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張伯駒對文物的「執着」

—張伯駒的「執着」

作者:

近代「傻公子」該有兩個。一是早為公認的吳興劉承干,「傻公子」三字,始見於魯迅給楊霽雲信中,那是敬意的「調侃」。到一九五一年,這「傻公子」更致函浙江圖書館,要捐贈整個嘉業堂藏書樓的藏書、連房產、設備,更包括嘉業堂四周的空地。這次捐獻,其實是「搶救」。因土改時,「傻公子」要面對一些「民粹」,「傻公子」提出「捐獻」,這就令嘉業堂藏書能保存下來。此舉有遠見。「傻公子」,並不傻。

近代另一「傻公子」是張伯駒。張氏關心文物和劉承干無二致,但卻讓老友鄧之誠為之發狠說:「此人將來必以窮死」!這話是鄧氏聽說到張氏捐了一批字畫給市政協,博得一百二十元獎勵,鄧氏乃在日記中記下這句狠話。按:當時文物是不能轉賣的。只有捐給公家,再由公家予以獎金。這是潛規則。但問題是:「市政協」是「諮詢」機構,不是文物專業的機構,它不具備保護和管理文物的專業能力。顯然,張伯駒是「入錯房」了。這類事情易生腐敗,即使不產生腐敗,但不專業的處理,也同樣是災難。這類焚琴折桂的事,也曾發生在張伯駒身上。

據吳小如《京劇老生流派綜說》:一九三六年余叔岩陪張伯駒在福壽堂演過一次。那次張伯駒演諸葛亮,除余叔岩外,還有楊小樓、王鳳卿、程繼仙。「僅四將出場起霸,已被當時人譽為『此曲只應天上有』。張氏當場曾請人把演出實況攝成電影。」"解放後",張氏把這套影片獻給了國家,底片即存於北影倉庫。一九五八年以後,北影當局在清倉時竟把這套影片當成廢品燒掉。「三十年代十分珍貴的一部京劇文獻資料,就如此輕易地灰飛煙滅了。」

試想,捐獻給「對口」的文藝單位其遭遇尚且如此,那麼捐與不「對口」的「市政協」,又將如何呢?鄧之誠扼腕說重,「此人將來必以窮死」!是不幸而言中,後來張氏瀕危,醫院以級別不夠拒予「換房」的,這和「窮死」也差不了幾步。不過,顧及大義的人,是「雖千萬人吾其往矣」。「寵辱不驚」「仗義忘身」的「執着」。人多視為「傻氣」,但「傻氣」令人敬佩。

民初,張伯駒以名公子身份和涵養出現,張是博學多能,當中更有「執着」。在此只說他對「詩鐘」的一種執着。

「詩鐘」,是要兩句成對仗而又合乎詩律,句中要有「鍾眼」。「鍾眼」被規定的位置。簡言之是一唱、二唱以至七唱。如果雅言之則為鶴頂、燕頷、鳶肩、蜂腰、鶴膝、雁足、鴻爪。此外更有魁斗、轆轤、晦明、籠紗、碎錦、雙鈎、蟬聯等格。

詩鐘流行,是清末民初的文化氛圍,到此得說一下「寒山社」。「寒山社」創於民國三年,但宣統初已有雛形存在,初始人數也達數十人。到民國二年的年底,由易實甫加盟方始正式定名為「寒山」,未幾樊樊山加盟,於是群推領袖。其實始終其事者,是在於關賡麟的發起和主持,該社始終是「以文會友」的宗旨,是從不考慮參與者的社會階層和政治面目。正是這原因,寒山社課,數年之間發展到數百人。後來日本侵華,「寒山社」遷南京,復又遷重慶。隨「寒山」之後有「稊園詩社」也兼辦詩鐘。後來連反對「詩鐘」的陳石遺也來北京另組詩鐘社了,由辛亥到解放的三十多年間,北京有此文化氛圍。而張伯駒的青年、壯年、老年就是在這種氛圍中渡過的。因此張氏的「執着」「詩鐘」文化,正顯示張氏涵泳的文化精神。

張伯駒生於光緒戊戌(1898),在「寒山社」成立時(1914),他只十七歲,論年紀當然不會在該時期能縱橫壇坫。但以名公子的身份而追隨諸公,其親謦欬,隨杖履,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薰陶影響,造成張氏日後的「風尚」和「執着」。

其時寒山社中人視張伯駒為「小友」,後來更變成「老友」了。像許寶蘅、夏仁虎、陳海梅、黃公渚等「寒山」的中堅都和張伯駒相稔,當年陳海梅就對張伯駒是以「同年」相稱的,為的是陳海梅是戊戌科的會元(鄉榜首名),而張伯駒則是生於戊戌年,因而陳氏戲稱為「同年」。實則陳海梅生於一八五五年,是比張伯駒長四十三歲。

"解放後",老輩碩果無多了。像關賡麟在解放初還油印函件四出征詩,這和時代脈搏就不大協調,於是有朋友出言勸阻了。而張伯駒呢,他也曾組織了「庚寅詞社」(即「展春詞社」),未幾,也自動結束了。

但張伯駒的「執着」卻依然。反右未幾,張氏於役長春。「山高皇帝遠」,張氏做了兩件「執着」的事。

第一件是在那環境中編成了《春遊瑣談》,這分明是一種「執着」。他在《春遊瑣談》序中說在長春與舊雨新知如於省吾、羅繼祖等文士,「爰集議每周一會,談笑之外,無論金石、書畫、考證、詞章、掌故、軼聞、風俗、遊覽,各隨書一則,錄之於冊,則積日成書」。張伯駒的集稿方法,就很受郭則沄編《知寒軒談薈》的影響。

第二件「執着」的事是「七二鐘聲」,這本是張牧石和兩個朋友在一九六八至一九七二年的地下「詩鐘」的創作,這在當時都是被視為封、資、修的東西,這兩小朋友是「玩火」。但這事讓張伯駒老人見到了,居然見獵心喜,也要和青年人一起玩。其後四人幫覆滅了,再隔了六年,才能以油印方式面世,是以《七二鐘聲》為書名。

很難形容,這種執着是具多大的風險。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25/196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