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周潤發嘆香港電影欠自由 電影人踢爆「反送中」後中港均審查政治背景

香港影星周潤發在韓國的「釜山電影節」獲頒「亞洲電影人獎」時發表感言指,1997回歸中國之後,香港「有所改變」,中共當局審批劇本,令香港電影創作失去自由。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向本台表示,除了審查劇本,「失德演員」被封殺也增加投資成本;有電影人更向本台揭露,在「反送中」之後,中國電影局進一步審查香港演員、導演的政治背景與言行。本台翻查近年中港合拍片的數據,合拍片的數量、中港兩地與海外票房皆跌,電影人坦言,這是香港電影欠缺創作自由下面對的困境。

香港影星周潤發在韓國的「釜山電影節」發表感言指,1997回歸中國之後,香港「有所改變」,令香港電影創作失去自由。

香港影星周潤發在韓國的「釜山電影節」獲頒「亞洲電影人獎」時發表感言指,1997回歸中國之後,香港「有所改變」,中共當局審批劇本,令香港電影創作失去自由。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向本台表示,除了審查劇本,「失德演員」被封殺也增加投資成本;有電影人更向本台揭露,在「反送中」之後,中國電影局進一步審查香港演員、導演的政治背景與言行。本台翻查近年中港合拍片的數據,合拍片的數量、中港兩地與海外票房皆跌,電影人坦言,這是香港電影欠缺創作自由下面對的困境。

周冠威:發哥講遲了20

周潤發說:自從1997年後,很多不同的事情都改變了,我們要留意政府的取向。

對發哥在「釜山電影節」的感言,《十年》、《時代革命》導演周冠威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這言論「來得太遲」。

周冠威說:(發哥)20年前這樣講就好了。一些有權力,無論是演員、電影老闆或者業界一些有權力的人,你們執掌著這麼龐大的資源,而不去守護我們的創作自由。

周冠威又表示,由2003年香港加入CEPA之後,香港電影從此分為「有審查的合拍片」與「沒有審查的港產片」;但自《港區國安法》實施之後,所有香港電影也「被審查」,電檢處審查電影裏每一個畫面,或要刪片、或不批上映。他透露,除了短片,很多劇情片都被要求刪片,製作人也不敢發言。

周冠威說:(香港電影人)這麼多年慢慢去蠶食,去迎合這個審查制度,導致香港的市場或者整個工業的發展,無論是培育明星、培育演員,統統都是落後的。

周冠威表示,香港電影業界開始自我審查,並不自由。(張仕仁攝)

電影局審查劇本要合符國

2003年中國與香港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CEPA),啟動「中港合拍」模式,除了2019年放寬香港演員比例以外,20年來的合拍片所有劇本,也須經電影局審批才可開拍。

去年(2022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的《神探大戰》,英皇電影老闆楊受成在慶功宴上首次向傳媒披露,因《神探大戰》涉及黑警、臥底、黑社會與血腥場面等內容,不符合當局的標準,電影由交劇本到電影局審批,再到上映一共花了3年。

英皇老闆楊受成大爆《神探大戰》與電影局親自交涉,當局審查了3年才可上映。(電影劇照截圖)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發言人田啟文接受本台訪問時指出,中港合拍片難免是「要符合國情」,劇情不能有色情、鬼怪與黑警的內容等,但如果電影要進入內地市場,只有配合國家的制度作出妥協。

田啟文說:香港不會槍斃你的電影,禁止你的電影,最多是要求刪剪某些場口;內地制度不同,先想拍戲,先弄好劇本,然後拿準拍證,然後拍完再交由(電影局)審片,拿到俗稱為「龍標」的准映證,要妥協和明白市場的制度。

田啟文又指出,2021年落實的《演出行業演藝人員從業自律管理辦法》,演員一旦「品德或言行出現問題」,他們的電影便不能上映,這政策對電影投資者有一定的風險。

中港合片部數、票房皆

內媒經常指香港電影要背靠中國電影市場,事實上中港合拍片近年在中港兩地與海外的票房已大不如前。

記者翻查2019年至2021年《香港電影業資料匯編》,從合拍片的比例、中港兩地的票房與票房比例分析,發現疫情期間中港合拍片已出現「微妙」的變化。從電影的數量看,「香港電影」當中的中港合拍片比例明顯縮少,2019年合拍片為24部,佔49部「香港電影」當中約48%;2021年合拍片跌至14部,47部「香港電影」當中佔29%。另外中港合拍片在香港的票房成績亦一直向下,由2019年1.9億港元,跌至2021年只有8000萬港元。

周潤發主演的《別叫我賭神》在內地上映半個月,票房不到1億,連內地媒體也向中港合拍片吹冷風,指香港傳統影星已失去叫座力。(電影海報截圖)

合拍片內銷不成失外埠市場

記者再翻查2019年至2021年合拍片在內地的票房資料,熱門題材如警匪與劇情片的票房,已越來越難衝破10億人民幣,八、九十年代影星的票房更是「斷崖式」下滑。《怒火》、《拆彈專家2》、《葉問4》與《少年的你》的票房,介乎11至15億人民幣之間;2020年成龍的《急先鋒》只收2億人民幣;而今年6月在內地上映周潤發的《別叫我賭神》,上映半個月也收不到1億人民幣。

「合拍片」陷入尷尬局面,斥巨資製作的電影在內地票房既不理想,亦不賣埠。2020年與2021年台灣最賣座的香港電影,分別是甄子丹的《肥龍過江》與劉德華的《拆彈專家2》,票房分別收1300萬台幣(330萬港元)及9100萬台幣(2300萬港元),慘澹收場。

電影人踢爆:合拍片不賺錢是公開秘

記者聯絡到曾參與合拍片的電影人陳永成(化名),他坦言中港合拍片在內地、海外也不賺錢是公開的秘密,合拍片的存在,主要是電影局與兩間香港電影公司每年簽訂協議,「跑數」充撐住合拍片的片量。

陳永成亦透露,除了劇本的審查,2019年之後最大的改變、也是最扼殺創作的,是當局開始審查香港演員、導演的政治背景。他舉例說,2021年上映劉浩良導演的《除暴》,電影局審查劉浩良的政治言論、2019年的一言一行,因此《除暴》審查兩年才能上映。但陳永成認為,對於新一代電影人來說,香港仍然需要合拍片。

陳永成說:如果嘗試去拍一些大片,可以去做合拍片;如果有志的年輕電影工作者還想拍電影,留在香港拍多元(題材)的事,反而是好事。

周冠威亦指出,目前連香港電影行業也開始審查電影人的政治背景,對創作自我審查,電影人要獲更大的創作自由,目前只有向海外尋找製作資金。

記者:張仕仁責編:李世民網編:江復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07/196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