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老底遭揭太不堪!華為突破美鎖喉?幽靈殺手 最後的絕殺;中國人正千方百計把資金轉到境外

老底遭揭太不堪!華為突破美鎖喉?幽靈殺手 最後的絕殺;中國人正千方百計把資金轉到境外;無奈的選擇,近九成中企「走出去」尋商機;台積電前大將離開中芯曝內幕;中美科技戰,中共攬才由明轉暗

華為新推出的Mate60系列手機採用7納米晶片技術,不過這項技術存在三大天花板,華為難以突破。

中國房地產市場走到今天,應驗了大宗商品具備「超級央行」特徵的宿命。

無奈的選擇!近九成中企「走出去」尋商機。

中共的「千人計劃」走入歷史,新的攬才計劃由明轉暗,更加隱蔽。

華為新機7納米晶片活命,三大天花板難突破【阿波羅網報道】

阿波羅網林億報道/華為新推出的Mate60系列手機,引發外界對中國手機晶片是否突破美國科技封鎖的猜測。實際上這款晶片只能說是華為無奈的選擇。晶片採用的技術並沒有什麼創新,而是台積電40年前提出的技術,後來棄之不用的光刻堆疊技術。

這款晶片長期存活下去,還存在三大問題。

一是採用深紫外光刻機,多次堆疊光刻,做到7納米已經是極限了。

二是成本很高,沒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當然在中共煽動的愛國主義氛圍下,中國國內還是有人買的。

三是一旦西方國家禁售DUV光刻機,這款晶片也就徹底歇菜了。

台灣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他對中國能生產7納米晶片,並不感到奇怪,但這些只是短期影響,未來1、2年,中國的晶片製造已無法提升。

他指出,「我認為,長期來說,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還是受到美國的禁令,其實它很難繼續發展下去,中國的半導體產業自主性,最多大概到7納米為止。」

楊瑞臨表示,再過1、2年,無論是高通、聯發科,蘋果,還是三星手機晶片都有5納米或3納米晶片,中國想在7納米晶片基礎上做出跨越,難如登天。

這是中國最先進的水平,與蘋果公司2018年推出的iPhone晶片所使用的工藝相當。

評論人士許美華表示,中芯去年就傳出,可以用DUV重複曝光做出7納米,這本來就不是新聞。去年,就因為這個消息,美國聯合荷蘭、日本盟友,大規模禁止14-16納米以下的DUV設備,禁售中國半導體廠商。

用DUV重複曝光做7納米,不只是良率很低、成本很高的問題(成本很高,傾國家之力補助,可以解決)。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製程極耗產能,無法大量量產。

我猜,這是華為手機上市數量有限的最大原因。

華為手機最風光的2020年,光是上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是1.05億支。

但是,那時候是台積電幫華為做AP晶片,現在,靠中芯數量有限、愈來愈舊的DUV機台,能做到什麼程度?更何況,舊設備未來可能還要面臨原廠零件斷貨的問題。

從性價比角度,華為Mate60 Pro不值得購買,同等價位iPhone更值得入手。

彭博社的文章稱,中芯用深紫外DUV光刻機,採用多重光刻法,通過4次或更多次光刻,實現了7納米。這個方法台積電40年前提出,現在已經棄之不用。

網友們認為中共的宣傳是愛國綁架。

「共產黨的各個媒體大喇叭,抖音快手,評論區,到處都是公務員,監獄服刑人員的,打雞血似的發帖,和愛國綁架。這根本就不是買手機的問題,這就是共產黨要韭菜人礦綁上共產黨的戰車。」

有網友則認為,華為手機最要命的是隨時監視使用者。

「要買華為手機!最主要的原因還不是價錢性能,關鍵是那個東西就是時刻跟在你身邊的間諜!你的一切私隱都不復存在,弄不好,你會因為用了這個手機進了監獄!」

也有網友認為,這是給中共塗脂抹粉,老百姓照樣苦哈哈。

「每一次「不惜代價」,背後都有無數個家庭破產破落。而且這些科技進步只是變成中共打貿易戰的籌碼,草民的收入和房貸不會有一點寬鬆。」

阿波羅網評論員工楊旭認為,這款晶片植入華為手機,宣傳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能夠讓中共在老百姓面前吹噓一番,就行了。只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是中共的一貫做法。

最後的絕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宿命

國內財經專家如松撰文指出,今天的歐佩克+已經壟斷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石油產量、六成的石油出口量,他們就可以通過控制供給和出口量進而控制全球的供需處於緊平衡狀態,如此一來就會逐步殺死市場中幾乎所有的空頭,最終讓油價成為整個市場的信仰。

無論樓市還是油價,當成為信仰之後就是信仰的破滅。

現在地方政府正在轟轟烈烈地推出樓市刺激政策,對一線城市或許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對於多數低能級城市的效果就很可能有限,源於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樓市信仰或許還在,但全民的樓市信仰已經不在,要想重建信仰的最基礎性條件是讓居民兜里有銀子,而且還要讓居民相信未來自己會有越來越多的銀子,這顯然是系統工程,並不是幾條刺激政策就可以解決的。

當美國所釋放的石油儲備在流通環節形成的過量庫存被歐佩克+的減產行動清除之後,油價就重新步入升勢,這是對空頭的第一次屠殺,是對空頭的第一次打臉。

過去幾周石油市場的走勢,是對空頭的第二次屠殺。

未來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等等。

當空頭不斷被屠殺之後,市場就會逐漸看清壟斷價格的威力,市場中的資金就開始放肆做多,讓歐佩克+的欲望與資金的貪婪緊密結合在一起,最終就會讓油價成為信仰。

當油價成為信仰之後,就到了信仰破滅之時!

當油價形成信仰開始在短期內加速上漲之時,市場中的紙幣流動性就會快隨耗盡,就會導致家庭部門或高債務行業的企業集中破產——危機爆發。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會發揮作用,當油價短期暴漲時,意味着能源和大宗商品生產國徵收的租金飆升,其他能源和大宗商品淨進口國在經濟活動中所獲得的收益驟減(即本國GDP增量劇烈下降),當收益為負數時就是經濟衰退,收益就無法覆蓋本國的債務本息之時就會導致債務危機的爆發。

危機爆發之後,需求在短期內快速暴跌,石油公司連儲油的地方都找不到,油價的信仰就迅速破滅。

所以實物貨幣價格劇烈上漲就是幽靈殺手,就會對債務市場形成最後的絕殺!

無奈的選擇,近九成中企「走出去」尋商機

9月5日,香港貿易發展局(下稱「貿發局」)公佈了《香港作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拓展「一帶一路」及RCEP機遇首選平台》調查報告。

今年5月至7月,貿發局訪問了791家主要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營運的大陸企業,了解企業目前「走出去」的策略,及面對的營商挑戰。

調查顯示,83.9%受訪中企表示,正面臨各種挑戰,包括地緣政治緊張、市場需求不足、融資困難等。近九成企業表示,計劃未來1–3年「走出去」,發展國際業務。

其中,71.6%的企業希望前往中國以外的14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國發展業務;64.3%企業希望前往其它「一帶一路」及相關的新興市場,包括中東丶中歐及東歐丶南美丶非洲等地;45%企業希望到美加兩地,願到英德等先進國家的企業有30%。

「走出去」企業主要計劃拓展四大領域業務,分別為物流運輸(28.8%)、市場銷售(26.9%)、投資設廠(23.3%)及海外採購(15.9%)。

中美科技戰諜對諜,中共攬才由明轉暗

據江系背景的香港南華早報4日報導,中國政府仍致力於向人才招手以強化科技自主,並且以有系統的方式,改以委由地方政府、中介、獵頭公司,甚至是人際接觸等居間的方式,爭取在美加英等國的科研菁英歸國。

而且為了保護從事尖端科研與研發並有意返國的申請者,相關保密措施達到最嚴謹的規格,像是絕對不從社群平台等網路傳輸敏感訊息與資料。

但是並非居間人出面,這些中國政府亟欲爭取的菁英就會點頭,多數在學術界或業界的顯赫人物,比較願意接受經由信任的人際接觸邀請。

報導舉例,付向東原本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細胞和分子醫學教授,由於他和武漢大學合作而「被迫辭職」,今年3月間來到西湖大學,繼續他帕金森氏症與其他退化性疾病的研究。

不願具名的中國頂尖大學系主任告訴南華早報,付向東是由西湖大學校長親邀並給予豐厚的待遇,而且與這種等級科學家的僱用合約都是依個案而論。

同樣是南早4日報導,中國成立了新的最高科技規劃部門「中央科技委員會」,並已於7月召開首次會議。

不同於官方總是大肆宣傳新機構,除了科技部官網約略提及,中央科技委員會於7月10日召開學習會,以貫徹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的精神,其餘付之闕如。

大陸人轉移資金的又一種方式

Quart網站9月5日的報道,本周一些香港銀行的分行外排起了長隊——排隊者大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他們等待開設新的香港銀行賬戶,為在香港購買的保險提供資金。

通過購買香港保單,內地人可以將資金轉移到海外——這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金融安全——在大陸不透明的經濟引擎面臨熄火之際,這一點現在尤其受到大陸民眾重視。

疫情前,大陸客戶已經是香港保險業務的重要客群,佔香港保險市場約三分之一。隨着陸港恢復通關,多家香港銀行與保險機構最新數據顯示,大陸遊客赴港開戶及承保數據都明顯增加。

官方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遊客的新增保費飆升至319億港元(合41億美元),遠高於2018年和2019年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Quartz網站的文章分析,中國房地產危機是資本湧向海外的另一個推動因素,因為房地產業放緩有可能波及金融業。

台積前大將離開中芯,蔣尚義親吐:不被信任

鴻海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今年76歲,曾經擔任台積電共同營運長、之後在分別在2016年和2020年,兩度加入中國的中芯國際,甚至一路當到副董事長。中間也曾加入武漢弘芯擔任執行長。3日,他在節目上透露,自己在中芯國際時,不被信任。

鴻海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2023.9.3):「那有兩次北京有高級的這個領導,要來北京的中芯國際來視察,那董事長就叫我去北京,那我就去了。去了以後,到了官員要來的前一天,告訴我說,這個是非中國籍的,不能來參加。」

離開中芯國際後,蔣尚義目前回到台灣擔任鴻海集團的半導體策略長。他指出,就算沒有美國的半導體禁令,中國的半導體,也不成功。

鴻海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他們開始大量投資半導體,應該是在差不多十年前的事情。那美國開始對它限制,是近幾年的事情。可是這個幾年,它沒有被限制的時候,它半導體做得也不成功。也不完全是(美國的)限制,讓它不能發展,它自己做半導體的方式,我相信他們要檢討。」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908/1951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