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蘇黎世報》近日發表評論說,中國人吃苦耐勞,但中國人的耐心也是有極限的。
據德國之聲報道,《新蘇黎世報》近日發表評論說,中國人吃苦耐勞,但中國人的耐心也是有極限的。
文章說,去年十一月,年輕人走向街頭,抗議政府的清零政策,這說明政府如果不能採取措施重振經濟,中國社會同樣可能失控。
文章分析說,長期以來,中國政府與民眾有一種默契,政府允許民眾賺錢,民眾則放棄政治參與。但現在這種默契被習近平打破了,習近平以意識形態為中心的政治路線讓人們對未來沒有信心。
文章舉例說,習近平發起的整治運動,讓數以百萬計的高科技和教培行業的年輕人失去了高薪的工作。
文章強調,中國要想進一步提升富裕程度,需要的是更少國家管控,而不是更多。近來中國政府不斷強調要給予民營企業更多支持,但這反而引起民企的不安,人們搞不清楚政府到底要幹什麼。
文章說,只有讓政治遠離經濟,市場的力量才會被釋放,中產階級的不滿才不會演變成抗議和社會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