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不同尋常:李克強成權鬥犧牲品,關鍵會議再次難產

《日經亞洲》社論撰稿人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周四(11月9日)最新撰文稱,放棄「李克強經濟學」限制了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選項。

隨着領導人尋求其可以吹噓的成就,關鍵的經濟政策會議被推遲。

中澤克二是東京的日經新聞高層人員和社論撰稿人。他曾在中國擔任7年特派記者,後來擔任中國分社社長,並且是2014年范恩-上田紀念國際記者獎(Vaughn-Ueda International Journalist prize)得主。

中國關鍵經濟政策會議被推遲

文章指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每五年召開一次重要會議,制定長期經濟政策。十年前的秋天,已故前總理李克強在其中一次會議上提出親市場政策——「李克強經濟學」。

但今年,由習近平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沒有顯示出召開經濟政策制定會議的跡象。

按照慣例,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代表大會選出代表一年後召開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超過350名高級黨員聚集在北京參加會議,為國家經濟政策制定基本方向。

但距離2022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已經過去一年多,三中全會的日期還沒有公佈,甚至在10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也沒有宣佈。

中澤克二稱,這一推遲是在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之際——或許正是因為如此。這是否意味着習近平政府放棄通過調整政策來改善局勢的努力?不,不完全是。不能召開如此高規格的會議是有原因的。

一位在國內外關注中國經濟政策約40年的專家將目前的延遲歸因於10年前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的重要決定尚未實現,這是黨內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不同尋常:李克強成權鬥犧牲品,關鍵會議再次難產

第二位專家說,上個月因心臟病發作去世的李克強在2013年的三中全會上發揮主導作用,確定中國的基本經濟政策方向。該專家說:「人們現在可能已經忘記了,但那次會議決定的方向是所謂的『李克強經濟學』。」

那次會議是在中共十八大宣佈習近平為中國的頭號領導人、李克強為中國的第二號人物之後一年舉行的。

2013年三中全會通過的政策旨在指導未來10年的經濟發展。會議發表公報,其中包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表述:「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據官方媒體報道,與會者「聚焦於經濟體制改革,同時強調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

2013年的會議顯然側重於結構性改革,以減少中央政府的控制,並培育私營經濟和私營企業。這次會議還特別重視推進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的改革。

該議程在海外受到好評。一位專家指出,習近平政府的經濟政策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為特徵,並以其設計者的名字將其稱為「李克強經濟學」。

「李克強經濟學」在10年前是一個眾所周知的術語,但現在幾乎沒有人記得它的存在。李克強上個月在上海去世時68歲,對於黨內元老來說相對年輕。

中澤克二指出,在此期間,中國的經濟政策與2013年制定的方向背道而馳。「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政策被拋在後面。

但這是為什麼呢?

中澤克二稱,審視黨內權力鬥爭提供了答案。李克強本應是經濟的總指揮,但在實施政策時卻完全沒有表現出他的主動性。

改革國有企業失去吸引力,2016年兩家主要國有鋼鐵企業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的合併就是明證。 中共當局以「供給側改革」的名義推動的這一合併,導致鋼鐵產品的進一步供過於求。這是「越大越好」理念的負面影響。

李克強當時仍然痴迷於改革國有企業,並沒有坐視不管。他象徵性地表示,國有企業應該「瘦身」,這表明他反對大型國有企業變得更加臃腫。

中澤克二寫道,作為國務院的首腦,李克強本應負責宏觀經濟政策。但習近平已經很好地將權力集中在最高層,在此過程中令二號人物放鬆對經濟的控制。忘掉改革吧,習近平呼籲國有企業「做強做大」。做大國有企業的政策被迫通過,導致「殭屍企業」倖存下來,如果市場機制正常運作,這些企業就會被淘汰。

然後在2020年,進入第二任期的習近平政府開始向私營企業施壓。這一點在中國對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和其他科技公司的打壓中得到明顯體現。

文章指出,從過去十年的事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即使是黨內一致通過的經濟決策,最終也可能得不到執行。現在,中國經濟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的陣痛之中。由於中國大型房地產開發商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和其他企業面臨財務困境,確定三中全會的日期變得異常困難。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將無法開出任何藥物來緩解困擾中國社會的重大經濟問題。

如果匆忙召開三中全會,結果卻沒有採取有效措施,這將在國內外被視為令人失望的結果,並有可能使經濟更加悲觀。簡而言之,這樣的會議可能會適得其反。

 alt=

截圖來源:《日經亞洲》

政府只能謹慎行事

當今中國的動盪不僅限於經濟政策;這在政治和外交領域也有所體現,比如秦剛李尚福接連被免去外交部部長和國防部長的職位。秦剛和李尚福還曾擔任副總理級國務委員。

作為一項被廣泛視為權宜之計的舉措,中國最高外交官、秦剛的前任王毅兼任外交部長。但是國防部長和兩個國務委員的職位仍然空缺。

中澤克二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習近平政府「空手召開」二十屆三中全會,只會凸顯中國的不穩定。政府別無選擇,只能謹慎行事。

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正試圖解決當前的經濟問題,為此於10月30日至31日召開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由於房地產融資是一個大問題,會議重點討論了金融體系的穩定和銀行的健康。

當李克強還是共產黨的第二號人物時,金融政策主要由中國的內閣——國務院管理,其標誌是每五年召開一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

但在2022年10月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李克強退休了。他不僅離開黨的最高決策機構——政治局常委,還離開中央委員會。

201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但在2022年沒有召開,這是對慣例的藐視。一年後,在今年10月底,會議召開,但改組為共產黨領導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

目前負責金融事務的關鍵人物是中國國家副總理、習近平的親信何立峰。習近平和何立峰的關係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當時習近平擔任福建省廈門市副市長。

金融問題在政治方面極為重要

一位中國金融界消息人士表示,習近平政府認為,金融問題在政治方面也極為重要,如果沒有黨的領導和習近平親信的直接控制,中國就無法度過這場風暴。

與此相關的是,10月24日,中國的議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政府額外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370億美元)主權債券的計劃。

中澤克二指出,如果習近平出席下周在三藩市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論壇,一個選項是在他返回北京後的某個時間舉行三中全會。若習近平可以在平等的基礎上與美國總統登(Joe Biden)打交道,並向中國公眾展示他正在取得進展,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他將能夠向國內外解釋,至少在外交方面,中國正在取得成就。

在12月,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召開,這是決定下一年中國經濟管理方向的又一次重要會議。

一位熟悉習近平政府經濟政策的消息人士推測,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可能同時舉行。

中澤克二在文章最後寫道,隨着習近平如此徹底地集中權力,過去的政治日程變得無關緊要,重大公告可隨時發佈。二十屆三中全會是遲早要召開的。當它真的舉行時,應該密切關注它如何處理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問題,這是「李克強經濟學」的核心原則。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FX168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10/197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