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美國宇航局(NASA)緊急暫停了對小行星貝努樣本的研究工作,因為科學家們打開裝載樣本罐「觸摸和移動樣本採集機制」(TAGSAM)的太空艙後,發現艙蓋內壁和罐上有神秘的黑色塵埃。
據報道,美東時間9月24日10時52分,NASA探測器Osiris-Rex投放的太空艙按計劃成功降落在猶他州沙漠中,太空艙攜帶着探測器采自小行星貝努的樣本。26日,當科學家們打開太空艙,發現銀色艙蓋內壁和樣本罐頂蓋被黑色物質弄髒了。
NASA表示,將對這些灰塵進行快速外觀分析,以確定其是否來自小行星貝努的物質。
當科學家們打開太空艙,發現銀色艙蓋內壁和樣本罐頂蓋被黑色物質弄髒了。
該機構稱,這些神秘的殘留物很可能是採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造成的。
OSIRIS-REx首席研究員丹特·勞雷塔(Dante Lauretta)記錄下了成功打開太空艙蓋子後樣本罐的照片。
工程師們估計,罐子裏有250克(8.82盎司)來自貝努的物質。NASA的首席館長尼科爾·倫寧(Nicole Lunning)說,精確測量還需要幾周時間。
這些采自小行星貝努的樣本可以幫助科學家揭開生命起源的奧秘,還將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這顆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並為未來的小行星偏轉工作提供信息。
為了研究這些問題,科學家們必須小心保存、保護和處理小行星樣本。
樣本罐頂部可見神秘的黑色塵埃。
據悉,OSIRIS-REx是「起源、光譜解讀、資源識別、安全-巨岩探測器」(Origins, Spectral Interpretation,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Security-Regolith Explorer)的首字母縮寫,它在貝努小行星上短暫着陸,並用機械臂舀起樣本,成為美國第一個從小行星上採集樣本的任務。
2016年,耗資10億美元的OSIRIS-Rex探測器搭乘火箭升空。兩年後,它抵達小行星貝努,並於2020年使用長棍真空吸塵器從小行星上抓取碎石。
探測器返回時,已經飛行了40億英里(約合62億公里)。
太空艙在美東時間6時42分被探測器釋放後,以每小時27650英里的速度沖入大氣層。
至關重要的是,樣本不能受到地球上任何東西的污染,降落傘在2萬英尺的高度展開後,將它的速度減慢到了11英里/小時。
24日10時52分,太空艙按計劃成功降落在猶他州沙漠中。太空艙隨後被空運到位於休斯敦的約翰遜航天中心的一個新實驗室。
貝努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危險的小行星,因為它與地球的軌道相交,在已知的太空天體中,它撞擊地球的幾率最高,預計它將在2182年9月危險地接近地球。
投放太空艙之後,Osiris-Rex已經在追逐小行星阿波菲斯,並將於2029年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