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千年大計」雄安重金「搶人才」 江蘇促公務員「停薪留職」創業

河北雄安新區推出「雄才十六條」優惠政策,希望吸引人才,補貼願前往入戶的大專院校應屆畢業生及頂尖科學家。義工提供

雄安新區本周發佈獎勵人才及重點企業進駐措施。其中,頂尖科學家進駐者,將給予豐厚的現金補貼、住房等,應屆畢業的博士、碩士及學士,每月亦有3千至1千元(人民幣,下同)生活補貼。與此同時,江蘇省政府鼓勵公職人員「停薪留職」下海經商,保留其政府編制3年。

中國所謂的「千年大計」河北雄安新區,總投資超過8千億人民幣,但該項目背後的爛尾現象經常引發熱議。周二(7日),雄安新區推出了「頂尖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等各類人才引進,以及重大平台落地獎勵等16條政策措施,簡稱「雄才十六條」。其中,頂尖科學家到雄安工作,給予2千萬至5千萬元科研經費,另有3百萬元生活補貼,及獎勵一間不小於2千呎的屋。

資深財經評論人士蔡慎坤周三(8日)接受本台採訪時說,自從2017年宣佈設立雄安新區至今已經6年,除了硬件設置齊備,卻沒有多少人願意在當地生活。

蔡慎坤說:「房子現在蓋得很漂亮,原本是想把北京的人疏解到雄安去,現在看來,疏解的任務相當艱鉅。我相信一般生活在北京的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人是不願去的,民營企業更不願意去了。」

今年1月,有網民拍攝到雄安火車站前廣場上雜草叢生、不見人影;雄安站啟用兩年,每天僅幾列火車往返北京。

對此,蔡慎坤說:「習近平親自主導的工程怎麼辦呢?只能去吸引所謂的高端人才,由政府財政埋單,看看獎勵能否發揮示範效應。所謂頂尖級人才跟深圳、廣州給的待遇,跟雄安比也沒什麼太大區別。」

作為一項「千年大計」工程,雄安新區被當局定位為中國的現代化智能新城,並成為一個高科技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友好的示範區。

在十六條優惠措施中,亦有針對大專院校應屆畢業生。他們在雄安新區內參加求職應聘考試獲錄取入職後,5年內每月按博士3千元、碩士2千元、大學1千元發放生活補貼。同時,亦保障他們子女在教育、醫療健康、交通出行、文體休閒等方面,都享受優質服務。

雄安十六條吸引人才江蘇十四部門鼓勵公務員離職

對比「雄安十六」條措施吸引人才,江蘇省卻鼓勵公務員「停薪留職」。當地14個部門日前聯合決定,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鼓勵全省如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編制內的專業技術人員,保留體制內身份3年,離職創業,以減少政府財政負擔。

江蘇一網民李先生說:「江蘇省現在開始鼓勵公務員下海經商,我感覺回到了90年代,各地方政府開始趕人了。以前大家考公務員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有保障,未來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等等,估計不會像以前那麼好了。記得在80、90年代,土地經濟還未起步,地方財政極度吃緊,退休工資一般每月數百元。2000年之後出現土地財政,地方開始有錢了,退休工資漲了1至2千元。」

有親政府人員解釋,政府鼓勵公職人員到海外經商,藉以刺激民間資本的投資熱情,從而緩解財政壓力。江蘇的「第一槍」不僅是一個新的發現,更是創新思維和勇於實踐的體現。

不過網民就說,「官方給公職人員停薪留職,保留醫保社保,對納稅人公平嗎?」還有的說,「前兩年被停薪留職的人員最後都被清理了,還是叫當官的停薪留職吧。」

3年後可回到編制內的承諾難兌現

江蘇宜興時事評論人士張建平對本台說,近兩年來,政府依靠的土地財政無以為繼,惟有削減部門和裁員。

張建平說:「人民公僕太多,精簡是對的,但問題是機構精簡很多次了,最後是越簡越臃腫,沒有人願意離崗,說等3年後可以回到編制內,我看這種形勢發展,想做這種『回鍋肉』不太可能了。」

張建平認為,未來那些沒背景的公職人員很可能會被「離崗創業」,失去「鐵飯碗」。

新華網》早前報道,江蘇省人社廳、發改委等14個部門聯合下發通知,決定在全省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力爭於2025年前,每年支持20萬人自主創業,尤其鼓勵「離崗創業」。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08/1975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