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孩子被誇出抑鬱症?這3句話不是鼓勵,而是捧殺,太多父母中招了

這兩天,可把鄰居愁壞了。

她說,孩子學習一直很努力,可最近突然躺平了。

從沒打擊過孩子,還經常誇獎他,怎麼突然變成這樣了?

後來,和鄰居聊了聊,發現問題恰恰出現在「誇獎」上。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奉行「鼓勵式教育」。

認為越誇獎孩子,他們就越自信、優秀。

從羅森塔爾效應來看,這也有理可循。

但現實是,並不是所有的稱讚,都能溫暖孩子的靈魂。

某些看似鼓勵的話,對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種打擊。

「只要你想,就一定能做到。」

這句話表面上聽起來,好像是父母對孩子能力的信任和肯定。

其實背後隱藏的,是父母對孩子「理想化」的投射

電影《墊底辣妹》中,男生玲司本是個很聰明的孩子。

可上了高中之後,便沉迷遊戲,無心學習了。

無奈之下,媽媽把他送到了「課外補習班」。

坪田老師在接待這對母子的時候,是一臉的疑惑。

一邊是焦慮不已,緊張兮兮的媽媽,另一邊是狂打遊戲機,完全擺爛的孩子。

為什麼玲司對媽媽的情緒,可以如此地不在乎,甚至有些反感呢?

通過溝通,坪田老師終於找到了癥結所在。

原來,玲司一家三代都是律師。

爸爸希望玲司能和自己一樣,考取名校,將來也成為一名律師。

「這孩子很聰明的,只要他想做,一定能做到的。」

老師聽到這句話後,立刻就打斷了談話。

「玲司媽媽,只要做就能做到,這句話是不好的。

假設玲司做了卻沒做好的話,就是證明自己無能了,孩子會越來越消極了。」

其實,父母對孩子賦予過高的信心和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戀」情結。

——我這麼優秀,我的孩子肯定也不會差。

龍生龍,鳳生鳳,這不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嗎?

其實我和孩子相處時,也會有美化濾鏡,幻想孩子將來能比我優秀。

當然,一部分原因是,我真的希望他將來能過好自己的生活。

但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的:

孩子不優秀,不是從側面印證了我的無能嗎?

所以,我們會無意識地拔高對孩子的期待值。

事實上,孩子和父母一樣,也是討厭無能感的:萬一努力了,還是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呢?

為了逃避這種感覺,孩子往往會選擇什麼都不做。

就像「超限效應」所說的一樣:

如果家長過度表揚孩子,不僅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好,反而會讓孩子反感,甚至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做得更好。」

父母說這句話的初心,其實是想鼓勵孩子更進一步。

但可能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潑了盆冷水。

之前看到一個心理諮詢師分享的案例。

初中女孩小晗,好幾次因為呼吸性鹼中毒在考試中昏迷。

醫生判斷可能是過度緊張導致的,於是建議媽媽帶小晗去看心理科。

果不其然,經過診斷,女孩不僅有重度焦慮,還伴有抑鬱情緒。

不過,小晗媽媽不斷強調,對孩子一直是鼓勵式教育,怎麼會有心理問題?

後來,諮詢師單獨和小晗聊天時,才發現了根源所在。

小晗說,我現在一想到數學,就特別緊張,根本辦法應付考試。

原來,數學一直是小晗的短板科目。有一次因為題目比較簡單,她考了95分。

父母很開心,便鼓勵她說:我相信,你下次會考得更好。

可小晗聽到這句話,並沒有感到開心,反而開始害怕數學考試了。

她擔心下一次,不能比這次更好。結果,越緊張,越考不好,狀態越老越差,陷入了惡性循環。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向父母「炫耀」自己的小成績,小成就,是希望得到父母當下的肯定。

而父母對「下一次」的期待,在孩子的眼裏,便是對「這一次」的否定

——因為這次的成績不夠好,所以下一次要更好。

這種類似的鼓勵,本質上是父母在不斷提高,判斷孩子優秀與否的標準。

孩子總是無法在當下獲得認同感。

久而久之,孩子便會滋生出一種潛意識:我永遠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

孩子感覺當下的自己是羞恥的,對未來的自己又是焦慮的。

這種焦慮感,就像我們必須要完成領導佈置的kpi一樣。

畢竟,沒有人能保證下一次,肯定能比這次好。

這種鼓勵,更像是在強行施壓。

「和xxx比,你已經很優秀了。」

前幾天,我帶兒子參加了「兒童詩詞大會」比賽。

有個6歲的男孩,一路披襟斬棘,拿到了第二名,第一名是個10歲的女孩。

這個成績,對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真的很優秀了。

可是,這個男孩從領獎台下來以後,一臉的不高興,獎狀也在手裏攥得皺巴巴的。

沒一會兒,孩子爸爸過來了。

他完全沒有責怪孩子,而是安慰道:「哎呀,沒事的,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可接着又指着另一個孩子說:

「你看他,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你可比他優秀多了。」

一開始,我還奇怪,孩子這么小,怎麼好勝心這麼強?

聽到爸爸的話,我大概明白了。

他對孩子的教育,可能偏向於「比較式鼓勵」。

有的父母喜歡拿孩子跟更優秀的比,結果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

所以,有些父母就另闢蹊徑,反向思維:

——那跟差的比,是不是能培養孩子的自信?

我的答案是,不能。

這樣做往往只能激發孩子的自負心、競爭欲,很難讓孩子獲得真正的自信。

為什麼呢?

因為自信是內心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它不是通過比較得來的。

即使跟差的比,也會給孩子植入一種觀念:

我的價值,是在與他人競爭中產生的。我好,是因為我比別人強。

如此一來,孩子就會一直想要通過「打敗」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而且好勝心過強,很容易引起敵對心態,以及對他人的「恨意」。

畢竟這個世界上,總有人比「我」更好,更優秀。

孩子會非常排斥和更優秀的人交往,因為這會讓他們感到嫉妒和自卑。

而且,在「比較式鼓勵」下成長的孩子,對於不如自己的人,可能會存在「看不起」的心態。長大後,也就更容易成為那種鄙視弱者,缺乏同情心的人。

那麼父母到底應該怎麼鼓勵孩子呢?

心理學有一個觀點,孩子的根本需求是歸屬感,他們要在父母這裏確保自己的獨特性。

也就是說,孩子需要父母看到當下的、真實的自己。

對孩子來說,父母最有效的鼓勵是,肯定他的個體價值,而不與他人、環境做比較。

那麼,我們拿上面的反例,來做一個正確的示範,比如:

把「只要你想,就一定做得到。」

換成:

如果你想的話,可以嘗試一下,成敗都是經驗,爸媽永遠是你的後盾。

把「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做的更好。」

換成:

我們看到了你的努力和進步,爸媽很為你感到驕傲。

把「和xxx比,你已經很優秀了。」

換成:

在爸媽心中,無論你的成績如何,你都是獨一無二的。

歸根結底,我們既然要鼓勵孩子,那肯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他們的需求是什麼。

而不是把自己的期待,看似隱形地加進去。

因此,我們在言語前,或許可以先想一下:

這到底是在鼓勵孩子,還是想給我們自己一些心理安慰?

如果是後者,那我們可以用這條原則來調整思路:

父母要讓孩子認知到自己的價值,這無需通過他人的肯定、評價,才得以存在。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窈窕媽媽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15/196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