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父母的肯定很重要,多跟孩子說肯定句,孩子一天比一天優秀

《少年說》中有個小女孩讓人印象很深刻,女孩在台上問自己的媽媽:「為什麼媽媽永遠看不到自己的努力,總喜歡打擊自己。

」媽媽是這麼回答的:「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斷打擊你,因為我認為你的性格裏頭,其實你要不打擊,你可能就有點飄。

女孩子一邊哭一邊說:「你們老是這樣打擊我,我就一定會覺得自己很差。」

但是媽媽還是堅信自己的打擊是對孩子的推力。

很多人在這個女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己也是從小被父母打擊長大的。

父母的語言有魔力

心理醫師蘇珊·福沃德教授曾說: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尤其是6歲以前的孩子,很容易把父母對自己的評價當成自己的個性。

孩子不跟人打招呼,家長就會說:「這孩子害羞、膽小。」

孩子不分享玩具,家長說:「你怎麼這麼自私,」

孩子玩鬧,家長說:「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

心理學上有一個「巴納姆效應」。它指的是,一個人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很容易接受外來信息的暗示。

語言有力量,能傷人也能養人。而越是親近的人,語言的力量就越強。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家庭是孩子語言、思維、性格萌芽的地方,父母隨口的一句話,可能對孩子影響深遠。父母的舌尖藏着孩子的未來,你用什麼樣的語言去形容孩子,孩子就會朝哪個方向成長。

暴力語言終成兇器

瀋陽心理研究所拍過一個公益短片《暴力語言終成兇器》,短片裡將「丟人」、「怎麼不去死」、「就沒見過你這麼笨的」、「豬腦子」這些語言做成刀、槍模型,將暴力語言無形的傷害變成可感知的武器,告訴人們語言暴力的嚴重性和危害性,青少年犯罪與童年時期遭受語言暴力之間有強烈的聯繫。

很多家長也困惑,為啥自己不管怎麼跟孩子怎麼說,孩子好像總是聽不進去,反而表現的越來越差,甚至到後面都不願意和自己溝通了。

「跟你說了不要這麼做,為什麼還要這樣子?」

「這麼簡單的題,教了你多少遍了,真是笨死了。」

「別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別哭了,再哭給你扔到大街上!」

……

據美國艾奧瓦大學一項研究可知,父母每天對孩子所說的話中,只有不足20%的為正面表述。平均每個孩子每天會接收到超過400條負面信息。

很多父母脫口而出的話,可能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也有些父母擔心孩子驕傲自滿,總是不斷挑剔孩子,卻忘了鼓勵和認可孩子的付出。對於認知發育尚不完全的孩子,這些就是致命的毒藥,長期的語言暴力,孩子長期接受錯誤的暗示,他會對自己出現認知偏差。會真的以為自己很差勁,真的很笨,真的很沒用,他不知道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

孩子需要正確的肯定和鼓勵

史丹福大學催眠專家戴維·施皮格爾博士明確指出:「在12歲以前,人的大腦信息傳遞途徑還未成熟,有近85%的兒童催眠感受性極高,4-10歲的兒童最容易接受催眠暗示。」

聰明的父母會給孩子積極的「暗示」,肯定是有能量的。

不管是和孩子講道理,還是回答孩子的問題,比起否定的詞,肯定的話孩子更能聽的進去。

把你習慣的否定性語言:「不要亂跑!不要大聲說話!不要碰那個!不要駝背!」

改成肯定性的話:「慢點走!小點聲!注意安全!挺起背會更精神!」

當父母用否定句式時,聽起來總是像在命令、指責,很容易激發親子矛盾,而且孩子還聽不進去。

而肯定的語句,會讓孩子覺得被尊重被認可,給孩子強大的內心力量。

和孩子溝通多說肯定句,少用否定句,就事論事,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養育的目標,是為了培養一個內心強大、適應生活的人。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個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你習慣說「否定的話」,那麼,停下這種語言輸出,改變從現在開始,對孩子說一些肯定型的話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90後育嬰師棠媽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27/197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