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一大難題!習應如何向各國領袖保證?

—中國經濟遇結構性阻礙 美國學界不看好未來

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2023年8月31日就中國的經濟衰退問題舉辦研討會

近期,中國經濟的不景氣引發國際社會關注,外界擔憂,如今的現狀將會是中國經濟節節敗退的開端。而在新冠疫情後,中國的經濟究竟能否復甦至疫情衝擊前的水平?本周四,美國學界就此進行了討論。

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在今年都出現劇烈下滑,經濟疲軟問題不只重挫國內民眾的信心,同時也引發國際社會的擔憂。隨着二十國集團峰會(G20)以及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即將召開,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應如何向各國領袖保證「中國經濟正在穩中求好,而且不會拖垮全球經濟」,將成為習近平的一大難題。

學者:中國經濟難恢復到疫情前情景

與此同時,本周四,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針對中國的經濟衰退問題召開了研討會,與會學者多數認為中國如今面臨結構性困境,因此對於中國經濟的前瞻較為不看好。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洛根·懷特(Logan Wright)便在會上分析,中國經濟目前遇到結構性瓶頸:「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很多在過去幾十年中帶動中國發展的因素都將無法再推動中國經濟前進。」

懷特以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榮光不再舉例說,因為中國的經濟成長高度依賴房地產交易,因此當政府減少房地產投資,導致房市景氣衰退時,中國的整體經濟成長便會放緩:「自2021年起,房地產市場的交易量快速並且大幅地降低了50%,相比黃金時期,新屋的建造量降低了57%,房屋成交率降低了39%,土地的交易額則降低了53%。」

懷特認為,即使新冠疫情結束,中國的經濟也很難恢復到疫情前狀況:「外界希望中國的經濟復甦至疫情前水平是不實際的,因為房地產市場的成長大幅衰弱,國內沒有其他需求可以填補房產市場的空缺。」

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洛根·懷特(Logan Wright)在研討會上分析,中國經濟目前遇到結構性瓶頸。(視頻截圖/CSIS官網)

中國民眾如今面對的是政治問題而非經濟問題

華爾街日報駐中國首席記者魏玲靈則在會上分析,中國政府如今的舉債過高,導致北京當局可以採取的經濟刺激政策很少:「很多人認為只有中國的地方政府有負債過高的問題,但是中國中央政府的欠債其實也不低,更不用說中國政府在戰略政策上有繼續增加支出的野心,像是在國防方面。因此,中國的經濟模型已經壞了,政府沒辦法透過持續借錢的方式讓經濟運行。」

魏玲靈表示,國際社會擔心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對於全球的戰略部署將更具侵略性。同時,中國如今看似在面對經濟問題,但實際上,中國需要處理的是政治問題:「中國民眾、中國企業、以及外資對中國景氣失去信心,這並不是因為一個季度的經濟資料,或是3年的封控政策所導致,而是因為中國領導階層的決策品質一直在惡化。……中國政府如今傳遞給民間的訊號是混亂的,一方面,政府想刺激股市,另一方面,政府機構又一直拿小型私人企業開刀。」

華爾街日報駐中國首席記者魏玲靈在會上分析,中國政府如今的舉債過高,導致北京當局可以採取的經濟刺激政策很少(視頻截圖/CSIS官網)

學者:中國未來幾年經濟表現應與這兩年數據持平

不過,會上也有學者對於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有不同的推估,美國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拉迪(Nicholas R. Lardy)認為,儘管中國的經濟無法恢復至疫情前的繁榮景況,但是中國經濟在未來可以維持如這兩年一般的小幅增長,每年經濟成長率可以保持在3%至5%。

拉迪在分析完經濟數據後總結道,他不認為中國的經濟在未來會越變越糟:「我不認為中國正在面對經濟緊縮,我不覺得家家戶戶正在反常的將錢大量存進銀行,我不認為中國的進口正在衰退,同時,中國的私人投資也沒有劇烈下跌。」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901/1948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