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同事玲姐跟我抱怨:
「才剛開學,女兒說要換一副眼鏡,又得花好幾百。」
我寬慰:「孩子估計是看不清,才會要換的。」
玲姐皺了皺眉頭,一邊嘆氣一邊數落:
「我跟她爸每天省吃儉用,一分錢不敢亂花,一副眼鏡抵得上半個月菜錢了。」
「辛辛苦苦供她上學,就指望哪天考個好學校出人頭地。」
談到孩子時,父母大抵都愛展示自己的「辛苦付出」,並表示希望得到對等的回報。
如同宣誓:我的付出都是為了你,是你欠我的。
不禁想起一位任教30年的班主任說過:
「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容忽視,家長不要把生活的情緒過多地轉嫁到孩子身上,這非常傷害孩子。」
常說父母給予孩子的是無條件的愛,儘管他們傾其所有,但加上為了孩子這個前提,就已經宣判孩子虧欠者的身份。
父母的虧欠式教育,是一種家庭暴力
豆瓣高分台劇《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孩子》裏,講了一個讓人窒息的故事。
女兒乖巧懂事、成績優異,媽媽一直引以為傲,在眾人面前更是言論:
「養孩子就是一項投資,只有孩子讀書好,才是父母投資成功。」
女兒周末去補習班,媽媽給女兒拿計程車費時也不忘叮囑一句:
「這些錢都是省吃儉用下來的,好好念書,不然就是不孝。」
甚至用自己的一生的「犧牲」,來質問女兒:
「我和你爸爸都是什麼身份,我好歹也是留美博士,為什麼放着教授不做?」
「如果不是生了你們,我現在早就是博士了。」
女兒實在不堪父母的精神壓迫,從自家陽台一躍而下,留下那句:「整個世界,都沒有人愛我。」
父母還在痛心疾首:「我為孩子做了這麼多有什麼錯?」
殊不知,是父母親手把這場養育當作了交易,葬送了孩子。
父母把所有的付出,如同清單一樣,一一記錄了下來,時刻警醒孩子。
像點擊小白鼠一樣,讓孩子一刻不敢鬆懈。
債台高築的父母,讓孩子承受着最親的人給予的虧欠感。
負債纍纍的孩子,內心的痛苦無處可說。
如同這一段,抖音視頻:外地上班的女兒,難得回家吃頓晚飯。
剛上桌,媽媽就逼問女兒工資多少,見女兒遲疑,便命令:
「以後你每個月工資要上交一半給我。」
順手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賬本,上面詳盡的記着女兒長這麼大的每一筆開支,小到一根棒棒糖,大到上學的開支。
還有媽媽永遠掛在嘴邊的那兩句:
「爸媽起早貪黑,省吃儉用,你一定要考個好成績回報我們。」
「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
聽到媽媽的話,女兒最愛的餃子瞬間索然無味,心裏不由得騰出一種負罪感:
「要是沒有我,父母也不會這麼受苦。」
網友一語道破:「感覺太強的負罪感,不是因為愛來到世上,更像是還清父母的債而來。」
是啊,家本該是最有愛的地方,但有些孩子卻不是被父母疼愛長大的。
在父母眼裏養育孩子,是一筆可以置於案頭討價還價的賬單,脅迫着孩子如數償還。
孩子從小生活在虧欠的惶恐中,就是父母施加的家庭暴力,可想留有的愛所剩無幾。
那些感覺虧欠父母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有網友分享故事:
璐璐終於如願考上大學,本想填報感興趣的設計專業,可爸爸極力反對:
「學教師多好,以後是鐵飯碗,你要是學設計就是跟我們作對。」
璐璐無奈放下志願表:「我考慮一下吧。」
沒想到,凌晨1點,媽媽坐到璐璐床邊,熬紅的雙眼夾雜着淚水:
「我這些年腿腳不好,你爸爸一個人賺錢養家,里里外外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都是為了你。」
「我們砸鍋賣鐵地供你上學,你就這樣不懂事?」
璐璐自覺虧欠父母太多,為了讓他們放心:「我聽你們的。」
後來,璐璐考上了研究生,媽媽得知以後,苦口婆心:
「我們辛苦拉扯你這麼大,有多不容易,你爸爸最近身體也不好了。」
璐璐看着媽媽花白的頭髮,感覺每根都是為自己添上的。
璐璐又一次放棄讀研,回到老家。
為了讓父母開心,她早早地結婚生子,在生孩子那天,她告訴閨蜜:
「我根本不是我自己,我已經抑鬱好多年。」
一邊嚮往着活出自己的人生,一邊被拖回現實的泥潭,是皆因父母用那把名為「虧欠」的枷鎖,早已禁錮住了孩子:
「你的人生就是父母付出所有換來的。」
心理治理師海靈格說:
「孩子猶如家庭的保護神,會自願地做出一些自我犧牲,以換取拯救與父母的關係。」
虧欠感把孩子鎖在一個無法逃出的牢籠里,懂事的孩子只能試圖償還父母,但沒有終點,只剩下絕望淹沒掉自己。
奇瑞在《奇葩說》裏,講述一段自己的童年:
小時候跟姥姥一起去超市,特別饞橘子罐頭。
他低着頭看向地板,不敢看貨架上的罐頭,但實在沒忍住,伸手摸了一下。
姥姥看見走了過來,猶豫了一會,還是買下來了。
回去的路上,姥姥嘀咕:「這瓶罐頭七塊九,抵得上我們一頓飯錢了。」
他埋頭很快衝回家,那天的罐頭卻吃出了記憶中的苦味。
慢慢長大了,通過努力,早已擺脫了當初不富裕的境況。
但是身邊的朋友關心他,他不敢接受。
哪怕生病,他會告訴自己:「不嚴重的,還是不要去醫院。」
因為在他心里根深蒂固:「我不配被愛。」
可能無意的一句抱怨,就給孩子關上了一扇窗。
原本天真爛漫的孩子,失去了陽光的照耀,躲進虧欠感的黑屋子裏,不斷地否定自己。
不值得被愛,也學不會愛自己,可能是孩子過不好一生的罪魁禍首。
做孩子的守護者,是父母最大的自覺
自體心理學的開創者科胡特認為:「羞恥感是人類最深刻,最頑固的一種感受。」
孩子因虧欠而產生的羞恥感,會侵佔他們內心,讓孩子不能自拔。
父母掌控着孩子的虧欠情緒,稍有不如意願,就會隨時被提及。
這樣的父母,是該好好改變一下了:
1、有界限的愛孩子
隨着時代的變化,孩子的認知和需求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父母要多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需要什麼。
不要一股腦的把自己認為好的,全部「奉獻」在孩子身上,這樣反而會變成孩子的困擾。
要適當地退出孩子的世界,給予孩子一部分自由的空間,愛孩子不是全部,而是掌握適度。
有界限感的愛,才是愛子心切的父母們最需要的修行。
同時不要把孩子作為生活的全部重心,不要一味盡情的投入愛,要學會好好愛自己,經營好自己的人生。
只有充實豐盈的父母,才能跟孩子建立鬆弛,舒暢的親子關係,才不會把生活的不如意施壓到孩子身上。
2、平等地看待孩子
父母應該思考一下,與孩子的恩情邏輯:
孩子來到這個世上,並沒有選擇的餘地和權利,而是某種角度父母為了滿足自己,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上。
所以孩子對父母無所謂虧欠,就像胡適寫給兒子的信:
「我養育你,並非恩情,
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
所以,我既然無恩於你,你便無需報答我。」
父母不應自詡賜予者的身份,而是蹲下來平等地看待孩子。
在同一視線與孩子對話,給孩子朋友般的陪伴。
3、允許孩子不完美
紀伯倫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孩子終究是要長成他自己的模樣,不是父母意識掌控的產物。
孩子犯錯、不聽話、沒考好、想遠去,都是他們成長路上的一個個站點,再正常不過,父母要先從內心裏接納孩子,給他一個溫暖的懷抱。
是人就會有得有失,何況孩子,避免事事追求完美。
不要輕易給孩子打分,也不要苛求孩子100分,孩子會長成各種姿態,哪怕不是父母心中的姿態。
寫在最後
父母與孩子的相遇,已是這世間最美的緣分。
父母應成為孩子的守護者,灌溉着孩子長大,注視着孩子離開,而不是捆綁着孩子償還。
長成兩棵並肩的樹,相互依偎又各自生長,是父母能給孩子最稀罕的愛。
願父母和孩子都能順應四季生長,各自兩廂安好,成就彼此、兩不相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