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禁聞:專訪文貫中(一):中國遠未實現現代化

作者:

經歷幾十年經濟的高速成長,人們以為中國已經實現了現代化。但美國經濟學者指出,中國不僅遠沒有達到現代化,現在還在失去百年一遇的現代化機會。

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飛速行駛的高鐵GDP號稱全球第二,看到這些人們往往會感嘆,中國實現現代化了。但康涅狄格州三一學院經濟系榮休教授文貫中指出,中國現在遠沒有達到真正的現代化,必須實現「兩個彌合」才能說實現了現代化。兩個彌合是指:彌合本國城市人口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收入差距;以及彌合本國農村人口與城市人口之間的收入鴻溝。

康涅狄格州三一學院經濟系榮休教授文貫中:「從硬件的角度看,現在幾乎每一個發展中國家都有一些。例如,你到尼日利亞首都的市中心去,滿眼看過去全是高樓大廈。但是你細看這個國家,那你就知道裏面大部分人是很貧困的。那麼中國現在也是這麼一個情況。所以,最關鍵的不是硬件,而是全體人民的收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民的幸福感,這是最重要的。」

中國還沒有實現「兩個彌合」。中共現在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對此,文教授指出,中共的提法表達的是一種願望。這類願望人類早就有,例如古人的世界大同。縱觀人類歷史,真正能實現這種願望的方法,就是沿着市場經濟的道路:通過工業革命和技術進步,引發一系列的社會變革,確立市場機制決定性地配置資源,最後走上憲政民主這條道路。

文貫中:「這條市場經濟的道路是切實可行的,一再被其它國家所複製,而且成功了。(生產)要素市場是指資本市場,土地市場和勞動市場。用要素市場來決定性的配置資源,讓政府儘可能少干預經濟,這才是經濟能夠有效發展的規律。」

市場經濟是在歷史中自然產生的規則秩序。文貫中教授分析,市場經濟的自願交換的原則是符合人的本性的。

文貫中:「市場經濟中,企業家以盈利極大化為目的努力生產。但是,企業家盈利的途徑則是通過為別人提供服務,提供產品。當人家買你的服務,買你的產品的那一刻,你才能得到利潤。所以說,市場經濟下,看起來人人自利,其實他們為整個社會提供了最大的福利。這就是亞當·斯密說的市場經濟的本質,似乎有一個看不見的手在引導社會配置資源。這種配置方式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是自願的,是高效的。」

中共提出「願望式」的發展口號,雖然看起來美好,實質上卻違背人性。

文貫中:「只是願望式地喊口號是沒用的。中國1949年後的前30年,從老百姓的收入和福利的角度,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但是,即使在這個30年當中,(中共)的口號聽上去也是蠻好的。例如,要在上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提倡共同富裕。人民公社這個口號更是不得了,農民可以吃大鍋飯了。敞開肚子隨便你吃。但這種口號有用嗎?幾個月之後就開始發生食品短缺,然後越來越厲害,變成了蔓延三年之長的一場大饑荒,其規模之大,中國歷史上從來沒過,人類歷史上也從來沒過,這是恆古以來最大的一次,而且是人禍造成的大饑荒。為什麼?因為吃飯不要錢的口號違反了對人性的基本判斷,沒有什麼人有那麼多的好心,能夠做到一天到晚無私地奉獻,卻從不考慮自己的利益,所以這個願望是沒有的。」

中共在鄧小平時代搞了改革開放,遵循因勢利導的市場原則,中國的經濟因此得以發展。但由於中共體制的原因,中國的要素市場不僅無法充分發育出來,目前還在出現倒退。

文貫中:「到目前為止,中國還停留在這種口號。最近這個40年,其實是在可以操作的市場經濟的道路上,而且為其他的國家,特別是老的發達國家,新的發達國家實踐,所一再證明的一條可操作,可實現的現代化道路, 它現在要拋棄。」

本來,如果中國儘快發育出要素市場,繼續擴大與國際的全面接軌,徹底融入世界經濟,是有希望實現「兩個彌合」的。這原本是百年來中國遇到的最好的實現現代化的機會,但目前正在失去這個機會。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831/1948109.html