匹斯山上盜火給人類,觸怒了宙斯,被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忍受無窮無盡的折磨——宙斯每天派一隻鷹去吃他的肝,又讓他的肝每天重新長上,使他日日承受被惡鷹啄食肝臟的痛苦。而普羅米修斯所盜取的火是對知識的隱喻。

在阿喀琉斯了解到的傳說中,普羅米修斯向人類介紹了藝術、寫作、數學、天文、建築和醫學。

換句話說,普羅米修斯從天上給人間帶來了今天我們稱之為「通識教育」的內容,從而使人類擺脫了愚昧和無知,儘管他和人類都為此付出了可怕的代價——宙斯為了懲罰人類,將潘多拉的盒子放在了人間。

真正的知識,是普羅米修斯帶給人類的最珍貴的禮物,它能擦亮你的眼睛,讓你能夠分辨清楚善和惡,看到你原先不曾看到的風景。

但與此同時,知識本身也會潛在地帶來危險和災禍。這一點對於不是西方文化背景的人來說也許是最不可理解的地方,因為在其他文化中很難找到類似的傳說。

大學還將帶給你第二個「識」:見識

僅有知識是不夠的,大學還將帶給你第二個「識」:見識。見識,就是遠見卓識。聖人能看三步遠,智者能看一步遠,常人往往連腳下的路也看不清,處處摔跟頭。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差別?

首先在於深刻的洞察力。透過現象看本質,直抓問題的核心,「將軍趕路,不追小兔」,不被細枝末節的現象所迷惑。《史記》記載,百里奚向秦穆公推薦他的朋友蹇叔是真正有才能的人,理由是,他曾兩次聽從蹇叔的勸阻而得以逃脫險境,最後一次因為貪戀爵位利祿沒聽,結果就遭遇了亡國被擒的大難。蹇叔知人識勢的洞察力可見一斑。

其次是判斷力。凡事皆有自己的見解,絕不人云亦云。不以絕對是非、好壞的極端措辭來看待周圍的一切,成為「槓精」,而是在一個充滿偶然性的複雜世界裏,尊重常識,敬畏規則,能夠識別出是與非。這樣的判斷力就像定海神針一樣能夠在不斷變化的世界裏牢牢定住你的神。

最後是感知力。也就是嗅覺和直覺,能敏銳地感知即將席捲而至的狂風。

什麼是見識?真正的見識是洞察力、判斷力和感知力的完美結合。

它是當劉邦進入咸陽後,蕭何所乾的第一件事——把秦朝的地圖、書籍和檔案資料統統收集起來;它是諸葛亮在隆中躬耕之際就清晰看到的日後天下三分的圖景;它是王選在20世紀70年代確立的漢字激光照排研發目標;它是任正非早在2012年就啟動的「鴻蒙計劃」……

之所以大學能帶給你見識,首要的因素當然是人,是大學裏的白髮的先生和你周圍的夥伴,他們用他們的見識和人生體驗開啟了你的見識,幫助你構建起一種更寬宏大量的人生觀念。

其次,是大學教育帶給你的反思能力。你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越強,你就會思考得越深入,你觀察事物的角度就會與眾不同,就越能看到他人看不到的東西。

最後,是大學帶給你的平台和格局。越是身處好大學,你能夠利用的資源就越充足,你的翅膀就會鼓起更強勁的風,使你飛得更高,看得更遠。

人還要有膽識

第三,光有知識和見識還不夠,人還要有膽識。它指的並不是「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的膽大——那不過是無知和淺陋,而是「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大勇。

人之所以能具備這種大勇,是因為「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高遠之志,一個人才能做到面對危險時毫不畏懼,「雖千萬人,吾往矣!」面對困難時毫不退縮,堅持到底;面對壓力誘惑時「至大至剛」「不惑,不憂,不懼」。

歸根到底,一個人的勇氣來源於信念,事無不可對人言,相信自己所做的是正確的事,自然沒有絲毫猶豫和憂懼。

今天的大學,還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的「膽識」教育。

知識、見識和膽識加在一起,形成「識」

第四,也許是最重要的,上述知識、見識和膽識加在一起,形成最後一個「識」:認識。

首先是認識你自己,也就是你作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創造體,來到這個世間的使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使命。區別只在於有的人發現了而有的人沒發現而已。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人的出生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新世界之所以是新的,就是因為有新的人出現,從而形成了新的創造。

其次是認識他人。人是社會性動物。只認識自身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認識他人,和他人發生聯繫。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這個「仁」,指的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所以「仁」字從「二人」。只有在和他人的聯繫之中,「仁」才能得以實現。實際上,這恰恰是現代教育特別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原因所在。

最後是認識世界。我和世界的關係是什麼?我在世界中的位置是什麼?世界對於我的意義是什麼?想清楚這些根本性的大問題,才能在我們脆弱而乾涸的心中注入力量,幫助我們戰勝人生途中的種種困難和挑戰。

上大學最重要的目的:重生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

第一次生命是父母給的。你無法選擇,無從選擇,更決定不了。

但人也有第二次的生命。這一次你可以做出選擇,上什麼大學,在哪裏上大學,怎樣上大學,等等。這次重生的機會就是你的運。

命改不了,但你可以改運。改了運,實現了在人世間的使命,人的命運就改變了。這是真正的改變命運:讓你堂堂正正頂天立地做一世人,並繼續影響教育你的下一代。

若非這樣精神上的大改變,即使「拱了城裏的白菜」,從社會底層「成功」達到了上層,從窮小子變成了土豪,卻依舊不過是華服之下裹了一顆「土豬」的心,還可能很難避免有朝一日從高空跌落。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重生的真正含義是自由。你可以自主選擇你想走的道路,你可以自主選擇和誰一起走,也能夠承擔這種選擇帶來的一切後果;自己做自己的主,不再成為自己欲望的奴隸,由此你就獲得了自由。

1916年蔡元培先生就任北大校長後,曾痛感於當時北大的腐敗和無人不有的做官發財思想,語重心長地告誡說:「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果欲達其做官發財之目的……又何必來此大學?所以諸君須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蔡先生這些話是一百多年前說的,言猶在耳,依然振聾發聵。

捫心自問,今天我們有多少人是抱了一個「做官發財」的心參加高考?我們是為研究高深學問而上大學的嗎?大學對於我們而言,究竟意味着什麼?這些問題,我們的確是該認認真真地想一想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魯春林老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28/1983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