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碰上拜登的硬骨頭,習近平的戰狼無可奈何

法國世界報北京通訊員勒梅特(Frédéric Lemaître)表示,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外交在美國的強硬前遭受挫折。放棄參加新德里二十國集團峰會的習近平面臨着與華盛頓的關係將持續惡化。

勒梅特在其文章中寫道,習近平將不出席於9月9日星期六和9月10日星期日在新德里舉行的G20峰會。為什麼呢?

在中印兩國發生邊境衝突的情況下,這是為了不突出印度總理莫迪嗎?這是因為習近平更希望推遲與美國總統拜登的見面嗎?這是因為習近平在中國有很多事情要做嗎?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習近平的缺席突顯了中國一號人物今年秋天必須要面對的困難。

勒梅特表示,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十個月之後,習近平的身邊都是他自己挑選的人,在2020年到2022年之間讓中國幾乎陷入癱瘓的新冠清零政策也成為了遙遠的記憶。可是,儘管如此,中國在經濟和外交領域的陰雲卻越聚越多。

曾經預測中國經濟會強勁復甦的專家弄錯了。中國經濟的狀況可能沒有某些西方人所說的那麼糟糕,但房地產危機、地方政府的債台高築以及青年失業率高到不再公佈,這些都是中國面臨的重大結構性問題。很少有經濟學家還相信中國今年能夠實現最初預計的5%的增長率。

中共總理李強與他的前任一樣,多次發表有利於私營部門的講話。他在八月份視察富裕的省份廣東時強調,「要深化改革開放……創造一流的經商環境。」但習近平幾個月來強調「國家安全」優先,這表明中共打算繼續控制經濟。一位計劃將其部分生產轉移到東南亞的工業家最近告訴我們說,「五年前,我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但現在不再樂觀了。」

美國對台軍事援助

勒梅特繼續寫道,美國對中國發動的技術戰、台灣周邊發生衝突的可能以及西方制裁的前景,讓商界和政治領導人感到擔憂。8月份,57位被譽為「民族榮耀之源」的科學家應邀前往海濱度假勝地北戴河,與每年夏天都聚會在那裏的中共領導人一起,探討「高水平科技自主權」問題。

對美關係仍然是中國外交的基石。7月份以來,拜登政府派出四位代表相繼訪華:他們分別是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以及商務部長雷蒙多。如此多的訪問旨在顯示華盛頓的善意,但這並沒有解決任何爭端。

8月份,拜登甚至做出了兩個只會激怒北京的決定:拜登簽署了一項新法令,更加嚴格地限制美國在半導體、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領域的對華投資;隨後,8月29日,美國國務院又通知國會,向台北提供一筆8千萬美元的資金,這是在海外軍事融資規劃框架下,向台灣提供的第一筆資金。到目前為止,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但沒有提供購買武器的財政援助。

從北京方面來看,這兩項決定證明了,與其所說的相反,拜登政府確實是在尋求兩國經濟的脫鈎,不再遵守「一個中國」的政策。

此外,台灣將於2024年1月舉行的總統選舉對北京來說似乎不利。富士康的前老闆郭台銘宣佈參選成為第四位候選人,只會分裂反對派。如果郭台銘堅持參選不放棄的話,這會有利於領先的候選人,也就是現任副總統、民進黨的候選人賴清德。

金磚國家擴大

勒梅特表示,北京目前面臨兩難的境地:如果對「美國挑釁」做出的反應越大,就越會讓台灣人感到害怕,就越會有利於自己最討厭的民進黨候選人;如果越是威脅台灣,就越是會鼓勵韓國和日本向華盛頓靠攏。美國總統拜登、韓國總統尹錫悅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8月18日舉行的戴維營峰會被白宮描述為「新時代」,這一峰會標誌着既感覺到朝鮮威脅也感覺到中國威脅的這三個國家,關係再度升溫。

勒梅特強調,面對拜登的活躍,習近平今年夏天能誇耀的只有一項外交成果: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將新增六個成員國(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亞、沙特阿拉伯、伊朗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雖然中國準備在10月中旬慶祝「一帶一路」十周年,但是,巴基斯坦反覆發生的騷亂和非洲的政變都表明習近平的這一倡議是不夠的,是遠遠不足以穩定決定加入「一帶一路」的國家。普京宣佈出席這一周年慶祝活動可能會讓其他嘉賓黯然失色,並進一步損害中國和習近平在許多國家的形象。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906/1950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